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反思发言材料

思而思学网 2024-01-21 08:49:10

 一个官员走上贪腐的道路,原因相当复杂,但其中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身边人”管理不严造成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亲属、秘书、司机、和铁哥们儿等,作为其“身边人”,虽职位不高,但身份却非同寻常,是“隐形特权人”,是腐败的多发群体。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反思发言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反思发言材料1】

领导干部要严格约束亲属的行为,要求他们谨言慎行、本分做人,不借权谋私;严格约束身边工作人员,使之讲规矩、守纪律,自觉维护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问题,有些是没管好自己,有些是没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身边的人,放纵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谋取不法利益,结果自己也被“拖下水”,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身边人”,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使他们不敢逾越党纪国法的“红线”。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爱护。

要管好自己不出事。这是第一道防线。如果连自己都管不住,何谈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保持足够的定力,珍惜事业和前途,不做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事,不做败坏党员干部形象的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党员领导干部管好了自己,就能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当好表率。

要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家人,就是要管好配偶、子女及亲友,不允许他们搞特权。这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干净做事的一道“护身符”,也是祛除“邪症”、端正风气的一道“良方”。党员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力,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往往会成为拉拢腐蚀的对象,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总是从党员领导干部的亲属那里打开缺口,一步一步地把领导干部拉进腐化堕落的“泥坑”。“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党员领导干部对此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教育家人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及时提醒、纠正亲属的错误言行,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让亲属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坚定支持者。

要管好下属不放纵。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正己的自觉意识,还要有敢于正人的责任意识,对身边工作人员尤其如此。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忽视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管理,甚至放纵身边工作人员当“权力掮客”,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肩负起严格教育管理的责任,不得纵容身边工作人员以任何形式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正常工作。对打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幌子出去搞“权力寻租”的人,一定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决不能当“好好先生”、听之任之。要依靠组织集体管、健全制度科学管、群众参与共同管,让身边工作人员不犯糊涂、少犯或不犯错误,帮助他们在廉洁从政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反思发言材料2】

领导“身边人”和领导直接接触的机会多一些,也往往就成为一些热衷于权钱交易者行贿拉拢的主要对象,是对领导干部的言行、工作和生活影响最大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领导干部的政治命运,管好自己“身边人”成了领导干部政治生涯中的一件大事。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少数领导的“身边人”狐假虎威、欺上瞒下、假权谋私等违法乱纪事件发生,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没有管好自己“身边人”。所以,能否管好“身边人”,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身边人”的喜好选择,常常折射出是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取向。管好“身边人”防止“灯下黑”,首先要严于律己,管好自己,为“身边人“树立榜样。孔子曰:“子帅以正,孰能不正?”领导者,能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公道正派、拒贿拒色、克己奉公,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人”,净化思想和灵魂,遏制“递延权力”,才能共同筑起拒腐防变的稳固防线。

管好‘身边人’,不让“身边人”牵着鼻子走,就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消除“身边人”脑子里的“特权”思想,教育“身边人”时时自重、自警,处处慎欲、慎微,端正态度,慎言慎行。时常要求“身边人”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办事、工作慎之又慎,谨防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成为谋利工具。

【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反思发言材料3】

近些年来,“前妻反腐”“情妇反腐”等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而这背后,暴露的则是领导干部的家人、亲属甚至秘书、司机等“身边人”共同参与作案、形成腐败窝案串案的问题。苏荣落马前,有关他的各种传闻沸沸扬扬,人们很难相信他能独善其身。

元朝张养浩曾说:“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把腐化堕落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家人,肯定是不确切的;但滥用“递延权力”的“身边人”确实是酿成腐败的重灾区。

古话说“宰相门人三品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只是不便出面,便假借“身边人”之手,以权谋私;另一方面,“身边人”往往自诩打着领导旗号,狐假虎威、欺上瞒下,背着领导干部借权谋私。原本应该用于为人民谋福祉的权力,却被用来牟取个人私利;原本应该用于为人民服务的心思,却被用于投机钻营。

聪明用错了地方,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人落马、全家遭殃,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局长郑筱萸等高官落马的背后,或隐或现的有他们的妻子、儿子、胞弟的身影,原本是亲密无间的“身边人”,结果变身“掘墓人”。

可以说,虽然很多腐败问题是出在“身边人”身上,但根子却在领导干部身上。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身边人的兴趣爱好,很难不受领导干部的影响;身边人的作风,往往是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延伸。古人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如果是权谋私,权钱交易,结果往往是“树倒猢狲散”,不仅罪及妻子儿女,甚至累及父母。因此,各级党政干部不仅要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还要加强对身边人的约束,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才能筑牢防腐拒变的底线,避免滑向犯罪的深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