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

思而思学网 2024-01-07 16:17:29

【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1】

领导干部都是党政机关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交往广泛、关系多样、背景复杂,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来管好自己身边人,这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道课题。我将从自己的浅薄感知来谈谈这一问题。

首先,作为领导干部要摆正位置、两袖清风。领导干部的身边的人不是掌权者就是经营者。如何让身边人摆正心态,遵纪守法,领导干部便是他们的榜样。既不为身边人谋利益,也不为亲戚、朋友谋取利益,一切行为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假如,我们自身都不摆正位置,身边人就会从我们的身上找到许多获利的机会,同样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就会慢慢地变得麻木不仁,久而久之变忘记了规矩的约束,不断的向别人,向朋友伸手要这要那,当得到别人的好处后,就会成为别人的棋子,为别人谋福、谋取利益,或官商勾结,或官官相护,或上下一通,沆瀣一气。所以说,摆正位子很重要。作为领导,如果自己的位置摆好了,谁的好处也不接,谁的利益也不谋,我想身边人也会和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

其次,作为领导干部要加强身边人的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只要思想不腐败,行动上就不会越轨。如果思想不纯洁,行动上就会有违反纪律的时候,或早或迟。因此,加强身边人的思想教育就是很好的法子。教育虽然不能根治“腐败”,但至少可以时刻预防“腐败”。如果身边人的思想作风随时随地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们又怎么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呢?

所以我认为,摆正位置和加强思想教育是预防或根治“腐败”的药方。只有这样领导才能约束身边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2】

“身边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关不关自己的事?如果你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如果你以前不太在意这件事,那么,从现在开始,请做个有心人。因为,这已是一道不容答错的问题。

对于“身边人腐败”,*曾10次对领导干部提出警示。能否管好领导干部身边人,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从以往和近期揭露出的大案要案来看,不少领导干部的腐败,与身边工作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关系。“身边人”其身份之特殊、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应该说,齐家治国,管好“身边人”十分必要。而且这些人的腐败又往往和领导干部的腐败互相影响、互相传染、互相呼应,为害尤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相府门人三品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身边人与领导干部朝夕相处,意志不坚定的话就难免成为利益输送的重灾区。在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中,事实也往往如此,从河北省委原书记程维高与其两任秘书的腐败案,到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与其秘书及家人的腐败案,无一不是领导与秘书的腐败联盟。对身边人的违规行为,领导干部大多心知肚明。领导干部及身边人往往形成利益同盟,对其违规行为或直接参与,或默许、纵容。

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处理“身边人”问题的办法归结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三原则,迄今仍是良好镜鉴。如果不正确处理领导与身边人的关系,沆瀣一气,不管哪头失火,必然火烧连营、片甲不留。如果始终保持一种工作关系、一种同志关系、一种亲人关系,做到公私清楚、泾渭分明,那么在法治的蓝天下,也不会殃及自己。

所以,领导者能够堂堂正正、公道正派、表里如一、拒贿拒色、克己奉公、爱岗敬业做到“自身正”,会使在其身边工作的人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灵得到净化。*在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为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树立了良好典范。所以,不仅本人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还应要求“身边人”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只有把“身边人”管好了,才能不为人所利用,才能遏制“递延权力”,才能共同筑起拒腐防变的稳固防线。

【苏荣案及涉案人员违纪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3】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严于利己、管好自己,更重要的是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筑起坚强防线。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

权利的身边人包括领导干部的家人、朋友以及工作人员。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律己甚严,却有意无意疏忽了对“身边人”的约束,一些身边人“狐假虎威”,借助领导干部名号为所欲为,诸多现象让群众不齿,严重损害了干部形象。管好权利的“身边人”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能否管好领导干部身边人,已经成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从以往和近期揭露出的大案要案来看,不少领导干部的腐败,与身边工作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关系。有些领导干部律己甚严,却有意无意忽视了“身边人”的约束,诸多现象让群众不齿,也损害着干部的形象。鉴于这种状况,中纪委多次强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严于律己,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坚决抵制傍大款的歪风邪气。

一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身边人的教育和约束。领导干部要加强自律、时刻以身作则,对于配偶、子女、亲戚、秘书、司机、朋友要直接或间接向他们表明自己在工作上的原则和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领导干部的身份、权利以及自己与领导干部的关系。对家人要严格约束,对工作人员要时时告诫,与朋友交往要把握情理尺度。“身边人”一旦出现问题,决不能姑息纵容。

二是用法律和制度来约束权利的“身边人”。政府要围绕“身边人”的权利寻租点建章立制,规范“身边人”的行为;对于“身边人”的违法乱纪行为,一定要从法律上给予严惩,否则不足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者。

三是加强对权利“身边人”的监督。一方面要在体系内部加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作用;要鼓励甚至奖励检举行为,同时,对举报者要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对于报复举报者的行为要严惩不贷。

但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却没有做到“自身净”、“身边清”。许多领导干部因为身边人的原因而栽了大跟头。“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这是山东省供销社原党组书记、主任矫智仁在法庭上说出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其实许多领导干部犯法,都是因为对身边人的工作没有做好,管好“身边人”是领导干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处理亲情问题的办法归结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由此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要想真正管好领导身边人,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制度,依靠制度来惩治和预防腐败。拥有好的制度,可以帮助人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管好“身边人”,更要建立好教育制度。时常给自己和身边人敲敲警钟,不以权谋私,以加强党性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保证“身边人”提升自我修养,建立领导干部“身边人”统一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廉洁型的关系。例如,进行定期轮换,避免长期为一个领导服务,防止“日久生情”形成“小团体”。发挥公众监督的积极作用,避免公共权力的暗箱操作,防止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成为谋利工具,从而保证领导者“身边人”的健康成长。除了靠社会的监督和法律的制裁他律外,更要靠领导干部的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消除“身边人”脑子里的“特权”思想,还应要求“身边人”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只有把“身边人”管好了,才能不为人所利用,才能遏制“递延权力”,才能共同筑起拒腐防变的稳固防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