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心得体会【优秀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08 20:51:27

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敢负责敢担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员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心得体会【篇一】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尤其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矛盾更集中、问题更突出、利益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尤其需要各级干部在推动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服务基层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敢担当善作为,争做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担当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舍我其谁”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新形势下,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更要敢想、敢做、敢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一些干部中存在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好人主义倾向:有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面对名利又争又抢,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这些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否则将贻误发展、危害人民。

担当,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行为表现。一方面,要有能够担当的作风,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要不谋私利、不图虚名,要克服浮躁之风、浮夸之气;另一方面,要有善于担当的智慧,要有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价值观、人情观,要容人、容事、容话;再一方面,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在急难险重面前勇挑重担,要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当好第一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

弘扬担当精神,必须做到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奋发有为是一种理想、精神、境界和品格,是担当精神的内在要求。在当前的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知责思为”的责任感,不断强化“无功即是过,不进就是退,平庸也是错”的思想和奋发有为的意识,并且要会作为,善作为。反观时下,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面对经济发展和作风建设新常态,要么缺乏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遇到问题和矛盾,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想为、不愿为;要么缺乏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意识,本领恐慌、能力水平不足,不会为、不善为;要么私字打头、个人利益至上,热衷于小圈子、小九九,害怕丢官帽,胆小怕事、干不成事,不能为、不敢为。凡此种种,都与干部的身份与人民的期盼格格不入。

新开局,要有新作为;新常态,要有新状态。敢担当、善作为,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事业的召唤。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抓发展、有作为、敢担当作为安身立命的重点,率先垂范、主动作为,保持发展定力,弘扬务实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一切。

党员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心得体会【篇二】

“群众观点、宗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实践中来的。我们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抓好学习教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把宗旨意识、群众路线真正装到心里去。党的干部对群众有真感情,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敢负责、敢担当。”

“党员干部与群众一定要真联系,不能浮在上面,不能走马观花摆样子。要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真切了解群众期盼。”

本报讯 昨天下午,朱国萍、纪维萱、徐遐蓉、杨兆顺4位基层工作者,走进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会场,以自己多年来在一线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感悟,为全体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市委办局负责同志上了生动一课。市委书记韩正主持学习会,他说,4位同志的经验告诉我们,群众观点、宗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实践中来的。我们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抓好学习教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把宗旨意识、群众路线真正装到心里去。党的干部对群众有真感情,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敢负责、敢担当。中央第九督导组组长高祀仁出席。

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已在居委会工作了整整23年,她坦诚自己在基层工作中的五个担心:担心基层管了不该管的事,担心该管的事情没人管,担心统筹考虑不周、基层难以应对,担心流于形式、不能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的切身问题,担心突发公共事件不能妥善解决。朱国萍说,党的威信高不高很多时候要看基层的事情办得好不好,百姓欢迎的事情就多做点,不欢迎的事或者摆花架子的事坚决不做。“相互推诿、不作为、照着文件说‘不行’,这是最容易的,但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没了着落,群众的怨气也不会因为你简单的一句‘法律政策不允许’就消除。”

黄浦区五里桥社区党工委书记纪维萱说,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心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她说,人群多样化带来的对社区服务的多元需求,必须依靠我们细致分类、因人而异,精细化地服务,让群众放心说出他们的合理需求。要真正把权利交给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围绕“群众希望了解的”和“群众需要服务的”两个重点开展工作,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从实际出发,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用情用心的群众工作方法永远是我们打开群众心门的钥匙。”

信访工作是“第一难”,而这份工作,嘉定区信访办副主任徐遐蓉一干就是13年。她把多年来信访工作的体会概括为三句话:始终牢记肩上责任,把上访群众当亲人,敢于坚持原则、维护公平正义。徐遐蓉说,信访工作的对象大多是困难群体,有些人情绪对立,工作比较难做。信访干部在困难矛盾面前,必须抛开一切杂念,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切实负起责任。“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就绝不能让群众失望。”她还说出内心的期盼: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和调整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要多到基层群众中走一走,真切了解群众最真实的反映。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面增强宗旨意识,实实在在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与群众一定要真联系,不能浮在上面,不能走马观花摆样子。要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真切了解群众期盼。”要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使领导干部真正用更多时间与群众打交道,改进作风,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对群众一定要真依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

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根本是充分依靠群众,组织动员群众给我们找问题、提意见、说建议。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门搞好活动,既要请进来,也要走下去,多到基层联系点、到群众中去,广泛地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呼声,使我们把“四风”方面的问题查摆得更清楚。要以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为镜子,切实改进作风。要即知即改,知行合一,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只要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就及时整改。要注重通过强化理想信念、规范工作程序和完善体制机制,来抑制不正之风。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