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普通批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参考)

思而思学网 2024-02-13 20:24:34

一、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2022年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如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统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等,完整的招生计划见下表。

二、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招生计划和人数完整数据

1、2022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招生计划和人数

招生省份 专业名称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年份/批次 选科要求 科目 学制 学费
上海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语种:不限)) 01 4 2022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英语 ((外贸方向)(语种:英语)) 02 5 2022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工商管理类 ((含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语种:不限)) 03 5 2022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统计学 ((语种:不限)) 04 5 2022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语种:不限)) 05 6 2022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环境工程 ((语种:不限)) 06 5 2022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2、2021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招生计划和人数

招生省份 专业名称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年份/批次 选科要求 科目 学制 学费
上海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语种不限)) 01 4 2021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法学 ((语种不限)) 02 3 2021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广告学 ((语种不限)) 03 3 2021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生物技术 ((语种不限)) 04 5 2021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统计学 ((语种不限)) 05 5 2021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语种不限)) 06 5 2021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环境工程 ((语种不限)) 07 5 2021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3、2020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招生计划和人数

招生省份 专业名称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年份/批次 选科要求 科目 学制 学费
上海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语种不限)) 01 3 2020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法学 ((语种不限)) 02 2 2020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英语 ((外贸方向)(语种英语)) 03 2 2020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广告学 ((语种不限)) 04 2 2020 / 本科 不限 综合 4年 4660
上海 生物技术 ((语种不限)) 05 3 2020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统计学 ((语种不限)) 06 3 2020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语种不限)) 07 3 2020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环境工程 ((语种不限)) 08 4 2020 / 本科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测控技术与仪器 ((语种不限)) 09 3 2020 / 本科 综合 4年 4940
上海 自动化 ((语种不限)) 10 3 2020 / 本科 综合 4年 5220
上海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语种不限)) 11 2 2020 / 本科 综合 4年 5220
东华理工大学在上海普通批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2024参考)
中国医科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和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和北京农学院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天津外国语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和湖南女子学院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浙江财经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在广西普通批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2023参考)
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华理工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东华理工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对比哪个好 (分数线+排名)

三、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语言文化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记服务国防军工的历史使命,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