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无证幼儿园不能靠关(一)

思而思学网 2024-01-19 19:02:24

通过对无证幼儿园进行分级管理,原本被划定在标准和监管之外的民办幼儿园和看护机构获得合法身份,进入政府部门监管范围,既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又能保障办学安全和质量。

■李爱铭

人口出生遇高峰,入园难题如何解?日前,西安爆出一无证幼儿园建在废墟里招生已三月的消息,引发热议。与此同时,“海南学前教育资源短缺,659所幼儿园未注册”的消息也引发了媒体关注。

从2007年至今,随着人口出生高峰的出现,幼儿入园供需矛盾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实力、文化层次的分化,家长们对于教育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比如,有的高收入家长希望幼儿园引进外教,愿意为此每月支付几千甚至上万元;不少普通工薪家庭则希望每月只需花费几百元,拥有一个安全看护孩子的园所即可。入园人数激增、众口难调,各地政府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托儿所供给的同时,各类定位各异、质量不同的民办园所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此过程中,由于办园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家长、政府和市场“三角关系”中的“张力”逐渐拉大。以西安这所建在废墟上的无证幼儿园为例,其中有颇多值得深究之处。它的存在,表明附近有一定量的入园需求,并且公办幼儿园和正规民办园未能满足。是周围缺乏公办幼儿园,公共教育服务覆盖不到位?还是虽有正规园但收费超出家长的承受能力?抑或该幼儿园因陋就简,虽家长认可但无法达到政府标准?无论是哪种情况,无证而存在、查处而不停办,都折射出家长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未能“无缝链接”的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的“裂缝”,成为不规范民办幼儿园产生和存在的土壤。

无证的非规范幼儿园游离于管理之外,无论是校园安全、食品卫生,还是师资队伍、教学标准等,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此类幼儿园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私人办学者的营利目的驱动,办学质量取决于其个人的觉悟,其隐患自不必赘述。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采取查处、取缔等措施,保障学前教育质量和幼儿安全。然而,由于家长对低价服务的需求和经营者借机营利的动力仍然存在,此类无证的不规范幼儿园经营成本低、违规成本低,往往关了开、开了关,难以“根除”。

&nb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