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杭促创新主题演讲稿最新

思而思学网 2024-01-13 18:05:54

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构建人才高地。小编收集了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欢迎阅读。

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一】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岗 发展创新

阳春三月,春意融融。2月27日上午,市2009年度“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在文化城隆重召开!会议强调,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是事关济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并且必须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常抓不懈。

是啊,正因为我们济源人能够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所以我们看到了:巍巍王屋山展示着济源人的愚公风采;悠悠小浪底欢唱着济源人的博大胸襟;美丽的济渎庙传说着济源历史文化的深厚,世纪广场的夜晚闪烁着成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光彩……

我们看到了:一条条高压线为昔日贫困的山村送去了灿烂;清澈的自来水送到了每家的灶前;工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外资企业纷纷进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乡建设浓墨重彩;刚刚竣工的商务楼,住宅区,已经没有了空房……

看看家乡崭新的面貌,听听家乡进步的足音!作为培养下一代的教育者,又岂能对“一创双优”袖手旁观呢?原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赛的最大资本。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言至此,我不由想到一个至今还萦绕于我耳际的“雪化了变成春天”的故事。说的是某小学的一次语文考试,有一道题是这样的:“雪化了变成___”,紧接在后面的是一条下划线。显然这是一道填空题,正确答案也很简单,填上“水”或者“泥”都可算作标准,自然正确。偏偏一个孩子的答案与众不同,她在那条单调呆板的横线上用童稚的笔体填上了两个大大的汉字??春天。“雪化了变成春天”??一句诗人也难以索求的佳句,竟为一位小学生在语文试卷上不经意地道出。然而,无异于飞矢击中掠过蓝天的白鸽,孩子的老师在“春天”旁边划了一个“x”。

一星美丽的火花就这样被拂落。这顿悟的灵感,预示着非同凡响的想象和创造力,有如摇篮中睡熟的婴儿绽起笑靥。被拂落时是那样的无奈和茫然。

作为教师,每当这个故事浮现于我的脑海,心中泛起的竟是阵阵酸与痛。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需要创新思想观念!

新的时代创造着新的世界,新的世界期盼着新的一代,如何使学生成为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精神的人才?那就需要创造内涵丰富、不断创新的学校文化氛围,促使师生共同协调发展。

漫步于我们的校园,处处都充盈着创新的气息,处处体现着一派生机。洁净的校园,摆拂的垂柳,灿烂的笑脸,显出校园悠然的气质;楼梯口处,“请轻轻行走”“请小声说话”等温柔,亲切的提示语提醒孩子们遵守规范,与环境友好相处;“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育人”是学校领导的共识,在每间教室的墙壁上,一个个图文并茂的版块“勇攀高峰”“花落谁家”“营养在线”“百花齐放”……布满了学生的书画作品、活动剪影,构成了艺术的海洋;“棒”字角,记录着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快乐大阅读,书香小军营”,让孩子的童年更丰富……正是这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时时处处受到善的启迪,美的熏陶。

播撒点点希望,育得桃李芬芳。三月的阳光暖暖的,柔柔的,亮亮的,洒满了我们的世界。培育人才,传承文明,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老师永远坚持的教育信念。我们愿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济源人为提高我们每一位济源市民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而做到立足本岗,兢兢业业。也许我们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但我们仍能以微躯填充街市的坎坷;也许我们只是一块毫不起眼的砖头,但我们肩并肩就能构建牢固的大厦;也许我们平凡,但我们相信,无数平凡的奉献必将铸就济源这座城市不平凡的明天!

济源,我们的家!朋友们,让我们用智慧、用爱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吧!

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二】

在全市“学深杭、促创新”动员暨2017年度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王小平谈到这一关键问题时,首先提出,要学习其“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

风云际会,激流勇进。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深圳能够从一个小渔村,蝶变为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都市,就是因为其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主战略、核心战略,突出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倾力打造创新企业、创新成果、创新人才高度集聚的“创新之都”。

杭州能够从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享誉全国的“智慧城市”“三无城市”(无燃煤发电机组、无钢铁企业、基本无黄标车),就是因为其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深耕智慧经济、信息经济。

深、杭两市重视创新、追求创新,创新无处不在,也成为当地企业成长壮大最重要的基因。

与深、杭两市相比,我们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果数量以及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上的差距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的基础条件与深、杭两市不具有可比性。而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及其增幅大大低于深、杭两市,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创新都明显不足,这说明我们长期以来对创新驱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位、重视到位,也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向两市学习的地方。

学深杭,务必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如今的焦作,又一次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才能够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才能够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各种挑战;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才能够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是我市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落实年、攻坚年、创新年、突破年,这次活动又拉开了“创新发展年”的序幕。我们要学习深杭,紧盯创新,借助创新,以重点工作的创新突破加快转型:在“一赛一节”上谋创新求突破,像杭州举办G20峰会那样,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认识焦作;在十大工业项目上谋创新求突破,助推工业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在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谋创新求突破,通过宽视野、大手笔,彰显焦作特色和未来竞争力;在完善服务体系上谋创新求突破,为全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使其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在污染防治上谋创新求突破,打一场漂亮的环保整治攻坚战……

炉红可锻铁,创新正当时。阳春三月又一年,怀川大地处处涌动创新的春潮,为打造“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