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二侧【精选】

思而思学网 2024-01-08 02:35:57

一个没有创造品质和创新精神的人,只能成为一个谁都能替代的“人手”,小编收集了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欢迎阅读。

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一】

4月1日,示范区召开“学深杭、促创新”动员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学深杭、促创新”动员大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开拓进取、奋力攻坚,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促转型,努力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全面加快“五个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湘以及示范区、高新区班子成员,区直各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二级机构、各驻区机构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和分管经济、科技、项目工作的副职,重点项目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专题片《创新的力量??深圳、杭州、绍兴考察纪实》。

李平启在讲话中要求,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深杭、促创新”的重大意义。“学深杭、促创新”是“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的延续,是解放思想、激发活力的重要手段,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五个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李平启指出,要学深悟透,全面把握“学深杭、促创新”的丰富内涵。要学习深圳、杭州的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学习深圳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保持创新转型的忧患意识。要学习深圳、杭州的发展举措。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惜一切抢人才”;强化创新转型的金融支撑,“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入驻示范区,打造焦作的金融中心。要学习深圳、杭州的服务模式。推行“一切以创业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学习深圳、杭州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非凡勇气,学习他们“实干至上”的精神状态。

李平启强调,要干在实处,努力实现“学深杭、促创新”的重点突破。一是在创新驱动上谋求新突破。要壮大市场主体。按照“围绕一个领军企业、建设一批配套企业、建成一个工业园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思路,重点支持蒙牛、明仁、中轴、科瑞森、厦工等企业打造大企业集团,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要强化政府引导。落实支持工业发展的9条措施,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其中科技扶持资金要达到1000万元。要建好创新载体。抓住市委、市政府谋划建设焦作科技新城的机遇,发挥国家高新区政策优势,加快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整合科技大市场、科技总部新城、中旅科技银行等创新资源,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在服务中心上谋求新突破。要服务好“一赛一节”,推进好“双十工程”。三是在项目建设上谋求新突破。要抢抓机遇引进项目。利用“一赛一节”这个重要平台,确保签约项目不少于8个、投资额不少于90亿元。要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加紧实施105个重点项目,确保每季度新开工3个工业项目、1个城中村改造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谋求新突破。要促进中心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联动发展。在中心城区方面,加快实施城建三年提升计划,着力推进总投资53.5亿元的31个城建项目,统筹抓好主干道路、配套设施、绿化美化等工程。尽快启动“两河两湖”水系建设。在特色小镇方面,谋划建设一两个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五是在优化服务上谋求新突破。要创优发展环境。加强创业中心、创客空间等服务机构建设,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要强化金融服务。设立企业上市(挂牌)专项资金,深化与建行焦作分行、工行焦作分行、焦作中旅银行的战略合作。要着力招才引智。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企业家培训,打造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研究出台资金、待遇、补贴等扶持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来示范区创业发展。六是在环保攻坚上谋求新突破。要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管齐下、双向发力,巩固“污染围城”整治成果,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两场攻坚战。

李平启最后强调,要统筹推进,切实保障“学深杭、促创新”的工作实效。要加强领导,分类施策,严格督导,务求实效,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努力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全面加快“五个示范区”建设,为打造“四个焦作”、推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湘主持会议,并就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他要求,一要迅速行动。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召开专题会议,以创新发展为主题,迅速掀起抓创新、促发展的活动热潮,推动全区“学深杭、促创新”集中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二要学以致用。各级各部门要结合示范区实际,在创新驱动、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城乡发展、优化服务等方面有新作为、新突破,切实把握精髓、抓住关键、探索规律,真正做到真学真用、活学活用。三要同步推进。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提前谋划、提前对接,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四要严格督导。办公室、组织部门、纪工委要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各级各部门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和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学深杭促创新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创新促发展”。

无论我们是从现行的经济政策目标来看,还是从新上任的*的知识背景与思维方式来看,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健性可能都是将来几年内首要的任务。

显而易见地,经济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竞相追逐发展的重点。另外,经济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各种活动的基础,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小康即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经济发展被放在了首要地位,可见经济发展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连续3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到9.8%以上的“经济奇迹”,并在20XX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中国经济步入重大转型期。“创新驱动”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下一步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

然而,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仍是当前许多中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尽管中国的研发投入近年来在逐步提高,但效果并不明显。

另外,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关键是体制。“中国科技发展很多还是依托老式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传统体制,没有把广大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优势发挥出来。真正的创新潜力在于机制上的创新。”

但是我们不能轻易灰心。中国创新驱动的“底气”还在于人才优势。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以及研究生数量将近700万,每年有这么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劳动大军,这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的。

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构建人才高地。而我国大力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让企业与高校强强联手,以产、学、研三合一的合作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含量。

以创新驱动经济更加发展,社会生活中、国家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就有了发展基础和保障。回溯我国建国以来的发展道路,我们确实是从经济搞起,一步一步走来,实现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