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心得体会

思而思学 2023-11-08 20:25:33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心得体会1: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我想树一名共产党员的好形象。

47年前,穆青、冯健、周原三人合作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长篇通讯,激发了人们战胜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发了全国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三位作者都是河南人,其中冯健还是我们村的。冯健原姓樊名煦义,出生河南省新野县樊营村,我也是出生于此村。若按辈分论,他和我爷爷是一辈,“礼、义、忠、信,温、恭、谦、让”是村子里樊姓人家的辈分排序。多年前,通过学习家乡人采写、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对焦裕禄亦怀着几份崇敬和爱戴;今天,我有幸亲身前往焦裕禄纪念馆拜谒、瞻仰他,心中增添无限的激动和敬仰。

这次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让人念念不忘?我想关键就在于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为我们称颂,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党员,仍然具有很强的鞭策作用!

第一,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在共产党“打天下”的革命战争年代,衣食住行、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群众的掩护与支援,群众明白共产党和部队是为了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政党和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予以拥护支持。可如今新的时期,少数党员干部、个别同志的所作所为却为人民所不齿,正如有的群众所说:“过去干部对群众是又扫院子又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嘴;现在是吃白了,养胖了,把大爷大娘全忘了。”过去把自己当“鱼”群众为“水”;现在把自己当“龙”把群众作“虫”。由原来的鱼水关系,变成现在的油水关系,处处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上,甚至水火关系,不相融合。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关注和呼声不闻不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与群众沟通交流,片面追求功绩,奢侈浪费。虽然在我院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但是依然需要学习领导艺术和方法,关心民生要点和需求,真正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全院职工共享。

第二,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作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在前几日召开的经济运行会上,我们已经明确,当前矿业经济下行,政府投资项目减少,地勘市场趋冷,地勘行业即将终结10年经济快速增长,面对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上,使艰苦奋斗精神真正成为我院的无价之宝。

第三,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面对当时兰考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终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这种精神,与我院正大力学习的“敢为人先”的几内亚精神和“务实开拓”的坦桑尼亚精神不谋而合。我们从事的地质找矿工作,工作条件苦,劳动强度大,社会关注度不高,尤其是到野外工作,最近听说有少数人出现了不愿去野外工作的松动思想,这是不可取了。我们学习了地质知识,从事了地质工作,却不能适应其环境,那为什么当初要选择这一行呢?最近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抗美援朝纪录片《断刀》感觉不错,原38军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说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和平谁不希望啊?都希望。哪里有愿意打仗的?这么残酷,老死人!咱们好好地生产不行吗?可敌人不让我们安稳,那既然不让,就干吧。干,就得牺牲。牺牲摊到自己身上就不想牺牲了,那这个国家就完了。摊上谁是谁,那才行。”面对生命危险尚且如此能够“摊上谁是谁”,我们拥有一身地质技术和本领,为什么不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呢?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飞扬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职工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第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参观完焦裕禄纪念馆回来的路上,我在寻找我与焦裕禄同志相同的地方,终于找到了一个共同点:都是共产党员,瞬间,觉得自己非常光荣。那我能够做点什么呢?在我院已经走过了47年的历史中,最困难的时期我没有参与和经历,希望在未来的二十年,我都能参与其中并贡献我的所有,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心得体会2:

怀着对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的无比崇敬之情,笔者来到了这位时代楷模当年为之鞠躬尽瘁的兰考县,近距离地了解和追寻焦裕禄的点滴故事、英雄足迹,学习和感悟焦裕禄的精神实质,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震撼,灵魂更得到了深刻净化和洗礼。联系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到“四讲四有”。

讲政治,有信念,坚定信仰。人无信不立。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叫干啥就干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是影响焦裕禄一生的坚定政治信仰。在焦裕禄身上,党性和人民性达到了完美统一。学习焦裕禄,就是要学习他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无比贴心的精神。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任何时候都决不怀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坚定信仰之志,强化政治定力,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要强化宗旨意识,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始终保持公仆情怀,真诚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崇高情怀,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万家忧乐始终放在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讲规矩,有纪律,规范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焦裕禄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焦裕禄一次无意间听到儿子因为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他教育儿子要尊重演员的劳动,不能看白戏,并立即拿出钱要儿子到戏院补票。为了告诫自己、提醒别人,他还在县委会议上作出深刻检讨,并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还着重强调不准强迫命令,不准向群众乱摊派。在3月17日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十不准”展览墙时,感慨地说,“十不准”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学习焦裕禄,就是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切实增强规矩意识、纪律观念,从小事做起,正确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始终以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带头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对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乱建私房、公费吃喝等不正之风,自己不仅要抵制,还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

讲道德,有品行,端正人格。做人要有人品,为官须有官德。官德一失,腐败即生。官德彰显,官民同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官德失范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威信,也不可能在群众中产生凝聚力。焦裕禄一生坚守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和赤胆忠心为革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高贵品德。正是凭借着这样的道德操守、优良品质、人格魅力,焦裕禄赢得了人民的崇敬和爱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传承和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确保做人有底气,做事有硬气,做官有正气;必须把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作为始终坚守的底线,把党纪国法作为带电的高压电,时刻做到自重自省、慎独慎微,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必须坚持言必行,行必果,始终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讲奉献,有作为,开创事业。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勇于挑起重担,勇于克难制胜,“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豪”,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一个最艰苦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正是靠着这样的无私奉献、有为担当,成就了自己的无悔人生,更成为了永恒的历史丰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那样,知难而进、坚忍不拔,始终保持一种非常高的干事热情,敢于担当、勇争一流、敢做善成的勇气,不怕任务艰巨、不怕矛盾复杂、不怕环境艰苦,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以勇闯关,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克服“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像焦裕禄那样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带着执著信念学,带着实践要求学,甘于做群众的学生,坚持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勇于到困难最多、问题最复杂的一线去摔打,在实践历练中提升担当作为的本领,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满足普通群众“一定要对老百姓好”的大道至简的要求。

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前行的思想源泉。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焦裕禄精神为鞭策,不断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持做到“四讲四有”,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像焦裕禄那样苦干、实干、巧干、带头干、拼命干,以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入党誓言,为决胜“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心得体会3:

参观期间我数度流泪。 看到图片展示的焦裕禄的经历,我流泪。尽管故事不够详尽、画面也并非实景,但是我却能感受得到少年焦裕禄吃苦耐劳又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看到焦裕禄的遗物,我流泪。鞋子、衬衣、袜子,展现着那个年月特有的元素:古朴、原始,是一种原生态的满足身体基本需求的一种最简单的存在。简单往往就是崇高,哲学的辩证就在彼此之间。所以,才成就了焦裕禄和教育路一样的崇高的任务。在看影视片时,整场,我都泪流满面。一个只做过18个月父母官的焦裕禄,被兰考人民长久地纪念着!这是一种深邃、真诚的纪念。被赋予深邃、真诚的,必然永恒。“死而不亡者寿”,虽然焦裕禄生年只有42岁,但他的不死早已注定。他活在百姓心中。

精神的、简单的、崇高的,这样的词汇汇聚于焦裕禄身上时,我似乎读懂了一种我曾经读不懂的生命的表达形式。或者,焦裕禄,定格的就是一种光辉的生命存在。

那么,此时我的眼泪,一定是被照耀、被熏染、被唤醒的觉然。

焦裕禄其实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宏伟事迹,因为,焦裕禄所做的,并非常人做不到。关心百姓,这是父母官的职责;为使百姓过上好日子,竭尽所能干好本职工作,这是每一个工作者的职责;认真做事、专注做事,这应该是热爱工作的人的一种状态。但是像焦裕禄这样被人民纪念着的,不多。或者源于他的地位,但是比他的地位高的人不计其数,这不足为证。或者源于他的敬业,但这个词放在这儿似乎分量太轻,因为焦裕禄的敬业已远远超出常规的敬业。那么,就一定是源于他的无私。因为,只有无私的人,才能获得永恒。“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他的厚地高天般的尊崇,必然是因为舍我之得。而这,已是圣人之境。面对圣人,除了膜拜,还有什么?

长久以来我一直思考生命的价值,却常常处于惶惑中。因为自己就常常迷失在纷扰的物质和人事的漩涡中。一生就这样做着重复的工作?为什么繁忙的工作不能换来更多的回报?教学工作如此繁琐,如何不倦怠?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自己就像陀螺被旋转,这到底是谁在活着......今天,这些问题放在焦裕禄面前,一切变得清晰明朗。焦裕禄只用两个字就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责任!

因为责任,就要担当。当父母官,怎么可能不为百姓着想,这是父母官的职责!但县委书记,必然要成为全县人的榜样,这是一个领导者的职责!时时刻刻处于工作状态,这是职责本身的特征,自然就是承担者该承担的职责!焦裕禄所以能做到,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对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正如焦裕禄亲手种下的焦桐。焦桐,不是茉莉,他不必释放清媚的芳香;焦桐,不是芳草,它就不能匍匐地表,必须深深扎根、高高立起;焦桐,不是椿树,它无需用千年之久证明自己的高贵,它只需立在风沙中,与它的兄弟姐妹一起建筑城一道防沙墙。这是焦桐的职责,也是焦桐的尊严。

因为责任,就需奉献。焦裕禄有做吉普的权利,但他就是直到死都只让自己的破自行车载着前行。他需要速度,但是速度往往省略风景,焦裕禄的破自己行车记载着他对每一寸土地的丈量和对每一个百姓的关注,或许,只有用这种方式,焦裕禄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奉献的理解。焦裕禄并非不需要舒适的生活,但是一个以奉献为标志的人,怎么可能被物质纠缠,他是早就放弃了的。奉献,是焦裕禄的精神坐标,他也把奉献二字镌刻在后来者的行程中。

因为责任,必有热爱。站在焦裕禄的破藤椅前,我良久思忖:相比较担当和责任,或许用热爱来解读焦裕禄的行为,更能阐释一个高尚的人的人格魅力。因为,唯有爱,才是一个人所以能够长生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永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准则的标杆。兰考百姓发自内心的对“焦书记”的呼唤,只能是爱的泉流的奔涌。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个把自己的一切埋进这土地的人,除了爱,不能再有别的解释。

这就是生命!以担当、责任和热爱为标签的表达!

因为热爱,把自己化作水,与大海呼吸与共;因为责任,把自己化作泥土,滋养万物生长;因为担当,忘记自己,成就后来者的榜样。这是焦裕禄,也是生命的归宿。

于是,我明白,一切活在百姓心中的人,不是因为他读懂了责任、担当和热爱,而是他自觉地听从生命的召唤,在自己扎根的地方,一直向上。

焦桐,就是焦裕禄留下的一个永恒的路标,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表达。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