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前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而思学 2023-11-13 22:17:59

【当前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市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总的来说在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步提高。但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相当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执行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执行。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干部对三令五申的事,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或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当面说好、背后“放炮”;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制度在一些单位成为空喊的口号、挂在墙上的标语。比如,中央、省、市对大操大办酒宴早有规定,但时至今日仍然有人顶风违纪。又如各级早就有不准截留、坐支、私分罚没款的规定,但每年仍然有这类案件发生。二是找借口找理由,不执行。有的干部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相互推诿扯皮,不执行。有的对会议决策的事项、领导指示批示交办的工作满口应承,背地里却一拖再拖,或只受理、不办理,事情暴露后又找理由、摆困难、讲原因、推责任。布置任务之后,当面并不反对;领取任务之后,束之高阁;领导不催问,这些事情就不了了之;领导过问了,找几条理由简单对付;如果认真起来,往往说政策、体制方面有障碍。很多工作部署后没有反馈,更没有执行。三是不讲信用,承诺不兑现。有些轰轰烈烈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兑现不了,因为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要兑现。招商引资上的形式主义表现在只管签合同,不管后续跟进,不管落不落实。出台的文件、纪要不落实,有的在群众面前表态不算数。有些问题虽经多次处理,但久拖不决。项目要落地,关键看土地。从国土部门每周反馈的信息看,很多项目还悬在空中。所有项目落地涉及到最大问题是征地拆迁。一旦征地拆迁遇到麻烦,有的干部常常就绕道走了。很多项目推进不了,就是因为征地拆迁没到位。新官一定要理旧事。困难摆在那里,必须尽快去解决。

2.乱执行。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的执行,无利的不执行。有的单位仍存在“股长”“科长”现象,有人情、有好处,不能办的事照办;没人情、没好处,该办的事也久拖不办。“股长”“科长”现象的存在,关键在于局长没有抓好管好这支队伍。二是欺上瞒下,违反政策。有的在项目审报过程中弄虚作假,不公开不透明;有的甚至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雁过拔毛。三是滥用权力,中饱私囊。少数干部自由裁量权大,变相下达创收指标,把执法、办案当成创收手段。少数干部为谋求私利,不择手段地将自身权力扩大,侵害群众利益。

3.慢执行。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拖拖拉拉,效率不高。有的干部“衙门作风”根深蒂固,爱好“耍权威”,不严格落实“一次告知制度”,或对申报资料吹毛求疵,故意刁难,让办事者来回跑补充申报资料,导致一天能办好的事拖一周,一月能办好的事拖几个月。本来能马上办的事情,有的习惯于“等一等”、“看一看”、“拖一拖”,“研究一下”或“请示一下”。另一方面,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有的执行政令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对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有的表面上答应得很好,但就是没有实际行动。

4.软执行。本质是执行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只管做了,不管做好。有的没有“工作必须做对做好做到位”的意识。有的满足于开会部署了、文件下发了、程序走过了,但不问结果如何,质量如何。在他们心中,有了这些形式,有了这些程序,就算完成了。其实是做了但做得不好,努力了但不够得力。执行了没有执行到位,有时效果更差,负面影响更大。二是吃得不透,照搬照抄。有的不善于独立思考,喜欢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习惯于以传统思维想问题、办事情。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甘当“复印机”、“传声筒”、“二传手”,上级布置跟着布置,上级开会跟着开会,生搬硬套。这些人对上级的精神吃得不透,因而人云亦云;对实际问题吃得不透,因而找不准解决问题的钥匙。对政策不熟悉,碰上问题如果认为是“硬骨头”,就放下来,后面的人跟着绕道走,变成了“老大难”。三是浮于表面,不敢碰硬。有的工作浮在表面,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更不愿到矛盾突出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有的怕困难,怕惹事,求稳怕乱,不敢碰硬解决棘手问题,能推则推,多年矛盾化解不了。四是花拳绣腿,应付交差。有的在执行过程中,喊大而空的口号,耍花拳绣腿,不谋做事,只谋做“秀”,重“唱”功、轻“做”功。有的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就把以往的项目拿来凑数,搞假签约、假开工。

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在于我们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在作风上的种种不足。

一是世界观出现偏差。很多政策、文件执行不到位,表面上看可能是决策脱离实际或干部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根子还在于世界观不正,私心杂念作怪,心中没有群众。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是总开关,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解决世界观问题,就是解决要不要执行的问题、愿不愿执行的问题。平时可能觉得世界观无所谓。而一个人一旦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世界观在起作用。世界观是管方向的,自动调整把握人生的方向。世界观是管方法的,对待一些事情究竟怎么思考,世界观能够帮我们解决。世界观也是管人生的,是管一辈子的,它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应该不能做什么。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世界观的问题,是价值取向问题。同样的工作任务,不同的人去做,往往出现不一样的效果,根本上在于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世界观的不同。如果世界观问题没有解决好,没有内在动力去执行,就会出现不执行、乱执行、慢执行、软执行等不良现象。权力是谁给的?是老百姓给的。我们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一些人嘴上说思想解放,骨子里怕思想解放;一些部门抽象地赞成思想解放,具体地反对思想解放。有些人跳不出地域圈子、跳不出部门圈子、跳不出人际关系圈子、跳不出惯例圈子、跳不出环境圈子。“跳不出”,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是跳不出个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这就严重影响着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一些党员干部怕被告状、怕被抓小辫子、怕被舆情炒作、怕群众上访,因而在执行中,不敢碰硬,不敢担当。有的对基层出现的难题、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研究解决,不敢拍板定夺,只是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一些部门和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有的党员干部满足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安于现状、庸懒散软。

三是“四风”问题干扰。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作风问题主要是“四风”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市十分突出。在形式主义方面,不讲结果、不讲质量、不讲效益,在执行过程中阳奉阴违、表面应付,不执行、假执行,弄虚作假。在官僚主义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乱决策、乱指挥、乱拍板,当官做老爷,决策的事情下面没办法落实,最后只能用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应付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有因果关系,上面搞官僚主义,下面就搞形式主义。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老百姓不相信党委政策。执行力往往在于环境。一个诚信的环境、一个公平的环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老百姓相信我们,我们干事就很顺。老百姓不相信我们,干事就非常难,更谈不上执行力。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表现为贪图享受,得过且过。碰到执行困难多、难度大的政策制度,碰到要破解的“老大难”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推磨打转。

四是能力素质不够高。政策制度是由干部来执行的。执行者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度执行效果。当前,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执行到位、会不会解决“难处”。一些地方的征地拆迁、环境纠纷引发的上访或群体性事件,无不反映出一些干部见事迟、反应慢、缺少底线思维的问题。有些乱决策、不科学决策,源于决策者的能力和见识不足。有些工作推不下去,没有应有的质量和效果,在于一些干部缺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缺乏认真思考和对上级决策的准确理解。在操作上没有路线图、时间表,经常感到落实是老虎吃天,不知道如何下口。往往在执行过程中扰民、失民,很多好政策、好制度得不到很好实施,很多好事没有办好。

五是制度不够完善。一些制度政出多门,面对众多相互制约甚至冲突的制度时,有些执行者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做出取舍,这必然导致制度公信力缺失甚至正确的制度难以执行。比如说很多奖惩制度最后没有到位。对执行不力的人往往是不问责、不追究、不惩处,坏的不臭,这样会助长他们工作的消极性;对有效执行的人不褒奖,好的不香,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做多做少一个样,工作没有冲劲,执行力不断下滑。现在有很多制度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最后沦为摆设,失去应有的约束力和公信力,不能执行下去,导致一些地方作风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

六是领导示范不到位。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看出,领导带头作用对执行力的影响很大。当前,很多决策、政策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个别“一把手”不愿顶真、碰硬。个别“一把手”在利益的驱使下,以“创造性执行”为借口,执行政策制度时自我取舍、断章取义;有的别出心裁另搞一套,以强调单位特殊、人员特别为由,绕开制度;更有甚者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土政策”,以“约定俗成”或“潜规则”代替规章制度。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了有效执行。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的导向。查找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剖析问题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我们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结果导向,实现干部队伍执行力的大变样。

提升执行力必须打好组合拳,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一)提升执行力必须有机融合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

现实生活中,完成同一项工作,有的人积极主动,有的人却消极应付;有的人得心应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有的人完美无缺,有的人却差强人意。为什么?《执行重在到位》这本书能给我们一些答案。这本书虽然是针对企业而言,但对党政领导干部同样有用。书里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执行力=自觉力×(思考力+落实力)。自觉力是指执行的主观意愿强度;思考力是指正确的思维能力;落实力是指执行到位的能力。其中,自觉力具有“乘数效应”,能将另外两种力产生加倍放大的效果。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要善于将干部队伍的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有机结合起来。

1.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关乎思想源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自觉力来源于“总开关”,决定着想不想干、愿不愿执行的问题。主动负责或被动应付,效果大不一样。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关键要做到:一是强化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对待群众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才能在感情上关爱群众,在行动中服务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搞决策、干事情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对符合群众意愿、增进群众福祉的,必须毫不犹豫、马上就办;对违背党的宗旨、损害群众利益的,必须及时制止、坚决纠正。这也是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干部自觉力问题,解决世界观问题。二是强化忠诚理念。忠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没有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只能成为空想。在忠诚理念的支撑下,一定要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把这种自信变成自觉。作为共产党员,要自觉忠诚于党;作为公民,要自觉忠诚于国家;作为干部,要自觉忠诚于职位。三是强化担当精神。这是增强自觉力的关键。中国人历来就有担当精神。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史不绝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国诗人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王阳明身体力行“知行合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更是发出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号召。敢于担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登高而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主动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解放、自立自强和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要有干事创业非我莫属、开拓创新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用我必胜的豪迈情怀,敢于挑重担,自觉解难题。

2.认真学理论,增强思考力。思考力就是思维能力、思维方式,或者说思想方式。思维能力越强,决策就越正确,对决策的理解越准确,执行就越到位。如何提高思维能力?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习,首先学哲学。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其中学习被摆在第一位。党员干部学理论、学哲学,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唯物辩证法。辩证是什么?辩证就是智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全面而不是片面、联系而不是孤立、运动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通过对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多一点深刻、少一点肤浅,多一点全面、少一点片面,多一点远见、少一点短视。这样,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就强,执行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讲执行力,一般讲具体执行的能力。在具体执行之前,首先要“三思而后行”。要进行辩证思维,要认识到思想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身体力行运用辩证法。他曾提出要具备四种思维,即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这四种思维,归根到底都是哲学思维。党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哲学思维。在强调辩证法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现实针对性。比如,对待问题要一分为二这一方法,说,“领导干部要辩证地看待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困难的一面;既要看到其中的机遇,又要看到其中的风险;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注重顶层设计。”对照工作要分清主次这一方法。他说,“搞改革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对待透过现象找规律这一方法,他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就是从实践当中去获得真知。同样,顶层设计也是找规律,是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总之,无论是一分为二还是分清主次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都是源于哲学的矛盾分析的方法。提出这四种思维,战略思维是第一个层次,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是第二个层次,底线思维是第三个层次。什么是底线思维?简单讲,就是明确干事的边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讲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坚持和完善制度,这是管方向的。第二句话是逐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具体操作的事情。第一句话就是底线思维,不容讨论。在把握当前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方面,要稳中求进,这也是底线思维。“稳”就是保底线、保民生底线,发展速度应该在合理的区域内去掌控,这就是边界,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有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60项改革。改革是项系统工程,既要胸有全局,又要分清主次、大小难易。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牵住“牛鼻子”,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加紧突破。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做到坚决与坚定。马克思曾断言:“只有从相互矛盾的论断中才能得出历史的真实。”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单靠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难以解决,需要对以往的思维模式、体制机制加以改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大潮和实践发展的变化要求。要呼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定地、不失时机地大胆改革。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有质的规定。指出,“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少时间也不能改,必须坚持走自己。这就决定了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城市建设上我们根据永州的实际情况,以大家更能接受的、更能引起共鸣的、老百姓最迫切的创“国卫”为主抓手,以“一创”带“多创”,突出重点带动其他。这体现的就是辩证的思维、哲学的思维。思维就是力量。世界上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讲,精神力量要超过物质力量。思想是公共产品,马克思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公共产品。我们经常讲“事半功倍”,就是融入了正确的思维,用了正确的方法。为什么“执行力=自觉力×(思考力+落实力)”?就在于思想的力量具有放大作用,具有乘数效应。二要正确思考,谋划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提升执行力的基础。决策正确,执行起来事半功倍;决策不当,执行下去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正确的决策思维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即决策的方法要科学,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其二是民主思维,即决策要民主,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谋,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其三是法治思维,就要把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贯穿决策的全部过程,涵盖决策的各个方面,决策的主体、程序、内容、实施及监督都要依法。只有把决策建立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决策才能更加符合实情、更加科学有效、更加便于执行。三要准确理解,有效执行。决策作出之后,执行中对决策的理解尤为重要。制造同一种产品,有优等品、合格品、次品和废品之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工人对产品设计的理解不同。党员干部执行决策也是如此,执行之前必须准确理解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完成目标需要运用哪些方法、手段。实践中,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创造性思维执行决策。别人干不成的事你能干成就是解放思想,遇到困难时你能突破瓶颈就是解放思想,思想不统一时你能突出重围就是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准确地把中央精神与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落实方案与实施办法,使执行更加到位、成效更加显著,发挥执行力的最大活力和最大效益。在执行中,很多方式、方法都来源于准确理解,来源于正确思维。

3.造好“船”和“桥”,增强落实力。执行要到位,方法和能力很重要。拿破仑说过:“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究方法的战争。”方法对执行就好比过河的船和桥一样重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过河就必须要有船和桥,那么我们讲方法就是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一要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干部的治理能力包括把握全局、依法行政、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调查研究等各方面的能力。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越高,治理能力就越强,执行就越到位。二要细化、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就是对达到目标的步骤、时限、方法、措施逐个罗列,把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变量”和“意外”等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来,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充分。量化就是把具体目标定量化,将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明确到每个人身上。目标越细化,执行越轻松;任务越量化,操作越容易。三要时时处处掌握主动。习惯于等待、观望,依赖和侥幸心理严重,工作就会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要经常对照自己的岗位找差距,对照工作的标准找不足,对照上级和群众的期望找改进,对照出现的问题找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事事被动”,做到“处处主动”。四要不找借口、不找理由。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只讲怎么做,怎样把它做好,不找任何借口。接受工作任务之后,不能等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越是讲条件、找理由,越会觉得事情难办,能做好的感觉做不好,能做成的感觉做不成。要想办法主动做,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五要埋头苦干与抬头巧干相结合。要改变过去的用旧观念考虑问题、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做法。要善于向先进学习、向实践学习,多想办法,抓住要点,少走弯路,打开局面。

(二)提升执行力必须切实解决“四风”问题

执行力的问题,本质上是干部队伍的作风问题,核心是“四风”问题。“四风”顽症不除,执行力就很难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解决“四风”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借力而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改作风的实际成效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要以作风建设的小切口,打开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工作面。

一要开门反“四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反对“四风”,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有“病”不可讳疾忌医,干部身上有没有“四风”存在,群众的眼睛最雪亮。“求医”于基层,“问症”于群众,才能听到真话;全方位、多渠道听取意见,方能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方能让群众感受到我们党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诚意和决心。“开门”,就得向所有群众敞开方便之门,以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来。

二要边学边查边改。边学边查边改,前提是要真学实学深学,把握精髓。党员干部要做到正风先立学、治弊先醒脑,紧密联系国情、省情、市情实际,联系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来学习,广泛开展讨论式学习、调研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找准存在问题和差距的思想根源,用端正的学风引领和促进作风的转变。边学边查边改,关键是要“边查”。查,就是查摆问题,查所在地区、单位的问题,查个人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存在的问题,重点查贯彻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对照中央颁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反“四风”改作风须知》规定的99件不能做的事进行检查。边学边查边改,最终要落足到“改”。学深学透了,查到了问题,看到了危害。不能把问题掖着、藏着、拖着,要立说立行、说改就改、改出实效。决不可让“热问题”变成“冷问题”,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新问题”拖成“老问题”。

三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反“四风”要不“走过场”,就要抓小、抓细、抓苗头。“祸患常积于忽微”,自我毁灭的起点常常是思想作风上的小问题、小毛病。群众最关注的也是具体问题是否克服改正,并不关心那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和废话。对于群众而言,“照镜子”也好,“洗洗澡”也罢,都应该落实在涉及民生特别是触及群众利益的一个个具体问题上。反“四风”就应从小事做起,越小的事情越不能放过,注重每一个细节,让各种不良作风“微生物”难以繁殖,让制度的每一个小“齿轮”真正运转起来。

四要着力开展明查暗访。在中央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大多数党员干部能自觉遵守作风建设系列规定,但仍有一些干部积习难改,继续我行我素、花样百出。对这些“四风”问题的新动向,必须及时制止,坚决纠正。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成立了“一把手”履职督查组、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组和改作风纠“四风”督查组等三个督查组,目的就是要将明查与暗访结合起来,对“四风”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查处。要在媒体上开通“整改进行时”、“明查暗访曝光台”等栏目。最近,“一把手”履职督查组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履职情况进行了督查。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五要狠抓正反典型。既要树立先进典型,又要查处反面典型。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为民务实清廉典型,要用心挖掘、加强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那些顶风作案、违法乱纪的,要点名道姓曝光,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在干部队伍中起到警示作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