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关于经济政策话题议案提案解读,两会经济政策相关

思而思学网 2023-12-08 08:24:52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经济政策话题议案提案解读,两会经济政策相关提案

 2017关于两会经济采访

据悉,截至目前31个省份两会已陆续闭幕,各地方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28个省份2017年GDP增长目标超6%,12省份超8%。

具体来看,天津、安徽、宁夏、陕西、湖北、江西、福建、湖南、重庆、云南、西藏、贵州2017年GDP增长目标超8%,其中目标增速较高的省份有重庆为10%左右、贵州为10%、西藏为11%以上。

与各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2017年GDP增速相比,有7个省份调高了今年的目标增速,分别为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福建、湖南、广西。有18个省份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轻微下调。

据《证券日报》记者总结发现,2017年不少省份的GDP增长目标值定为区间或者在增加值后加有“左右”、“以上”二字。其中,黑龙江省增速定为6%至6.5%,江苏省增速定为7%至7.5%。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全年GDP同比增长6.7%,一如预期完成年初设定的各项经济目标,从已经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有26个省份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细查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发展地方经济的工作重点。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总体来看,受世界经济复苏疲弱,我国增长周期调整、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随着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经济增长呈现底部企稳迹象。预计2017年我国经济总体将稳中求进,经济增速将相对平稳,GDP增幅约为6.5%,CPI增长2.1%。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过2017年的稳增长,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好的缓中趋稳态势。

“目前先行指标反弹强劲,供求关系改善,一些新的动能和新的业态比预期表现要好,因此2017年经济有稳定的基础。从目前政策定位、需求基础等来看,总体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不会出现明显大起大落。”刘元春表示。

2017关于两会经济采访

记者带着精心遴选出的问题,采访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民。让我们来听他讲讲,关于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那些事儿。

网友: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徐工集团将如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

王民:徐工集团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将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核心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工程机械产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大力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不断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加快国际化企业建设进程;牢牢抓住“技术领先用不毁”这个关键,大力提高产品质量,聚焦高端市场、高附加值,强化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进一步提升“徐工”品牌的影响里和竞争力。

2017年,徐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利润双双正增长,徐工品牌产品出口第一,各项指标继续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实现了“十三五”开门红。

网友:徐工集团走到现在辉煌的这一步,靠的是什么?

王民:“专注、坚守,这是徐工最大的特点。”作为一个坚守几十年的产业,徐工一直在用创新驱动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坚持结构调整,走中高端的路子,在去年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增添了信心。去年,徐工实现了10%以上的收入增长,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徐工的逆势增长一方面是国家的投资拉动,另一方面是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开始向中高端要产品,谁发展中高端谁就占领了市场。徐工大型矿山机械、重型卡车、环境环保环卫产业将支撑徐工“十三五”的发展。

网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实体经济发展,请问王民代表有什么提议?

王民: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代表性企业,徐工的智能化、中高端发展路子正在催生新的企业发展格局。建议省政府要进一步推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同时,建立以一线职工的工资增长机制,踏踏实实给职工增加工资,提高职工收入。

网友:在新年贺词中倡导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请问王民代表新年有什么小目标?

王民:“今年的省工作报告中提到企业要做‘龙头企业’,徐工有信心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老大,做品牌第一!带领更多的职工一同致富!”

两会竞技场粤苏鲁浙经济发展论短长

7%以上

今年四省经济增速继续下调

随着近日山东和江苏两会的召开,粤苏鲁浙这四个经济总量排名居前的省份去年的经济数据和今年的发展目标均已出炉。由于四省既是相互学习的伙伴,又是你追我赶的“对手”,因而相关的数据便备受关注,而各省两会也提供了进行比较的的平台。

2017年,粤苏鲁浙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分别为:7.95万亿元、7.6万亿元、6.7万亿元、4.6万亿元和7.5%、7.8%、7.6%、7.5%。放在全国来看,这前四强位次不变已经保持了好多年,尤其是广东,连续28年经济总量领先全国。四者之间比较,粤、苏之间的差距变化很小,但山东和江苏的差距有所扩大,而浙江的总量相对较小。论增速,苏鲁略微靠前,总体差距不大。不过放在全国来比,四省的增速只能居中,甚至稍稍偏后。和上年相比,去年这几个省的GDP增速都有所放慢,而2017年还将继续下调。比如,广东和浙江的预期目标都是7%以上,江苏和山东则分别是7??7.5%和7.5%左右。

并不奇怪。作为经济总量居前的重要省份,基数不断增大,又面临经济新常态的考验,要保持平稳增长已经不易。何况还要确保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呢?因此,7%以上的增速并不低。

此起彼伏

“转调”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总起来看,粤苏鲁浙经济发展能持续领先全国,不仅在于总量大,底子厚,更重要的是能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具体到各省,又各有特点,各擅胜场。

比如,广东、浙江和江苏服务业占比均超过50%,尤其是广东、浙江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已在60%以上,进入到服务经济为主体的时代,而我省第三产业占比也在去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历史转变。另外,广东技术自给率已经达到71%,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我省去年外贸进出口增幅在全国外贸前十省市中居首,工业技改投资1.5万亿元也是全国第一。而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去年达1.05万亿元、增长10%,实业盈利能力处于全国前列。显然,看似差不多的总量增长,其实结构和质量已大不相同,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动能日益增强。

当然,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关键要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具体又表现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进展,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等方方面面。

我省积极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去年削减省级权力事项227项,59个省直部门编制公布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完成270万吨生铁、270万吨粗钢去产能任务。淘汰煤炭产能196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0.6%;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合理区间;脱贫攻坚等补短板工作得到加强。另外,广东目前已淘汰出清了国有“僵尸企业”2385家;至去年末,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24%,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浙江制定实施企业减负三年行动计划,直接减轻企业负担1010亿元,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成为全国非税收费最少的省份。所有这些都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转换。

加油追赶

“撸袖子”比的不是速度是质量

新一年,各省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预期增速普遍均低于去年,是要给经济转型升级腾出更大空间,引导各方面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追求质量效益上更加用功发力。浙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三个“更”的提法,来关注GDP指标背后的“含金量”,山东强调,进一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广东要求全面深化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强金融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莫不是在为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指方向、创环境和打基础。

可以肯定,粤苏鲁浙比学赶超的竞赛还将继续,今后几年谁能发展的更好更快,关键看谁既能将发展瓶颈变为发展优势,又能使既有的优势得到保持和提升,真正实现有质量和可持续的增长。论经济体量,山东和广东、江苏差的不多,比浙江则要高出一个数量级,但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科技支撑以及民营经济和新业态发展等许多方面,山东和这些省的差距还不小,还要努力追赶。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书写新篇章。做好打改革硬仗准备,咬定发展目标出实劲、求实效,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和发展??山东,加油!

 两会感想:经济

“两会”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同时也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针对经济增长目标、物价总水平和通货膨胀压力、居民消费等问题,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无论是总结过去一年还是布局新的一年,无论是回顾“十一五”还是谋划“十二五”,在两会议题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期待物价不再涨”,“期待住房有保障”,“期待就业更充分”,“期待上学不再难”,“期待分配更公道”……民有所呼,“会”有所应。

尤其是会议中所指出的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同志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改革开放和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高举爱国主义和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履行职能,服务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协商民主取得新进展,实现了本届政协工作良好开局。

这说明新一届中央政府体制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方式,已经触及到有关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造问题,有很多方面甚至触及到中共执政方式的发展、变革和创新,这是一个渐进和扬弃的过程。从建国以来,国家也进行过无数次改革,但过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简政府机构规模和人员上,并没有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发生大变革,明确提出转变政府基本职能,建立市场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从党和国家*所做的一桩桩亲民、爱民、为民的实事中,从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体恤民生的重大举措中,从广大党员干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挺身而出维护百姓利益中,无不闪耀着“以人为本”的鲜明色彩,无不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浓浓深情。

破解民生困难,人们从“两会”找到了答案。从两会的议题和精神内容上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更加注重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并且将这些存在问题的方面不加掩饰地提出来,寻求解决方法,力求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进行到底。有了这样事事以民为先,为人民利益着想的党和政府,我们看到了民主的热度,也看到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巨大协力。例如在本次会议中,代表们围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共提出提案596件,其中涉及环境污染治理的提案204件,主要建议有: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多渠道筹集防治专项资金,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土壤修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利用。涉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提案272件,主要建议有:制定湿地保护法,修订森林法,健全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红线台账管理系统,推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

围绕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提出提案515件。涉及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提案134件,主要建议有:尽快出台防恐怖法,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医患双方权益,完善信访制度体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作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

涉及司法体制改革和廉政建设的提案234件,主要建议有: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反腐败法律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涉及民族宗教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提案128件,主要建议有: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内地与港澳深度融合,扩大金融、旅游等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文化政治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维护海外华侨华人权益,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提案还就加强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这份热度,必将催生春暖花开的中国;这份协力,必将创造撼动世界的奇迹。从两会报告中,我们能得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它要求我们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更要求我们了解国情,进而立足国情。两会只是我国政治事务中的一面旗帜,一个标识和符号。我坚信,在以*为党中央领导下,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