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如何“深蹲起跳” ——全国人大代表聚焦高校科技创

思而思学 2023-11-11 08:54:10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着墨颇多,从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写入报告,让来自高校的代表们为之欣喜、振奋。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近年来,高校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在我国科技创新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凸显。在我国科技创新从“深蹲助跑”向“起跳跨越”的迈进中,高校科技创新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高校基础研究期待加大投入

“2017年我国R&D(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达到1.7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按照预期,去年R&D支出占GDP比重应该达到2.13%,然而实际只有2.12%。”虽然只差0.01%,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依然对这个微小的差距“耿耿于怀”。

曾参加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审议的李林,清晰记得规划里提到的一组数据: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这样的数据令他感到鼓舞,“但去年R&D指标没有达到预期,有点遗憾”。

“2.5%的目标还有两年,不能都把钱留到最后几年才投资。我们非常着急,希望发令枪马上响。”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说。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已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当年,马兰就追着财政部要预算。

国外在类脑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马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三年间,美国和欧盟不仅进入到脑科学和类脑科学各个细分领域,还把一些中国专家拉去做咨询。“我们希望加快基础研究立项,更早参与国际竞争。”马兰呼吁。

205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科学中心,但如果没有基础科研的支撑,则无从谈起。不过更让李林担心的是,在R&D的大盘子里,切给基础研究的部分太少了。2017年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为822.9亿元,占研发总投入的5.2%。此项指标在发达国家通常为15%至25%。

对基础研究支撑能力的担忧,也从高校战线延伸到了产业领域。“我国在家电产业中的技术和生产能力都有突破性进展,但大型中央空调的核心零件由于技术所限仍需要依赖进口。这些基础突破需要物理学、力学等方面的科学积累。”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对基础研究不足的情况有所担忧。

尽管如此,李林说:“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社会参与度低,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潜力尚未被有效激发。”

在上海代表团分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马斯克的重型火箭成功上天的案例,点燃了上海团民间资本推动基础研究的讨论。

“马斯克的重型火箭成功上天,其中重要一条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投入牵引,带动了其他民间投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说,“政府资金要提高配置效率,要在撬动社会资本上花更大功夫研究,拿出具体的政策举措,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前段时间,华为集团在法国设立数学研究所,下设四大研究中心,拥有80多名研究人员。这让很多科研人员看到一扇微微打开的门。“这是借窝下蛋。”李林说,“现在一些优秀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都会占到全部利润的20%,企业支持的基础研究,虽然可能没办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可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