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观后感精选【多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24 07:43:05

观看了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后,给我感受很深。这部豫剧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 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以下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观后感

观看过大型新编廉政历史豫剧《张伯行》后,我一直沉浸在该剧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令人回味深省的思想情怀里。该剧是一部以古鉴今、感人肺腑的“反贪腐”的好教材,更是一部名家荟萃极具艺术品质的戏剧精品力作。

大型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是河南省继《全家福》《九品巡检暴式昭》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廉政大戏,是河南豫剧院打造的“廉政文化三部曲”的压轴之作。该剧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张伯行史有其人,是著名清代廉吏,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年间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20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张伯行(1651-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为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留下了名扬后世的《却赠檄文》,又称“一字诗”,康熙称誉其为“天下清官第一”,并先后3次题写匾额褒奖。国运昌盛,必见清风之华;民族复兴,必有文化之功。

豫剧《张伯行》紧扣讲话精神,以古鉴今,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有情有义有担当的艺术化的主人公形象。

“一字”廉诗传天下。刚到江苏巡抚任上,面对官场浮华奢靡之风,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盛行,张伯行不胜其烦,通过这篇檄文,以诗明志,表明心迹,向各级官吏公开宣布谢绝一切馈赠;由此,这篇檄文不仅成为张伯行为政以德的座右铭,还留下了无尽的回响,成为后世人们砥砺道德、提高修养的著名格言警句,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一桶青菜表清白。俗话说,世上啥都好改,就风气不好改。这不,自己的顶头上司两江总督噶礼为母过寿大摆宴席,衙前车水马龙,公开收礼受贿。一边是灾区百姓哀鸿遍四野,一边是朱门依旧歌舞声;百感交集的张伯行一出场,便痛斥这种官场歪风:“来的都是朱紫贵,行的都是黄白情”;并将亲手摘的一桶青菜当作贺礼,蕴义大清一统,旁敲侧击提醒噶礼为官要清!

一片丹心写赤诚。该剧虽然只是截取了张伯行无数感人事迹中的一件,却以点带面折射了张伯行勤廉爱民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私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赤子之心。

《张伯行》一剧虽然重现的是一个200多年前的人物故事,却让很多观众眼眶湿润。根本原因在于该剧积极传承优秀廉政文化血脉,立体展示了一个生动而又丰满的形象,较好诠释了其“不畏强权,为民做主,敢于担当,反腐斗贪”置生死于度外的无畏精神,时时处处都注重与观众进行情感对话、心理交流。

张伯行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能够照得出人心,照得见自我,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廉与腐,生存与灭亡,物质和精神,私我与大道之间作出明智的决断。这正是该剧带给我们的无尽思考与回味。

篇二: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观后感

近日我们单位组织观看了省纪委大型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

他是河南兰考人,清康熙年间,清正为官,恪尽职守,关心民生疾苦,民间对他有“止饮江南一杯水”、“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

他勤于供职,造福百姓,对金钱毫不染指;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为官二十余年,从不带家眷上任,也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的言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清官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正所谓无欲则刚,这正是他几遭弹劾,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也是时至今日,他的高风亮节仍令人感动和钦敬的根本所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从“小节”做起,学会自我约束,坚持做到自尊、自爱、自洁、自警、自控,并不断加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只有学会自我约束,思想境界才会高一分,道德水平才会长一分,工作起来才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点滴做起,做一名勤政廉政的党员干部。

而今我们作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的一员,时时刻刻都在与基层民众打交道,我们的一言一行任何时候都代表着公职人员的形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弘扬正气,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争做深受人民爱戴,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总之,作为党员干部,要从自身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人前或人后,时刻用党的纪律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做反腐倡廉的表率,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篇三: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观后感

大型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是河南省继《全家福》《九品巡检暴式昭》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廉政大戏,是河南豫剧院打造的“廉政文化三部曲”的压轴之作。它以古鉴今,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有情有义有担当的艺术化的主人公形象。该剧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这部历史剧是“反贪腐”的好教材,告诫我们要以廉政准则为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到“慎始、慎权、慎独”,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才能保持职务行为上的廉洁性。在现实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顾廉政准则的约束,或利用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或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人谋取利益,或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

在当下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时时对照廉政准则这面镜子,自觉抵制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清正廉洁。通过这次观看廉政历史剧,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对照先进找差距,反观腐败鸣警钟,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坚持公道正派,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争做一名合格共产党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