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汇总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6 05:25:13

2017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今年在上级机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乡列为“十三五”期间泰州市里下河地区重点薄弱乡镇。为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对照五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一方面找穷因,摸家底、挖潜力,一方面抓机遇、攀高亲、谋发展,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我乡基本情况和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位于兴化城区北侧,下辖17个行政村,30个责任区,1个居委会,其中12个行政村已纳入城市规划区。总户数9835户、3.1万人。全乡总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万亩、水面滩涂1.2万亩。201X年社会生产总值4.43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2万元,工商税收收入2432万元,招商引资实绩1.1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854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6万元,工商税收收入1281万元,招商引资实绩9000万元,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双过半”目标。2011年我们抓住S231省道北延机遇,规划建设了工业集中区,投入800多万元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持续强化对工业项目招引,先后有15家企业落户园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培育招引建筑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现有建筑企业4家。其中一级企业一家,201X年建筑三产税收占工商税收总额的45%。积极引导适度规模化种植,全乡共有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瓜果、蔬菜、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我乡集镇建设起步较晚,原乡政府在最北端的西鲍村,行政居住较为分散,2009年南迁至全乡的中心区(现在的办公地),先后规划建设行政、教育、卫生、商贸、居住等区域,方便了群众办事,也集聚了中心区的人气。

  二、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

在乡级层面上:就区域优势而言,我乡虽地处城郊且有12个行政村在城市规划区内,但由于兴化城区东拓南延,导致接受城市辐射缓慢,分享城市带动效益不明显。就经济发展而言,我乡仍属于农业乡镇,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曾为工商税收主要来源的境内华东地区最大的废旧橡塑市场2008年因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问题被取缔,导致税源大幅减少;我乡属于综合经济实力第三层次乡镇,财政属于吃饭财政。近年来本着积极作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加大民生公益事业投入和工业园区载体建设,但由于财力制约,框架拉开不大,往往只能配套随着项目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村级层面上:由于1998年土地二轮承包时,我乡大多数村将所有土地全部发包给农户,集体未留机动田,导致如今陷入集体资源匮乏、增收乏力的窘境。为完成康居村创建任务,各村纷纷举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形成一定的村级债务。在低收入人口层面上:因我乡临近城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进城务工劳务性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财产性收入。201X年末,全乡进城务工的农民数11717人,劳务收入约1.75亿元。全乡纳入建档立卡的低收入贫困家庭1106户,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缺劳力、缺技能,其中:因病致贫521户,因残致贫327户,因学致贫7户,因灾致贫8户,缺资金、技能、劳力、土地等致贫243户。

三、精准扶贫进展情况

201X年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5万元,其中:25-35万元2个,20-25万元2个,15-20万元3个,15万元以下3个。已纳入建档立卡的1106户低收入户中:低保户340户、五保户223户、一般贫困户543户。按照泰州扶贫工作《意见》要求,泰州市9家单位部门挂钩帮扶我乡平旺、肖垛、胡杨、新民、窦泊、陆鸭等6个行政村和120户一般贫困户。前期,由泰州市级单位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分管负责人带队,主动来我乡进村入户摸村情,座谈交流拿措施,对我乡的帮扶工作予以充分的支持。除泰州帮扶外,张舍村由我市余建年副市长挂钩帮扶,其余3个村由我乡重点帮扶。剩下的423户一般贫困户,兴化市公安局200户、兴化市广播电视台100户,还有123户由我乡负责帮扶。为切实加强对帮扶工作组织协调,我乡成立挂钩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意见,同时要求10个薄弱村落实精准扶贫主体责任,结合村情实际,认真制定2017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围绕一般贫困户2017年25%的脱贫目标,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首批脱贫对象及帮扶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大多数经济薄弱村面临着资源匮乏、债务沉重的发展难题,因此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统筹抓好全乡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难题。当前,我们将抓住泰州市领导以及市级单位部门挂钩帮扶的机遇,用好帮扶政策,拓展发展思路,务实发展举措,尽快甩掉经济薄弱乡镇(村)的帽子。下一步工作重点主要有:

一是全面融入城区板块。针对西鲍与城区、景区零距离相依的区域特点,南北以上官河为轴线,东西以S351省道(城市北外环)为轴线,将全乡53平方公里划分为“四大板块、一个中心”,整合资源要素,强化建设管理,促进全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①东南部二三产业发展板块(12.4平方公里)。依托现有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和已形成的西鲍工业集中区两个载体,主动策应城区经济板块发展,加大产业规划和产业招商力度,大力招引优质税源项目。②西南部城市发展预留板块(14.2平方公里)。主动策应城市发展和长安路北延,合理规划和控制农民建房,服务城市建设项目,为城市建设拓展预留足够的空间。③东北部粮食生产功能区板块(7平方公里)。结合全市粮食功能区划定方案和实施,以牛陆庄村家庭农场为龙头,扶持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推进绿色高效农副产品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④西北部生态旅游观光板块(17.4平方公里)。对区域内的万亩土地和8000亩水面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进行控制性规划,按照特色小镇的标准逐步规划建设好与景区毗连的周韩两村。⑤中部社区居住中心(2.2平方公里)。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位于两条轴线的交叉点且人口和部门相对集中的平旺、朱庄中心区域,进行总体规划编制,逐步将此建成功能齐全,居住集中的综合社区,并继续实施中心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对外形象。

二是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实践证明,实现稳定的村级年收入35万元的帮扶目标,挖掘资源潜能,项目帮扶是关键之举。我乡在233省道北侧约1公里处蜈蚣湖南荡内有6000亩荒田资源,涉及平旺、胡杨、肖垛等多个薄弱村,因位置偏避,鱼池标准不高,村发包收益相对较低。鉴于上级对该区域确定的退湖还渔项目到2025年实施,我们拟对该区域低标准渔地实施改造,增加养殖效益,增加村级营业收入。

三是全力上争帮扶政策。按照泰州扶贫工作《意见》要求,泰州各相关部门在安排涉农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实事工程等项目时,优先安排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的薄弱乡镇,兴化市也同步出台涉及引导资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贷款贴息等多项扶贫工作的奖补政策。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研究政策,一方面要加强与泰州、兴化各职能部门对接,全力做好各项政策上争承接工作。同时,我们也恳请泰州市挂钩帮扶单位在帮政策、帮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是着力增强薄弱村发展能力。对市认定的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5万元的10个经济薄弱村,我们将因村制宜,逐村制定发展规划,逐村谋划帮扶措施,着力增强薄弱村发展能力。对没有资源、没有区位优势的村,采取项目帮扶办法,通过在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在351、231省道两侧建设“高炮”广告牌,收取租金增加集体收入。对负债较多的村,实行最严格的村级债务管理,严控各项开支,力争村级债务每年下降5%以上。对有一定资源的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强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积极调动各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谋划制定税收返还到村政策,使其能从二三产业中获得红利。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领办经济合作社,规范“三资”管理和经营,引导各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力争年底实现全乡高标准农田基本全覆盖。

五是加快低收入人口精准脱贫。对全乡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进行精准识别,根据致贫原因,制定个性方案,多头多路、综合施策,不断加快脱贫步伐。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做到“四优先”:优先承包乡和村保洁保绿、环境管护事务,优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优先推荐进入家庭农场务工,优先引荐进入园区企业就业或承揽业务在家加工,确保每户低收入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产业稳定就业。对不具备转移就业条件的,积极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帮扶,通过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确保每户低收入农户至少有1个稳定的增收项目。同时,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在贫困户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继续发挥好政策性保障兜底作用,依法依规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低收入户办理低保、五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从而确保全乡低收入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也不掉队。

2017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

高坪镇精准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精准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市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大工程”作为重要载体,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工作,通过1年的不懈努力,我镇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坪镇共2个省定贫困村和15个非贫困村,其中南枫村为长沙市政协副主席夏志浩联系,向阳村为浏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敏联系。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为426户,1702人,脱贫30户,124人;201X年新纳入贫困户29户,116人;通过“回头看”工作清理四类对象28户,128人;201X年脱贫133户,539人;至今现有264户贫困农户,1027人。

二、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高度重视

精准扶贫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黄跟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主任和专干各一名,具体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一年多来,镇领导小组多次在党政办公会议上学习上级文件,研究本镇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措施,并多次在不同会议上进行安排和布置。3月1日,镇党委再次召开了全镇的镇村干部大会,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镇扶贫办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上下协调,认真组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

三、精准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1. 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市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村(社区)进行识别。按照分解到村(社区)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村(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社区)和驻村工作队入户调查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镇人民政府对各村(社区)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镇贫困户名单,在各村(社区)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镇也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扶贫办复审。通过走访、调查摸清了贫困户家庭详细情况,其中我镇贫困农户发展一批313户、713人,兜底一批55户,110人,救助一批113户、113人,助学一批295户,287人,搬迁一批0户,0人

2.细致落实结对帮扶。在市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指导下,我镇按照市[201X]1号文件《关于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确保实现帮扶责任人。目前全镇264户贫困户都已经安排了镇村干部联系(南枫村主要由长沙市卫计委和司法局干部联系,向阳村主要由浏阳市农业局联系),并开展了帮扶工作。

3.扎实落实扶贫措施。参照《浏阳市201X-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内容,我镇制定了本镇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确立了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五大措施,第一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第二积极做好金融产业扶贫工作,第三全面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兜底保障和医疗救助工作,第四下大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第五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助学计划。镇党委组织了高坪农商行、中心校、城建所、民政办、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办、交通办等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相关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

目前全镇对贫困户中需要危房改造的农户已经全部上报,对有助学需求的也全部核实上报。镇党委提出,要针对每一个贫困户要分析原因,找出致贫原因,因症施策,有效提升贫困户收入。针对贫困村,我镇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建设两条主线,在向阳村落实乡村旅游项目,在南枫村落实蔬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4.积极上报信息。我镇把精准扶贫精准的宣传报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重点审核。镇扶贫办经常进村入户采集精准扶贫工作最近动态,并在内部短信平台、平安高坪微信平台等宣传媒介上发布最近的扶贫动态和扶贫政策,利用主流媒介营造浓厚的扶贫氛围。同时,严格执行扶贫宣传信息报送机制,加强与市政府网站、市委宣传部的协调联系,定期报送扶贫信息,镇精准扶贫办公室先后发布扶贫报道8篇。

5.扎实做好扶贫项目建设。根据下达的201X年扶贫资金项目计划,我镇有4个扶贫项目,其中镇级项目1个,村级项目3个,扶贫资金26万元 ,项目实施单位都如期如质完成了项目建设并组织了验收,发挥了扶贫资金最大效益。镇级项目为高坪镇集镇道路建设项目,实施项目改善集镇道路,是沿线贫困户的迫切愿望。由于该路段的落后状况制约贫困弄农户经济发展和交流。该项目的实施能改善行车环境,促进当地贫困户经济发展和方便于城乡一体化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并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扶贫项目实施有利于当地自然资源,特别是休闲旅游开发需要,有利于当地经济繁荣。

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镇贫困户264户1027人,今年脱贫任务为132户610人。脱贫任务是十分艰巨。我镇精准扶贫脱贫的难点在于剩下的贫困人口中文化程度低,因残因病致贫多,劳动能力缺少或者不强,贫困户产业单一,主要以种植为主,人均占有的土地少,脱贫切入难,有效脱贫存在很大困难。贫困村产业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薄弱,如两个村都没有村部,村集体负债重,基础设施薄弱。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我们将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要求各扶贫帮扶人员制定具体措施,扎实抓落实,主动作为,坚决克服送钱送物等传统思想,努力落实产业扶贫等造血措施,确保贫困户长期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对贫困村要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主动对接帮扶单位,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益,创新扶贫模式,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增加集体财产,使全村群众共同富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