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延安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 2024-02-22 00:23:46

据最新延安大学招生网和浙江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浙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1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4163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延安大学,不过每年延安大学在浙江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延安大学

1、浙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延安大学的综合最低分需要54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5700名;

2、浙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延安大学的综合最低分需要53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5511名;

3、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延安大学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4、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延安大学的综合最低分需要5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1630名;

二、延安大学在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延安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浙江 综合 - 1段 543 115700 省政府

2、2021年延安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浙江 综合 - 1段 535 115511 省政府

3、2020年延安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政府
2020 浙江 综合 - 2段 513 141630 省政府

二本志愿填报技巧有什么

低分段:建议二本低分段的考生报考本省位于地市或者偏远省份位于地级市的院校,尤其是二本“压线”的考生,可以将这类院校作为选。

中分段:二本中等分数段的考生可以报考农林类、师范类、中医类等院校。这类二本院校较多,可以选择的范围较大,建议考生在安排二本志愿时,将省内院校与省外院校结合起来考虑为佳。

平行志愿填报有什么注意的

1、摸清平行志愿:退档有风险,填报需谨慎

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风险,事实上,平行志愿填报最主要的风险应属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

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规避平行志愿退档风险,应避免填报专业志愿太高,尽量填写服从调剂,否则容易退档,还有一些不满足学校的特殊规定,例如视力等身体条件没达到学校标准,单科分数没达到院校要求。

2、认真阅读大学招生简章:一定要认真研读,它会告诉你每个专业的真谛

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读招生简章,详细了解该校某一专业的内涵。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非常大。有些专业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差异。

3、冷静选择热门专业:关注是必要的但请把目光放的更宽些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很难挤进热门专业。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的同时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三、延安大学学校介绍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荐院校。 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7月,*政治局两次会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其后1943年至1944年,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延安大学。抗战胜利后,根据*部署,延安大学大部分迁往东北、华北等地办学,将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推向全国。延安大学留守院系于1947年3月辗转陕甘晋地区行军办学,并于1948年7月迁回延安恢复正规办学。1949年6月,*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迁往西安办学。1953年3月,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所办班次分别归并于西北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党校、政法干校等西北其他院校。1958年9月,为适应陕北老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延安恢复重建延安大学,郭沂、富锦华、高诚斋、王云凤、张逊宾等一批老延大人先后重返母校二次创业办学,曾经奠基与播撒新型教育火种的延安大学,在*旧址所在地杨家岭继续办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建校84年来,学校的发展始终受到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44年5月24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延安大学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1966年4月,邓小平和李富春来延安视察工作期间,接见了学校部分师生。1998年9月10日,江泽民为延安大学校庆60周年题词:“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2004年5月24日,胡锦涛对延安大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共同支持办好延安大学”。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值此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谨向全体师生致以热烈祝贺。长期以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刘延东副总理、韩正副总理、孙春兰副总理先后以来校视察、批示等方式表达对学校建设的关怀。 学校现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08万平方米。现有本科生16691人,硕士研究生3106人,留学生35人;教职工1596人,专任教师989人,其中教授157人,副教授371人;学校设有31个职能部门,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团队,5个院士工作站、2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牢记**殷切嘱托,紧扣“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总目标,对标“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总要求,制定了《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大学加快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凸显四大特色、提升五大水平”的目标任务和“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以改革创新增强动力”的工作举措,“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稳步开局,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绩,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学校确立了“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推动延安精神教育由“知”“情”向“意”“行”转变,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延安精神育人格局。延安精神育人成果获评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小红专”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获“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银奖。近年来,在延安精神滋养下,513名学生参与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子女线上辅导,419名学生参与“十四运会”志愿服务,340名学生援疆进藏,316名学生应征入伍, 99人考取陕西省选调生,考取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到西部就业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70%以上。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评价延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为人诚实、作风务实、工作踏实”“下得去、靠得住、用得上”。 学校组织实施了本科教学“四工程两计划”,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获批省级教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获评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特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获批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本科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4项、国家级奖648项,首次独立组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获银奖。研究生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3项,涌现出在《自然》《柳叶刀》等期刊发表通讯论文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都金鹏等典型。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统筹学校各项工作,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博士授权学科培育工程”,培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在延安十三年”历史等5个特色学科群,被列为陕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获批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培育学科1个。新增6个硕士一级学科,9个专业学位类别。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陕西省首批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攀登计划”“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科研平台建设工程”,获批国家级项目187项,省部级项目285项,横向项目679项,科研经费大幅增长。获各类科研奖励153项,其中省级以上29项。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发明专利授权50项,科研成果转化13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5次。“低阶煤热解气化一体化高效利用技术”“水凝胶面膜基布制备技术”等一批重点成果实现转化。打造了乡村发展研究院等一批研究基地和智库,设立资政育人项目427项,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提供了咨询与支撑。 学校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引进特聘教授(双聘院士)33人,引育博士近300人。获评国家级、省级师德荣誉10人次,4个教学单位获省级师德先进集体,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雷忻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校坚持和完善“一章八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意见》,常态化推进制度“废、改、立、释”。以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牵引,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医教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综合改革,搭建完成了学校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学校组织实施“一校一院对口支援工程”和“校友资源建设工程”,合作成立了“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红医联盟”和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与69所高校、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开展了2+2双学位、3+1双学位、121双学位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和交流项目,学校被列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 延安大学是*延安精神传播中心,学校注重发挥延安精神“辐射源”作用,坚持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近年来,面向省内外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举办近1542个班次,培训8万多人,并把红色教育培训效应有效反哺、覆盖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当前,学校正在全面贯彻落实**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以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