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

思而思学网 2024-02-27 13:00:34

据最新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浙江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浙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89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5410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1、浙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2、浙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36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4102名;

3、浙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4、浙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33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4723名;

5、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6、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7、浙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2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1064名;

二、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教育厅
2022 浙江 综合 - 2段 367 254102 省教育厅

2、2021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教育厅
2021 浙江 综合 - 2段 337 244723 省教育厅

3、2020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浙江 综合 - 1段 - -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2段 - - 省教育厅
2020 浙江 综合 - 3段 289 251064 省教育厅

高考多少分能上公办二本院校

一般二本线大约在460分到500分左右,而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二本线的分数会更高。一般来说,想要考上公办二本,考生至少需要考500分左右,而这个分数只能选择一些普通的公办二本院校。如果想要保证自己能够考上公办二本院校,那考生至少要高出二本线40-50分左右,否则即便上了二本线,还是有录取失败的可能。

考生需要在高考中取得520分左右考上公办二本院校的概率更大,如果只有500分左右,那考生需要注重志愿填报技巧,确保自己能被公办二本院校录取。实际上,想要考上公办二本院校并不难,高考大部分是简单题和中等题,考生只要保证在基础知识的考察在不丢分,一般是可以考到500分左右的。

新高考省份二本录取分数线

3+3高考地区

天津:天津市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63分

北京: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25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18分

海南:普通类本科批471分,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69分

浙江:普通类第一段497分,第二段280分

山东: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13分;普通类一段线:437分

3+1+2地区

辽宁:本科分数线为历史类404分、物理类362分

重庆:本科分数线为历史类415分、物理类411分

湖南:本科线为历史类451分,物理类414分;高职专科为历史类200分,物理类200分

河北:本科线为历史类443分,物理类430分

江苏:本科分数线为历史类471分,物理类429分

三、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学校概况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于198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核准并纳入全国统招计划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勇创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之先,与厦门特区共成长,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创立的第一批民办职业学校。学校秉承“厚德精技”校训,弘扬“嘉庚”之精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经过38年的发展,已形成涵盖教育、信息、机电、艺术、建筑、经济、管理、医护等多门类特色高职专业27个,在校学生规模已达到7000多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已形成较高的教育品牌。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厦门软件园三期高新产业园区的地理优势,大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现已形成高度契合福建省和厦门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先进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经贸管理类、艺术设计类和现代服务类六大专业群。2018年4月,学校通过“福建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二轮评估”。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贯彻****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国家高职优质校为新标杆,把学校建设成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对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厦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强校。 育人特色 学校从高职学生特点出发,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创新育人模式,着力打造“立德为本”课程育人、“润德为纲”实践育人、“化德为要”活动育人、“行德为范”管理育人的“四位一体”育人平台,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通过增设养成教育课,开发校本教材,实施三阶段、108周、35个主题的“百周养成﹒终身德育”方案,提高课程平台结构与功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课程育人的基石作用;通过实习实训、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等实践教学项目课程思政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实践育人的内化作用;通过建立孝亲感恩主题教育等典型活动矩阵,发挥活动育人的养成作用;通过细化“四自管理”的方法手段,发挥管理育人的升华作用。 通过“四导一服务”导师制、家校联系百千万工程等项目,实施全员育人;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手段,以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和文明修身素质拓展评价体系为基础,实施全方位育人;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的大课程观,完善课程平台结构,提高育人功能针对性,实施全课程育人。 教学成果 学校自建校以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目前已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 2 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2 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3个,省级示范专业 2 个,省市课题立项 122 个。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个,二等奖 3 个,省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2项,并获批省级“****思想读书社”、“首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 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生技能竞赛屡创佳绩,在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荣获团体二等奖,团体总分位列同类院校前五,近三年在厦门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团体总分位列前二。2018年-2019学年,学生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最多,双师素质教师人数位居第一。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2项,参加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参加第九届全国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得铜奖。根据福建省评估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检测报告》显示:近三年在全省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排名中“人才培养”指标位居民办院校前三,综合排名前十, 校企合作 ????我校致力于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为培养大国工匠不断探索努力,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地图”,努力探索 “学校办在软件园区,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办学模式,整体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项目,形成一定的特色。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与国内领先的IT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的“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大数据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产教融合龙头企业“华晟经世集团”共建,与厦门泛钛共建舍内设计专业、与国科信息、招商银行共建智慧校园。 ?????开展厦门市人社局“企校合作学徒制”项目,为宏发集团、美科等企业提供员工技能培训,规模全市第一。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工科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工程管理、广告艺术设计等9个专业分别对接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福建省“工业设计协会”等九家省市级行业协会,实现政校企“跨界融合”,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实现精准对接;与“厦门名鞋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智慧物流”共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与“北华博鳌体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开展订单班合作、与“厦门佰翔酒店”共建厦门市“现代学徒制”,与“厦门众冠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建“市场营销”菁英班,积极推进校企办学机制和人才对接机制。 创新就业 ????学校实施“校—院—班”的三级联动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学校高就业率,连续五年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自主创业率2%左右。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模拟实训平台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就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对我校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由专人负责帮扶工作,并建立“一人一档”的工作台账,帮助此类学生最终走上适合的工作岗位。还特别注重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兴才智谷”是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秉承“以创业促就业、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集创业、办公、生活、休闲于一体,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平台,提供包括创业启动资金、风投基金、小额贷款、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近三年,兴才智谷累计入住项目58个,带动就业人数115人,创新创业项目荣获国家、省、市级大赛金、银、铜奖30多项。2018年以来“兴才智谷”获得“福建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驿站”、“厦门市级众创空间”、“厦门市创业大本营”、“厦门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