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理想的论文精选

思而思学 2023-11-12 06:23:05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有关孔子理想的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公室卑弱,大夫兼并,社会处于大变动之中。经济上,宗族制度为家族制度取代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政治上,王权衰落,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对这种天子名存实亡、诸侯称霸争雄的动乱形势,孔子深表不满,斥之为“天下无道”。

一、孔子的社会理想

孔子处于这样的特殊时期,作为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感应人们的迫切需要和愿望构思出一个理想社会,也就是一个温情脉脉,带有血缘关系和牧歌风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不是一个理论上的构想,而是他生活的时代之前就已存在的现实社会――西周。西周时期,天子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禁止各诸侯国间攻战兼并,相对东周是比较安静的;另外,周公是宗周第一家贵族,周公曾辅王摄政,制礼作乐,其长子封地称鲁,是孔子的诞生地。东周王国与宋、鲁是东周时的三个文化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鲁国的文化是西周文化的嫡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西周早期的宗法制向家族制过渡时期,由盛到衰,由治到乱,

虽然当时的封建社会性质未变,但有大厦将倾之势。孔子抚今追昔,怅然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慨叹是必然的。他渴望圣人治国,生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无争无乱。他把眼光投向了过去的国泰民安的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社会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先王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一个是周代的礼乐文化。于是采用周代的礼乐文化光复先王之道,成为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他认为自夏、商、周以来一些基本制度如氏族宗法制、贵贱等级制等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不应改变;那些不是基本的、可以改变的方面,也不必或不能用人民革命的办法,而是应由当政者自上而下采用缓和的办法来改良社会,使社会恢复正常的秩序。他提出:“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齐为五霸之首,代表春秋动乱社会,鲁为周公后裔的封国,代表西周的小康社会,道是指尧舜之世大道得行的“大同”社会。

二、孔子的教育理想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因而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要立国治国,首先是“庶”,其次是“富”,再次是“教”,即对国民进行教化,使之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安分守己。孔子希望恢复周礼,挽救周朝的统治政权。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有贤有能的统治人才。这种人才在周朝统治阶级内部已很少存在,因为以“亲亲”为原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奴隶主人才集团早已腐化坠落并即将断送周天子的命运。宗法制对维护天子、诸侯的君权已无能为力,必须作适当的改良。具有崇高的人生境界和道德理性自觉的人才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才有望实现。所以他主张以德治国,以礼经世,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为“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虽由子夏所述,但确实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也是孔子切中时弊的改良主张。这种观点认为,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成绩不优良,也就没做官的资格。他视为学从政为当然之事,相反,学优而不仕的洁身之举则被认为是对社会不负责任、不尽义务的“不义”之举。为学者应该胸怀经邦济世的宏图大志,如果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则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孔子的六艺教育内容就体现了以德治国和经世致用的精神。

然而孔子属于士阶层,他的理想就是当时社会士阶层的理想。东周后期的士阶层,上有贵族大夫,下有庶民工商,能上达但不能顺利上达,怕下降但可能下降。士在军事上任作战骨干,政治上任中下级官吏,文化上学得古今知识,经济上拥有田宅产业,社会地位重要而不高,想取得官职,必须依附把持国政的世卿贵族。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耻恶衣恶食,认定耕种要挨饿,学道可得禄,看不起老农老圃的劳苦生产,唯一希望的是做官食禄。但在士未出仕时,生活接近庶民或过着庶民的生活,还能看到民间的疾苦,懂得一些治国安民的道理。士是统治阶级的最下一层,当他求仕得禄向上看时,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当他穷困不得志向下看时,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思想。士看上时多,看下时少,因此,士阶层思想保守性多于进步性;妥协性多于反抗性,奴性多于自主性。“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为德才兼备的士由社会下层流向社会上层呐喊助威,反映了当时社会贤能之士经邦济世愿望,是士阶层思想的结晶。这一点构成了他与西方“轴心时代”的哲学家柏拉图在教育理想上的巨大差别。

三、孔子与柏拉图教育理想之比较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城邦。在柏拉图青年时代,雅典群龙无首,内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民主制度几度兴废,每一次政局变动都伴随着逮捕、审判、处死、放逐、没收财产。极端民主没有法制约束,发展成为无政府主义。公元前399年,发生了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被陷害诬告处死的恶性事件。柏拉图目睹了雅典社会的混乱、多变、无序、争夺、邪恶,遂萌生了探求并建立一个稳定、和谐、正义、不变、完善的理想社会的宏愿。

柏拉图是名门望族的后代。父亲早逝,自幼在继父家中长大,他的继父是雅典民主制的积极拥护者和活动家。柏拉图青年时代对政治有兴趣。公元前404年三十僭主当权时,头目都是柏拉图的亲属,他们想拉柏拉图入伙。经过冷静观察,柏拉图对他们的倒行逆施深感厌恶,遂放弃了从政的念头,退而转入哲学的沉思,寻找理想社会的蓝图,并创建书院,研究学术、培养人才,以图实现自己的理想。柏拉图考察了当时存在的各国政治制度,认为没有一种政治制度是合乎理想的,他认为最理想的国家是由哲学家担任国王,或者现有的国王或王子用心学习哲学,成为哲学家,实行哲学家治国。哲学家是爱智慧、深明事理、认识了真理、品德高尚、一心为全体公民谋幸福的人。哲学家治国也就是圣人治国。实现和维持这一理想社会的手段就是教育。

伯拉图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哲学家,由这种哲学家担任国王,即哲学家――国王(哲学王)。柏拉图所理想的哲学家的品格,也就是他所要培养的理想的人格,即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眼睛专注于真理的人;是爱国的、能经受考验的人;必须是为全体公民谋最大幸福的人;哲学家应守卫国家的法律和习惯;哲学家应追求完整、完全,摒弃小肚鸡肠;他应公正贤良,具有天然有分寸而又温雅的心灵。总而言之,哲学家应是内外美兼备的人。

由上所述可知,柏拉图和孔子所处的时代一样也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和孔子一样希望建立一个理想国,同样重视教育的作用,同样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同的是孔子出身低微,怀鸿鹄之志,拥报国之才,却无用武之地;而柏拉图出身名门望族,虽有机遇却不愿屈就以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孔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在过去,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以复古;柏拉图觉得理想的社会尚不存在,要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具有善的品质的人才,最高的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历史是人类书写的,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是教育活动。教育的不同理想造就了不同的人格,也书写了不同的历史。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孔子,也有不同时代孔子的理想,在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面临着全球化,现代教育理想也应与时俱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