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史增信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精选五篇)

思而思学 2023-11-10 16:21:23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1

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这些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向。

其中,“学史增信”这个“信”是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学习党史,我们不难发现,信仰、信念、信心贯穿于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成为最鲜活、最生动、最能教育人、激励人的“营养剂”,我们要在“学史增信”中凝心聚力、奋勇前行。

用党史熔铸信仰之魂。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在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流血牺牲,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强调,《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学史增信,我们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就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用党史补足精神之钙。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100年来,我们党团结、依靠、带领人民群众从被压迫被剥削的水深火热状态中到迎来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今正是需要回顾过去光辉历史,奋力砥砺前进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自觉努力学习党史教育,做到学深悟透,内化于心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做到以学促做,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

“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共产党人的思想素质和理论素养,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为党员“补钙壮骨”,补足精神之钙,为经济取得新发展、文明程度新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新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党史凝聚奋斗之力。百年奋斗、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记载着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从救国、兴国、强国、富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永不停歇的坚定定力。历史是开启未来的钥匙。我们要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带着初心、带着使命,铸牢信仰信念,涵养为民情怀,牢记来时路、让脊梁更加挺拔,走稳脚下路、让步伐充满力量,奋进未来路、让信仰信念永灼其焰。

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我们要紧密团结在*的党中央周围,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以党史洗涤心灵之尘,以党史激发奋进之力,围绕衡阳分公司2021年度目标任务,优环境、增效益、促改革、调结构、抗疫情、保畅安、抓党建、树形象,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新局,为我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2

我从小就被红色文化所吸引,接受祖父、叔叔的言传身教,对党有着朴素的崇敬和爱戴之心,一直积极接近党组织。经过入党7年的教育、锻炼,多次参加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禹王中学党支部工作3年以上的不断磨练,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感情和认识,对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重温入党志愿书,进一步记住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重大任务、责任担当和远大理想,进一步记住入党初自己向党组织承诺的承诺,再次接受思想洗礼、党性的锻炼,更好地再次出发。我一直在想,我是谁?为了谁?这不仅是哲学问题,也是立人立身的根本,一点也不犹豫和混乱。入党的初学者要注意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使命是为党工作。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

一、要继续保护和增进对党、对党组织的真挚感情。

在志愿书中,我通过党史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我们党辉煌而艰难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真正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道理,通过学习党章,充分认识到党的纲领、目标、任务、要求,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从小祖父就给我讲述了前辈革命者们参加革命的故事,他们有生死、血与火的经验,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带着对党的敬仰、向往的心态,我在这份入党志愿表达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回顾过去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我对党、党组织这种朴素的感情,永远不会失去或忘记。这也是我多年堂堂正正,诚实工作的强大精神支持。现在,自己作为党务工作者,对党这种真挚的感情,应该更加诚实深刻,真正与党呼吸,共同命运,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实现两个维护,成为这种真挚的感情最好的注意力。

二、继续发挥先驱模范的领导作用,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志愿者书上写道,接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支部工作还是在教育第一线,我都没有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总是在辛苦的前面,享受着后面。近年来,我努力实践这样的初心和承诺。

三、要坚持听党话,跟党走,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在志愿者书中,我想接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即使不能参加党组织,也决不抱怨。这是党组织对党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的表现,无论如何,我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一直记住和实践这样的承诺,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组织、领导和同事,与组织、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心相比,我的努力和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我认为,自己只有记住入党时的庄严约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大力发扬时不等待的奋斗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在新单位立业,才能对付组织的信赖和爱。

四、要继续将个人未来的命运与党密切相关,同心同德,同行同向。

在志愿书中,我写道:作为青年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确定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座标中的位置,然后问自己:我的理想追求是什么?位置应该放在哪里?当时我的回答是把自己的理想和这样崇高的组织联系起来。我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相信共产党能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能战胜前进道路的巨大困难和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当时的我,虽然不能说明其中的道理,但共产党认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我的这本志愿书是我当时对党认识的真实感觉。现在,作为党务工作者,要继续保护党的信心和执着,更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未来命运与党的未来命运紧密相连,立足于本职,为党忠实,为党担心,为党履行职务,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目标追求。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3

近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学习是一门“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紧紧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学好党史,不忘“筚路蓝缕”的来时路。“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伟大开端到民族新生,从春天的故事到*华章,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党史连着光荣的过去,通向辉煌的未来。党史是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只有深入学习党史,才能感受百年荣光,更深地爱党。党史是党员干部的教材,是党员干部成长的“营养剂”,只有深入学习党史,才能传承百年辉煌,踏实走好走稳走远“当下路”。党史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瑰宝,是先辈们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强国智慧,只有深入学习党史,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续写新的百年华章。

学好党史,走好“薪火相传”的脚下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要深入学习贯穿党史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习党史中“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补足精神之“钙”;在党史学习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筑牢信仰之“基”;感悟“人民万岁”“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在对党史的深入学习中,走好“薪火相传”的脚下路。

学好党史,坚定“乘风破浪”的未来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要将党史学习作为终身课题,一贯到底。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真正把“四个意识”融于血脉,把“四个自信”植于心田,把“两个维护”践于行动。把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作为最鲜活内容,用好《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教材,依托本单位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载体,俯下身来听、静下心来学、沉下气来悟。把学习党史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谋划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十四五”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在学习党史中坚定信仰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以无我无畏的精神境界奋力开创国家建设的新局面。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4

歌德曾说过:“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我们的“四史”见证着我们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也应当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正如所强调的,学好“四史”有助于坚持走*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全党全国人民在面临重大问题时,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现如今,我国面临着疫情防控仍有压力、外部分裂活动仍有发生,国际形势依旧不容轻视的大环境,我们更要学史读史明史,以史为鉴,让历史上的伟大精神引领我们冷静应对、积极作为,维护好民族团结,凝聚全党全国力量,切实做好学史增信,增强信仰信念信心。

学史增信之增强信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关键时间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经历了寒来暑往的百年时光考验,在此期间,有过曲折也有过蜕变,才得以催生出。坚定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在上砥砺前行,离不开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外国先驱的学习,离不开对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革命同志的推崇,少不了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缅怀,少不了对邓小平等国家*的致敬。在我们的“四史”中,处处都有这些伟大人物的身影和声音。正是有毛泽东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志气、“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决绝,周恩来总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平衡,邓小平同志“黑猫白猫论”的智慧,才有不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员队伍。我们学史的意义首先就在于追根溯源,向这些伟人学习,找到我们前行的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学史增信之增强信念。有了信仰,在追梦路上,还是有可能会遇到挫折。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不屈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在上,也难免会经历曲折。在这种时期,就需要有“坚韧不拔”之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跨过那么多“娄山关”“腊子口”,成就这百年基业,离不开优秀党员同志的惊世之才,更少不了他们的坚韧之志。这“志”是志向、是意志、是信念。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从组织还是个人来看,我们的党员同志和党组织都经历过从生死存亡到逆风生长再到乘风破浪的不同阶段。遵义会议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这些耳熟能详的真实励志事迹,恰恰可以为现如今陷入困顿、一时迷惘的年轻干部群众增一分勇气、补一剂斗志、加一股牛劲。

学史增信之增强信心。我党的历史书写的是关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过去。中华民族56个民族永远是一家。像是每个家中总会有一张全家福一样,中国56个民族的全家福就藏在新中国历史的一帧一画里。尽管每个民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但我们有共同的过去。我们过去同样经历磨难,在外国列强面前挣扎求存,用生命反抗、守卫我们的祖国山河。不论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还是回族,我们每个民族都曾共担苦难,也曾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每个兄弟姐妹都不尽相同,但我们同样爱家爱国。

对家的爱,离不开对全家福的惦念;对国的爱,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爱家爱国,学史明史,始终把家国放肩上,坚持把团结放心中,用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建立属于大中国的文化自信。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5

2021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及了“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红色故事,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是怎样的三个红色故事?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回顾学习一下。

故事一: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

说到内蒙古产生的.第一批共产党人,不得不提到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的一处古建筑——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这里曾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

成立之初,该校是为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子弟就读而设立的民族中学,1918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时,改称蒙藏学校。“五四”运动后,蒙藏学校曾因经费困难一度停止招生,直到1923年才恢复招生。

这一年,曾在该校读书并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蒙古族青年荣耀先以先期学生的身份,在内蒙古地区广泛动员蒙古族青年学生到蒙藏学校读书。吉雅泰、多松年、云泽(即乌兰夫)等30多名蒙古族学生奔赴北京求学。

这是当时集中在北京的人数最多的一批蒙古族青年。这些蒙古族青年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或参加过一些早期爱国运动,他们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认真而刻苦。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他们开始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在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探索前进。

1923年秋,作为当时中共北方区委的*,李大钊陆续派邓中夏、赵世炎等人到蒙藏学校开展革命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还曾亲自到蒙藏学校,深入学生宿舍,与蒙古族青年交谈,鼓励学生们寻找救国和民族解放的道路。内蒙古的革命火种从蒙藏学校点燃。

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蒙古族革命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多松年、李裕智、孟纯、奎璧、吉雅泰、赵诚、佛鼎、乌兰夫、云润、高布泽博、云霖、朱实夫等陆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就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

在党的精心培养下,内蒙古的一些早期共产党员逐渐成长为率领群众英勇斗争的年轻*。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用青春与热血唤起了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觉醒。

故事二:齐心协力建包钢

翻开1959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就是《包钢举行一号高炉出铁盛典》的新闻。

那一年,新中国建设急需钢材之际,包钢正式投产,周恩来总理亲临厂区视察,参加庆祝仪式。

1959年10月15日16时整,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口打开,在一团火光和烟雾中,金色的铁流汹涌而出,从而结束了内蒙古“手无寸铁”的历史,也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奠定了基础。

包钢是新中国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企业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戈壁荒原建立大型钢铁企业,对于技术经验极其缺乏的第一批包钢建设者来说无比艰难,对于国力积贫积弱、建设物资匮乏的新中国来讲,困难史无前例。

当年的建设过程中,全国各省、区、市的援建人员和大量建设物资纷纷开赴和运往包头,飞机、火车、汽车甚至马车、驴车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运输车队成为包钢建设初期最壮阔的风景。8万多名创业者齐聚祖国北疆,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滩上筑起钢城,在乌兰察布草原上书写出“各族人民建包钢,白云鄂博献宝藏”的动人篇章。

从产出第一炉铁水,到年产上千万吨钢材,包钢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用浓墨重彩绘就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和谐画卷。

故事三:三千孤儿入内蒙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华大地经历了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等地的一些孤儿院因为粮食匮乏陷入困境,3000名幼小多病的孤儿的口粮成了问题。善良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向他们敞开了怀抱,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孤儿来到内蒙古成为“国家的孩子”,“草原额吉(妈妈)”在蒙古包里把他们养育长大。

当年,草原上的牧民们纷纷骑着马,赶着勒勒车,有的甚至从几百里外赶来,到育儿院申请领养“国家的孩子”。牧民们非常喜欢这些孩子,有的家庭收养了五六个,他们把“国家的孩子”接回自家的蒙古包,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在草原这些牧民的心里,没有“孤”只有“亲”。

几十年间,在草原牧民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们找到了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如今,他们已经走上了各行各业,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草原额吉”都贵玛颁授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章。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可以相信,这些红色故事定能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指引我们在“学”与“思”中不断前行。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牢记敦敦教诲,在重温红色故事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

我们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信仰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建党初期,面对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迷茫,毛主席在八担坵支起小黑板为部队战士上了一个星期政治课,统一了继续斗争的思想,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和国家不可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党员干部要担起时代使命,必须主动增强政治历练,加强红色教育熏陶,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红色故事中感悟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我们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斗争力量,增强担当之勇。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斗争精神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我们党员干部要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始终秉承敢为人先的“火车头”精神和“成功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主动投身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之中,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和智慧,努力做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新人。

我们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初心力量,涵养为民之情。不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红军标语中“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还是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诞生的“焦裕禄精神”,亦或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都是一部部与民同甘共苦、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史诗。问题是最好的答案,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以人民为榜样,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主动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多办一些纾难解困的好事,多解决一些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急事难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和时代风采。

我们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爱国力量,增强奋进之力。党的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党的故事有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有精神的谱系、制胜的法宝,有我们党的红色基因,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铁的纪律、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来之不易,从而激发爱党爱国之志、增强奋进奋发之力,走好*的长征路。

强调,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讲好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但要讲好党的故事也需下一番功夫。要把党的故事讲出质量、讲出水平,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不仅要扬正气,还要接地气。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如何为群众讲好红色故事?按照的要求,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讲红色故事,故事就一定讲得精彩,也一定能深入人心。

故事要用心准备。要认识到讲好红色故事的重大意义。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讲好红色故事,就要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为宗旨,努力阐释好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同时故事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故事内容和讲述方式。另外在受众对象上也要注重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风成于上,俗形于下。”讲述的经典故事影响了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就有可能影响这个单位所有的干部职工;影响了一位老师,就有可能影响成百上千的学生。

故事要用情讲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讲红色故事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就要用“一种情去激发另一种情。”讲故事要借物抒情,以情动人。如何让一个个尘封的历史故事变成鲜活的现实教材,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故事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培养对故事背后的人物或事物的一种深厚感情,抓住故事中的感人画面和细节。讲述时更要带着情感融入历史和故事情节,从而真诚、声情并茂地讲述,让不同的观众群体都能透过这些故事感受到感人肺腑、催人奋发的精神力量。

(一)、党员教师学史增信心得体会范文800字左右(三篇)

(二)、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三)、大学生学四史的心得体会范文1500字左右(六篇)

(四)、大学生学习四史的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五篇)

(五)、大学生学党史党情的心得体会600字左右(精选三篇)

(六)、学党史提境界树师德转作风心得体会(三篇)

(七)、学党史知党情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八)、小学生学四史心得体会演讲比赛稿(精选三篇)

(九)、教师党员学习四史精神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3篇)

(十)、大一新生学习四史感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故事要用力表达。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讲好红色故事必须不断创新工作理念,运用新的形式、方法、手段,如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载体和平台,提高红色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要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元素和表达方式,做到听得懂、记得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同志们,明镜所以照行,古事所以知今。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发扬红色传统,加强红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