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华篇】

思而思学 2023-11-14 00:38:04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下是小编整理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读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1

为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员团队踏上了红色之旅,去千里之外的河北省平山县怀着朝圣的心态拜读革命圣地---西柏坡

平山县拥有2648平方公里,45万人,山岭丘麓的地形地貌,盛产粮果瓜菜,地域宽满,而西柏坡村则是秀在深山无人知的米粮川。三面环山柏树覆盖,中间一片芦苇地,分为东柏坡和西柏坡。当时中央机关撒离苏区时只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平山县西柏坡纵横深隧,攻可进入太原城,退可行走太行山,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另外这一地区党组织建全,群众基础好,加上物产丰厚,所以是中央机关的理想所在地。

一九四七年五月,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次年底,毛主席在撒离途中信步于黄河岸边说,暂时放弃一个延安,是为了解救一个中国……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的简朴旧居和办公室,倾听了导游讲解烽火岁月中的伟人事迹,人走物在,一盘老碾,两架推车生发出许多遐想。我们参观了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这里,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毛泽东制定了进京建国的决策。在六十平米的军事指挥室挂着一幅作战图,摆放着几部报话机还有棕亮的办公桌椅,活脱出战时的匆忙。在这里,毛主席率领的总前委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在三大战役期间,他老人家运筹帷幄,每天计算着蒋军被歼的数目,事实灵验,()随着敌军的消亡和我军的壮大,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曾经被俘的一位将领不无感慨地说,就是这样的作战指挥场所竟打败了几百万军队,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毛主席风趣地说,我们对前方一不送枪,二不送粮,送的是电报。是的,在西柏坡没有先进的作战指挥设备,有的是得胜的信念,集体的智慧和民众的支持,因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来去匆匆,旅途劳顿,但在西柏坡展览大厅里人们仍留恋于各种图像和展品。随着讲解员庄重的目光,胸中坚定着对党的忠诚信念。天色已晚,在夜行太行山时,耳际回响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出自老区的歌。

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2

4月26日,本着继承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学习老区人民宝贵的革命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目的,我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集体去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缅怀革命老前辈的丰功伟绩,进行了一次以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教育。

西柏坡是一块让人深深眷念的红色土地。翻开共和国厚重的历史,她的名字伴随着共和国辉煌灿烂的黎明一同记录在史册里。*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55年前在西柏坡,我们党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还在这里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西柏坡,党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奠定和培育了特色鲜明的西柏坡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虽然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却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我们一行人首先参观的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一进基地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绿树之中的*旧址,一排排全是北方农村普通的土坯房,简朴而亲切,向来者讲述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让人想到中国革命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一走进西柏坡*旧址大院,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年代。我们先后瞻仰了中央军委作战室、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和旧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留下了“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土屋里奏响胜利凯歌”的等美誉以及“茶缸小菜堞”等故事。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处处表现出艰苦奋斗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旧址的西北角,有一座普普通通的土坯房,这便是当年中央工委用过的大伙房。然而,由于历史的垂青,赋予了它不同寻常的意义??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今天,在会议旧址,我们重温党的历史,上了一堂有意义的党课。回想当时,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虽身居陋室,仍决胜千里,奏出了中国几千年革命史中最波澜壮阔的一章。在革命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以一个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党的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的时候,毛泽东站在高高的柏坡岭上朗声说道:“我们决不做李自成!”这个声音如警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接着我们一行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了这里的十一个展室。我们认真观看馆内的陈设,详细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在“大决战(二)”展室,听着讲解员讲解“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故事,看着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想起陈毅说过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使我们感慨万千。在西柏坡纪念馆里,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资料,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毛主席土屋里不熄的灯光,又听到了三大战役隆隆的炮声,看到了领袖们从西柏坡走向北京城的光辉背影。

西柏坡之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依然在深深思索西柏坡精神,思索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西柏坡之行,我们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在返回北京的途中,脑海中依然闪烁着一个又一个画面,挥不去的是震撼和思索,留驻心底的是激励和信念。

本次西柏坡之行,西柏坡的历史令我振奋,西柏坡精神令我感触良深。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以“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它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次西柏坡之行,让我受益匪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实在是让人佩服。让我认识到了纯粹的共产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认识到艰苦奋斗这一光荣传统的重要性。就像中提到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艰苦奋斗一定要坚持到底。

对于我们当今青年大学生来说,参观西柏坡,回顾党在西柏坡的历史,倾听“两个务必”的回声,再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画面,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砥砺奋斗精神,使我们更加珍惜幸福生活,明确历史责任,求真务实,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我们不仅要保持革命的优良传统,更要注重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多作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接受着国家最优秀的教育,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忠诚于党的事业,为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新中国是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处处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革命史,焕发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恒远的思想光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缅怀先辈、继承传统的生动课堂。同时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性,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无论如何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到底。

西柏坡,当年党中央在这里成功指挥了三大战役,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今天以涛的新一代*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为指导,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宏伟目标,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这一目标一定会实现。到那时,人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