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攻坚心得体会荐读(3篇)

思而思学 2023-11-13 19:58:08

当前,脱贫致富不仅已经成为了贫困群体的强烈诉求,更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心头大事。必须要看到的是,党和国家对脱贫致富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的力度和范围更是空前的。下面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扶贫攻坚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大巴山上杜鹃漫山遍野映山红的时节,是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周年纪念时节。

我是2015年4月15日正式入驻万源市丝罗乡邓徐坝村的。那时候,该村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177户405人。目前,还有154户384人。

一年来的工作,我深刻了解到新时期农村工作之不易,农民朋友之不易,乡村组干部之不易。

在没有“大领导”蹲点、没有强势职能部门参与的贫困村,“第一书记”该怎么干?该怎么完成脱贫致富全面奔康历史任务?个人认为,三“去”的办法值得推介。

第一,驻下去

就是住到老百姓中间去。住下去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住到村里去,至少要住在乡里,然后到村里去开展工作;二是要适当地在老乡家里住,在老乡家里做客,跟老乡拉家常。我才去驻村时因为没有在村里租到合适的房子,在乡上的一处废弃的旧房子里住了好久。有几次因为无法回到驻地,就在老乡家里过夜,老乡们好酒好菜招待我,还把最新的被单、棉絮拿出来铺上,用热水袋捂得暖暖的,真的是“上宾”待遇。在老乡家里食宿,支付“伙食费”也有讲究,硬着付,老乡不仅不会收,而且还会“得罪”老乡,适得其反。但是,吃了喝了不给钱,既违反驻村纪律,也于心不忍!怎么办呢?你可以给他家老人买点营养品,或者给他家小孩拿点文具钱,变相“对等置换”。驻下去是基础。其意义在于让老乡们知道我是属于他们中的一分子,跟他们一起吃喝拉撒睡。

第二,融进去

就是融进老百姓的心里去。这是驻村的关键。老乡们认可不认可你,信任不信任你,支持不支持你,这是能否在驻点村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我一直是按照到家到户、问寒问暖、帮贫帮困、关心关爱、常来常往的要求,坚持了长期的走村入户活动。走村入户,目的是了解村情民意。

比如,第一次村组干部座谈会了解的情况,就解决了1、2组集中供水池泄漏蓄不起水和农网改造后电动力不足问题;通过走访了解,解决了养牛大户老王的小微企业补贴未到位、养殖产业补贴未到位等问题,解决了老乡堵截组道不让某村民家拉建材的重车通行,村组干部吃低保,为老乡们索要土地流转租金,老乡之间的土地林权边界纠纷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但在老乡们眼里,都是大于天的大事情。

比如73岁的残疾人侯老汉一直没有拿到残疾证,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评。我们就亲自带他到万源城里,找到有关部门,很快就办好了,他很是感激。还有些老人向我哭诉子孙不孝。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老乡们信任我了,有问题愿意给我讲了,有苦愿意找我诉了。我知道,我已经融入他们,我是他们心里的主心骨。驻村以后,我回家原则上都是放在周二到周四,因为我要去万源、去达州的相关部门找人解决处理老乡们“交办”的事情。融进去,就是我们的感情要融进去,要敢于成为老乡们的代言人。有了这样的群众感情基础,就没有发动不起来的群众力量,也没有开展不了的群众工作。

第三,挺过去

就是面对困难敢于担当。脱贫攻坚的工作、驻村帮扶的工作开展以来,个别乡村组干部以为我们带来了多少项目、多少款子。他们直接跟我们说:你们只要找得到钱和项目,住不住村里都无所谓。老乡们更不了解、不理解,个别人更是持怀疑态度,或者“等靠要”。我们如果引进一个产业或项目,老乡们则要求我们给他们作出肯定能丰收、不会被骗的保证。还有,派出部门的干部职工也不是全都理解、都支持。各种误会,各种猜疑,有时候令人十分难过。作为驻村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挺过去,用业绩、用勤政、用廉洁回应他们,这样就能赢得最好的口碑、最强的信任。“挺”需要自信,“挺”需要勇气。

篇二:关于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在分组讨论休息期间,本来在聊天的两位委员发生了“争执”,声音越来越大,几米远外都听到他们在谈“扶贫”。会上谈扶贫,会下聊扶贫,记者从诸多细节中感受到代表委员们炽热的“扶贫情怀”。

从事教育的委员谈教育扶贫,从事卫生的委员谈医疗扶贫,在乡村工作的委员谈扶贫政策,企业家委员谈产业扶贫,文艺工作者委员谈文化扶贫……扶贫成为今年两会的重点话题之一,激荡着代表委员们滚烫的心。

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代表委员们根据各自调研的情况和感受找“穷根”,从各自的思考中开“良方”:培植特色产业,激活“造血”细胞;创新帮扶模式,疏通“活血”脉络;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输血”助力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改变精神“贫血”……一条条建议和意见,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汇集了各方面的心血。

脱贫攻坚没有停顿号,各行各业已经行动起来,给贫困群众带来福祉。2017年,我省有103万贫困人口脱贫,1077个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这一漂亮成绩的背后是我省建立了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扶贫搬迁、智力扶贫、健康脱贫等战役,取得了成效。

2017年,全省要完成脱贫90万人以上、贫困村出列1000个以上,力争2个县脱贫摘帽。目标源于信心,信心出自奋斗。让我们聆听扶贫强音,踏准扶贫节奏,把两会上扶贫的好声音变成脱贫攻坚的好行动。

篇三:关于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脱贫致富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绝非一日可成。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就必须要读懂*的扶贫观,特别是其中的“三富”理念,更值得深入解读。

勤富是前提

中国有句俗语说的好,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来讲,极为适用。如果每天就是躺在床上睡懒觉或者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麻将馆里面,那么脱贫致富就成为了黄粱一梦。所以,在*的扶贫观中,“勤富”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前提。*强调,扶贫开发绝对不是“等”、“靠”、“要”,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要倡导自力更生的观念,强化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贫困地区和群体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将“勤富”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支撑,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奋力闯出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路子。

智富是核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单凭经验、靠天吃饭的劳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了,如果不能有效把握这一变化,那么脱贫致富依然难以实现。所以,在*的扶贫观中,“智富”成为了脱贫致富的核心。*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特别是要将下一代的受教育问题作为扶贫的根本之策。这就启示贫困地区和群体,必须要将“智富”打造为脱贫致富的“发动机”,提升个体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以务实为前提,追求创新与突破,实现劳作方式的升级和致富理念的更新换代,以此来实现真正的富裕。

共富是保障

当前,中国正在伟大复兴之路上加速前进,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但必须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贫困地区的同步发展,那么中国的发展效果必定大打折扣。所以,在*的扶贫观中,“共富”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保障。他强调,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这就告诫各级党委和政府,不能将贫困地区视为包袱,而是要以战略高度来重视,将脱贫致富作为政治性任务来完成。要在政策优惠、资源倾斜、人才帮扶等方面多下功夫,为贫困地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通过有效的帮扶手段,使贫困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贫困地区不拖全局发展的后腿,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并成为中国伟大复兴事业的有益助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