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心得体会【多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0 02:39:52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创新带来技术与产业更替升级,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心得体会1】

环境是生产力,能产生经济效益。“良禽择木而栖”,哪里发展环境好,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就会在哪里聚集,哪里经济社会发展就好、就快;反之亦然。近年来,我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投资创业者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但是,优化环境永无止境,特别是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不进则退的竞争形势面前,我们更应向发展环境要生产力、要效益。

当前,我市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圈一带一区”等重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近期还将出台针对我市的扶持政策,全市干部群众受到极大鼓舞,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把握好历史机遇、呵护好创业热情,迫切需要有一个释放活力的好环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假如企业家屡屡碰壁、处处受气,甚至会被一个科长整得疲惫不堪,那么,再高的热情也会冷却、再好的机遇也会错失。基于此,广大党员干部有必要把优化环境提升到关系德州长远发展的高度,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各级党政机关、各级党政干部责无旁贷。不管什么部门、什么单位、什么人,在德州这块土地上,就要以德州发展为己任,全心全意、及时有效、认真负责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家要坚信:只要政府创造好环境,企业就一定会创造更多财富。同时,各企业也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工作,形成政企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需要重拳整治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应着力解决一些机关和单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问题,严厉惩处有法不依、办事不公,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吃拿卡要”等行为。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

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需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关键在干部。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干部是决定因素。我们应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强烈发展意识、敢于大胆负责、作风扎实、踏实肯干的干部队伍,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发展环境一定会更好,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方热土。

【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心得体会2】

积极厚植挺进第一方阵的综合优势,有效放大区位优势,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吃透用足政策优势,挖掘培育比较优势,为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经济发展环境在整个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惟有发展环境要靠自己创造。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创新机制、创优环境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需要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市不断简政放权,极大地激活了市场活力,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我市积极实施煤炭新政、建立权力清单、下放行政实权、加快金融创新、培育新型业态、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政府效能。

两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市级主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理;向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放权力13项、委托授权1186项。积极为企业减负松绑,建立权力清单,清理涉企行政权力5175项,其中对3301项实行“挂起”处理,建立首违不罚、容期整改等十项制度,制定出台晋中市减轻企业负担行动“20条”;2015年为企业减负约36.5亿元。

我市不断优化行政流程,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合作,对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体系、公共财政支出管理进行顶层设计,重新释权分配;完成“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市直31个部门114个科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31个行政审批科,整建制进驻政务大厅,首席代表直接审批项目占51.4%。

面对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我们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事效率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有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部门、单位门槛高,衙门习气严重,效率低下,说“不行”的多,说“怎么行”的少,甚至有个别人刁难企业,人为设置障碍;有的部门本位、利益至上,遇事不讲大局,对自己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拼命地推;对定下来的事情,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个别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执法方式简单粗暴,随意执法,甚至以权代法、以情代法。这些不良甚至违法行为虽然是发生在个别部门、极少数人身上,但是产生的影响非常恶劣,后果也极为严重,是优化发展环境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1深化政策措施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加大贯彻执行力度,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推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对涉企检查全部实行登记备案制,未经备案者,企业可以直接拒查;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实行一月一公开。二是实施“一站式”服务和一次性告知。涉企职能部门通过发放“明白纸”、“办事须知”、“工作流程图”等,明白无误地告知企业和群众办理有关事项所需的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依据等。

2严格考核奖惩

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公务员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实施对机关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奖惩,进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浓厚氛围,真正使“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形象”成为各级各部门的一致口号和每个干部员工的一致行动。

3切实解决问题

围绕服务对象的要求,挖掘服务深度,在审批、管理、执法、服务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速增效,努力为广大投资者和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性化服务。设立优化发展环境监督机构,建立专门监督员队伍,实施专项督查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通过查办、批办、交办、督办等多种形式,对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一跟到底,问清、问效、问责,坚决纠正一些部门和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不力、效率不高的问题。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清除障碍,积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经济建设与发展上来。

4加强组织领导

优化发展环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较大,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和单位难以奏效。只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共同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才能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作为衡量和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从组织上保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任务顺利开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