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涉县愚公精神心得体会

思而思学网 2023-12-07 02:06:09

 2016学习“涉县愚公精神”心得体会1

2月14日,市政协机关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全市“学后池、整作风”动员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和省委书记赵克志、市委书记高宏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全面加强政协机关作风建设等进行了讨论。

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动员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关于在市级机关中学习后池村“愚公移山”精神开展作风整顿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践行“三严三实”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集中查摆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问题,下决心抓好整改,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树立政协机关良好形象,推进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会议强调,机关全体同志要深入查摆、明确标准、狠抓落实,形成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高效务实的工作氛围,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涉县

作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精神的策源地,涉县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领会新愚公精神,调严调高工作标准,营造学比赶超浓厚氛围。2月14日下午,该县立即召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为美丽乡村建设谋篇布局,会后,县领导又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督导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发展难题,力争实现各项工作首季开门红。

丛台区

丛台区学习省市作风整顿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快收心、快学习、快落实、快督导,以等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奋发有为,加压奋进,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常态,全面推行“清单式”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丛台十三五的强势开局,把实力魅力平安新丛台推向新高潮。

2016学习“涉县愚公精神”心得体会2

近日,“系列重要讲话、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暨纪念毛泽东同志《愚公移山》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央党校、光明日报、济源市委联合主办。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将《愚公移山》寓言升华为愚公移山精神,指出共产党这个“愚公”只有感动人民大众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共产党是“愚公”,抗日战争打了8年,解放战争打了10年,凭着小米加步枪、凭着群众的小推车,最终赢得了全面胜利,开创了新中国。因此,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共产党的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虽说眼下国际形势复杂、国内挑战严峻,但是有珠玉在前,今天的共产党人就不应该怯弱畏缩。我们重温《愚公移山》,就要读出它的伟大光辉,反射出自己在和平时期的短板,找到下一步的落足点。

坚定理想信念是关键点,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争当愚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为这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保持优良作风是重要点,党员干部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依靠人民群众是根本点,党员干部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和我们怀抱同一个中国梦,积极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的党已走过了94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过无数的起起落落,但他并非一位两鬓染霜的垂垂老人,而是一个朝气勃发、风华正茂的少年。因此,共产党人的精神不能垮,共产党人的脚步不能停。任凭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脚板把木屐磨穿,凭借着一身肝胆,让后来人为你感叹!

2016学习“涉县愚公精神”心得体会3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庄;

他为什么不找领导解决呢?两座大山,挡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乡长汇报,还可以找县长汇报。如能争取到国家立项拨款,还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学习的榜样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人去“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 “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