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重庆开县书香小学农耕文化综合实践课程

思而思学 2023-11-09 22:56:54

在重庆东北与四川开江县毗邻的山区,有一所山村学校——开县书香中心小学。这所学校很小,却绿意盎然,里面的花草树木、盆景,都是师生自己带到学校、自己栽种培植的。全校只有15名老师,却人人发表过教研论文。学校的课改经验在重庆市被作为典型推广,该校“农村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还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我们没有城里学校那样的条件,开发不出高大上的课程,我们就立足农村,深挖农耕文化,开设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校校长李作华说。

中国的农耕文化有几千年历史,这是一片沃土。只要深挖,何愁结不出硕果?

古农具成为独特的教育资源

这是平整水田的耙子,这是舂米的工具,这是铲除梯度田埂杂草的朴刀,这是在陡坡上播种杂粮的窝铲,这是织布机……在书香小学的“古共农具陈列室”,李校长向记者如数家珍。两间教室改成的陈列室摆放着学校师生从附近农户家收集来的各种农业和手工匠使用工具180余件,其中包括诸如“擂子”“朴刀”“墙板”等濒临绝迹的物件。

这些久经岁月洗礼、被磨得光溜溜的农具,不仅仅是参观的展品,更是独特的教育资源。学校编写了《走进古农具》校本教材,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周上一节“走进古农具”课,课程内容随年级循序渐进,包括:参观实物,了解古农具的历史、功能和使用方法,体验使用古农具,设计新型农具模型,修复和改造古农具,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体会到祖辈先贤的勤劳和智慧,而且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种植实践基地成为室外大课堂

“小草园”“小兰园”“小菜园”……书香小学每个班的名字也充分体现出乡土气息。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要种植一种植物,学校将教学楼背后一块乱石岗开挖、填土,变成校园农作物种植基地。各班学生分为若干种植小组,他们在翻地播种、除草施肥、收获成果等实践活动中,拍照留影、观察记录、改进方案。一些学生还请家长实地指导或通过微信、QQ向在外打工的父母汇报并请他们指导。

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野菜物种,学校动员学区内有闲置土地的村校,开辟了“野菜种植生态园”;为了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弥补学校只组织植物种植实践活动的缺陷,学校动员每个家长与孩子一起饲养一只(条)动物;学校所在的开县南雅镇是有名的柚子种植基地,当地不少农民探索出了制茶、养鱼、捕虾、立体种养殖等致富门路,学校整合资源,对附近的专业户授牌,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到基地参观、研讨生产过程,探究背后的科学依据,学习农业科技和与农业相关的现代科技知识。

每周一节的种植活动课程,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快乐时光。收获劳动成果后,学校动员孩子们优选植物种子,制作植物标本并附上研究资料,存放到学校的“农耕成果陈列室”。李校长告诉记者,每个班学生存放在这里的种子平均达50多种。

农耕文化与学科课程有机融合

农村孩子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接触了解外界新生事物少,写作文无话可说是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但书香小学的李宏龙老师告诉记者,农耕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写作文的素材,老师在语文教学时有意识地与农耕文化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比如,每位学生在教室里种一种植物,老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以日记形式写下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和自己的感受、体验,编写古农具使用说明书,采摘野菜、制作野菜食物,养殖小动物,这些活动,都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好机会。

对于数学课来说,农耕文化里本来就蕴含着诸多数学知识,比如,如何测量、计算不同形状地块的面积,如何估算亩产,如何统计植物的月生长高度,等等。很多农村学校的美术课有名无实,但书香小学的美术课却开展得有声有色,老师带着学生到种植园内观察、现场写生,指导孩子们用作物的种子、叶子制作贴画。老师们还有意识地把农耕文化综合实践课中养成的小组合作习惯引入到各科的教学中来,提高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

“现在很多农村学校,在课程建设时盲目仿效城市学校,开设一些自身资源和软硬件条件达不到的课程,结果是徒有其名。与其如此,不如立足本地,因地制宜挖掘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教育部课程中心重庆开县课改实验区指导专家陈廷海说,“引导农村孩子了解农村的历史与文化、热爱家乡、热爱劳动,这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应该加强的地方。农村学校不应妄自菲薄。” (记者 汪瑞林)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