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专家谈第四轮学科评估

思而思学 2023-11-16 09:36:00

不断完善学科评估体系 厚植研究生培养沃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史静寰

近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终于公布了。这是我国每四年一次对院校履行核心职能情况所进行的综合评估和质量检测;也是向社会全面呈现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与表现;还是正处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的有*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质量评价机构对自身运作机制和系统评价能力的全面检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学科评估在当今中国引起的关注都已超出学科自身范畴,由学科评估引发的讨论也已越过评估技术边界,剑锋指向充满变数的全球化时代如何评价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难以预测未来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对高端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增值的信心;在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如何形成有*、能有效帮助院校改进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学界、政府和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讨论和行动,才是学科评估对中国高等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之处和影响意义所在。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全球化3.0时代。逐渐变平的世界扩大了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也使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和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和强化。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推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中60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达到普及化程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被一些人称为“零点革命”)的到来,进一步凸显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在*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宏观发展战略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重建研究生教育制度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全日制研究生在校人数年均增长率不但超过同期全日制本科生在校生数的增长率,也大大超过同期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在校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与这种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尚存在的资源、结构,特别是质量及特色短板。近年来,伴随国家不断强化“两个百年”目标设定并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实现目标的保障,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3年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强保证。“四个突出”、“两个提供”清晰表达了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提法与十八大报告中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虽然方向相同,但目标和内容的达成要求已有很大不同。具体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临近2020,走向2035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特别需要谋划:如何借“双一流”建设之势,建成一个能够适应我国科技、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健康有序且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使我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及文化强国,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变成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和宏观环境下,我们将学科评估看成是支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学科评估重在为院校提供客观了解自身在学科建设上的现状、与同类院校相比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建议;为社会呈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全貌和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同时,为学生更好地选择院校提供信息,为政府和企业更准确地找到合作伙伴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功能在目前实施的学科评估制度设计上都已经有所体现。

总的说来,已持续进行四轮,形成相对稳定体系的一级学科评估不仅见证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且用不断改进的指标体系对建设过程和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从数量上来看,参评单位和学科数量持续增加,反映了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律和追求卓越意识增强。在评估制度设计上,教育部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组织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性探索与积累,学位中心已经形成比较清晰的评估理念和原则,建立起我国目前最精准、最完备的学科大数据库,总结出一套严格的评估信息采集与核查方法,其努力已使学科评估工作在社会上获得较高公信力。

在评估理念和方向上,历次学科评估都很注重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把学科建设置于中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本次学科评估更是从一开始就明确: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导向,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国际影响”的思路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创新评估方法,不断树立评估品牌。

本次学科评估有不少亮眼之处:第一,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国标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学生调查”和“雇主调查”,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话语权拓展到教育系统之外。第二,改变 “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简单做法,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同时,规定教师成果归属按成果产生时的“产权单位”界定,不随人移,抑制“抢帽子”等人才无序流动现象。第三,尝试建立论文评价中国标准,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强调*,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第四,更加关注社会服务贡献,首次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由参评单位提供“代表性案例”来展现本单位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贡献。第五,配合国家和高校鼓励跨学科合作、多学科攻关的需要,采用“归属度”成果认定办法,允许“跨学科成果”按比例拆分填写在多个学科,以支持和鼓励跨学科研究成果。第六,创新结果发布形式,首次提出“学科优秀率”指数,帮助学校发现学科布局问题,警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第七,为提高我国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本轮学科评估首次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在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试点开展国际声誉调查,为建立*、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提供借鉴。最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再公布得分。这种方式既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体现不同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满足社会对院校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引导高校更加投入学科的内涵建设。

学科评估的真正作用不在于分布分数、排出名次,而是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帮助院校发现和诊断问题,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的学科评估虽然表现出高校学科建设的显性价值与贡献,但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所蕴涵的对个体、家庭、区域、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收益、隐性价值和综合贡献远未得到充分展现。所以,对于院校而言,不用太在意结果公布之后社会上出现的对具体院校的褒贬,而要着力于分析学科评估数据,着手挖掘数据所揭示的学科发展规律和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清楚:评估只显示问题,并不解决问题,真正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还是院校和学科建设团队自身。

让我们用好学科评估带来的直面问题、切实改革的机会,让学科建设踏上新台阶,使研究生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构筑一流学科体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浙江大学副校长,*特聘教授 严建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把建设一流学科摆在突出的位置,为高校实施“双一流”建设特别是推进学科的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一流大学建设也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之和”,一流大学的综合实力(包括教学科研硬件设施、校园文化氛围和学科生态环境等)也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和成长沃土。

当前,加快建成一批*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入*的新愿景,也是贯彻落实和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以*同志的党中央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度重视。主政浙江期间曾18次来浙江大学指导工作,对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5年9月教师节前夕,嘱托*办公厅来函转达他对浙江大学教师的节日祝贺,并对浙江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提出了殷切期望。

浙江大学始终牢记党中央和的嘱托,把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带动一流大学建设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按照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方针,着力构建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体系,以人才队伍,不断增强学科发展实力和水平。同时,浙江大学主动以世界一流学科为标杆,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估,特别是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成效和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诊断。通过评估大数据分析,比对兄弟高校的优势学科,努力找差距、摆问题、补短板、强特色,坚持聚焦一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持续提升学科的水平和声誉,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务实前进。

起,学校筹措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计划”,突出人才战略地位,发挥院系主体作用,增强学科内生动力,促进前沿与交叉学科发展。同时,围绕学科发展战略布局,着眼于质量优先的内涵建设,优化学科群结构、完善学科生态,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成长释放空间,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实施了“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前者通过重中之重的支持,力争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迈入世界一流行列;后者给予骨干基础学科长期稳定的支持,力争实现基础学科的全面振兴。

这一系列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根本、师资队伍的政策举措实施几年来,已初见成效。学校各项事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整体实力稳居国内大学前列,国际声誉跻身世界百强,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立德树人”的育人体系和环境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加快形成,毕业生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比例大幅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学校瞄准国家急需和学术前沿,大力凝练科研方向,积极参与之江实验室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6+X”科研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成效显著,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学校不断完善社会服务布局,与重点省份及省内外重点城市的战略合作结出丰硕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着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承担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研究等成果产生重大影响。自“十二五”以来,学校共培养、引进两院院士11人(含外籍院士1人)、文科资深教授9人,国家“*”、教育部“*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 等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大幅增加;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二等奖34项(未计2017年度已通过评审的5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根据ESI最新公布的数据,浙江大学1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均居全国第二;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均居全国第一。

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在继承前三轮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结果发布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改革与创新,充分体现了兼顾*与世界一流导向,强化了针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贡献水平的多维度评估,能够比较科学地检验学科整体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成效,成功地引导高校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上来。浙江大学将深入分析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学科发展的动态监测、动态评估和动态管理,推动一流学科、人才、科研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师生实现追求办学品质声誉的观念转变,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顶尖学科、汇聚顶尖学者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形成群峰竞秀、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展望新的征程,浙江大学要全面学习贯彻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根据聚焦一流的战略主线,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工作思路。浙江大学将继续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以质量的内涵发展,加快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稳规模、调结构、转动力,进一步强化重大方向的凝练,充分运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咨询服务报告,在深入推进实施“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计划”和“会聚型学科领域发展计划”,构建一流引领、综合交叉的学科生态体系,加快推动学科高原会聚造峰和整体水平跨越提升,扎根中国大地,力争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坚持*学科评估 促进*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上海市教委主任 苏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我们只争朝夕、加快发展。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证明,科学的学科评估对于促进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把评估作为教育质量保障和学科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来评价、指导和激励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发展。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从2002年开始,按照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聚类排位,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四轮。一定程度上讲,高校学科评估制度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具体进步。对于高校而言,学科评估是对本校学科水平的“体检”与“诊断”,有利于了解自身学科建设的“短板”与“软肋”,为精准补好短板、促进特色办学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学科评估是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有利于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绩效、优化高等教育政策体系。

目前已经完成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次重要检阅。通过这次评估,各地各高校得以摸清家底、明确方位、找准方向、赢得未来。第四轮评估对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式进行了很多改革创新,比如: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摒弃单纯“数帽子”的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设立“社会服务贡献”评价指标,聚焦引导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师资评价方式、科研评价方式和成果认定办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总体上看,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更加科学,评估过程更加严谨,成果展现更加充分,社会参与更加广泛,以评促建更见成效。第四轮学科评估体系,契合了*学科内涵建设的新精神,闯出了*中国学科评价的新路子,显现了中国学科评价的新气派,对于各地各高校优化资源和政策配置、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长期以来,在教育部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加快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对上海高校参加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特别是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的情况分析,也显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学科高峰不够凸显,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校际差异比较大,支撑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不够有力等。因此,上海从2013年起,以强化省级教育治理机制为抓手,充分考虑人口变化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等因素,编制实施了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高等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三大规划”,以此作为全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政策优化的“行动纲领”,启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分层分类、重点支持102个学科点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步伐;依托部市共建机制给予驻沪部属高校有力支持,并陆续重点支持7所上海地方高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在促进高校学科发展实施路径上,重点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首先,聚焦“创一流”。对于8所驻沪部属高校,以部市合作为平台,安排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其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对于部分有条件市属高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给予有力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激发活力、创建一流。其次,着眼“厚基础”。坚持“扶特扶强”,以持续实施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为抓手,扶持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支持冲击世界一流的“高峰”学科点发展,提升高校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坚持“扶需扶新”,对于国家战略、行业急需、具有发展潜力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科,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高校在国际学术前沿、重大发展战略、新兴交叉学科等领域新增布点;坚持“协同联动”,激励驻沪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联合共建学科、开展协同创新;支持校所、校企、校地和国际深度融合。第三,提供“强支撑”。印发《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方案》,在人事薪酬、财务资产、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放权松绑”。同时,引导学校完善内部治理,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这次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让我们看到了2012年以来上海高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新进步,也发现了一些新的不足。上海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教育,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针对上海出具的“诊断报告”为重要参考,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系统总结上海高校学科发展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后续发展的政策思路,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激励上海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提供一流服务。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中国学科评估的战略选择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沁平

强调,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教育,关键是要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怎么评的问题。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这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备受瞩目的一件大事。*如何建立“*、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如何勇发中国之声,树立中国评价信誉?评估主体应由谁承担?如何发挥好评估的正确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统筹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20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实现,而如何监测评价学科发展水平,促进内涵发展,是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快、建设体量大、发展起点不平衡的情况,建立由“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政府开展行政审批与合格性评价,聚焦于监督管理和资源配置;高校开展自我评价,聚焦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自我完善;专门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价,聚焦于质量监测和外部引导。三者各有侧重,有机协调,共同构成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位中心是具有教育评估评审资质的独立法人机构,虽然是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但在学科评估方面,自2002年开展以来,一直在探索一条我国事业单位开展*第三方评价的新路子,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基本认可和肯定。

二、学科评估正逐步成为“*、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

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经过15年的努力,已逐步成为“*、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

一是评估依据符合中国国情。学科评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参评依据。该《学科目录》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符合中国高等院校学科设置的实际,体现了中国学科整体规划的格局。

二是评价体系反映学科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调研凝聚各方共识,不断构建和完善了“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了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特征。

三是评估方法体现实践创新。15年来,学位中心不断研究、创新和实践学科评估方法。例如,提出“归属度”成果认定方法,允许将成果拆分到相应学科,鼓励我国交叉学科协同合作,形成了跨学科成果评价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为解决跨学科成果评价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学科评估采用“绑定参评”方法,有效解决了业界在开展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材料拼凑问题。

四是评估主体集聚多方智慧。学科评估征求各参评高校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形成评估方案,通过培养单位填报各类数据,发送问卷了解学生与用人单位意见,邀请同行专家开展评议并确定指标权重,协同行业人士进行声誉调查,同行专家设定指标权重,征求相关高校和专家学者意见形成发布方案。可以说,学科评估方案是由中国自己的学术共同体设计产生的,整个过程凝聚了学产研用管多方面的智慧。

三、学科评估将为我国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学科名单。学科评估可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参考,但学科评估的服务对象绝不仅仅是“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的宗旨和价值是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研究生教育发展,服务政府和社会对大学学科的信息需求。今后,一是要以评促建,引导学校把准备评估的过程,变成学校梳理学科家底,规范学科建设管理,谋划学科发展的过程。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二是要以评助建,深入进行评估的大数据分析,充分发挥通过评估积累的信息资源以评助建的作用。学科评估要从“评完开始”,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为学校和政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只有这样,学科评估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

这次评估结果公布方式也进行了改革。一是按“档次”公布评估结果,这更加符合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淡化分数和名次,有利于引导高校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二是提出了“学科优秀率”指数,这对高校分析学科布局、谋划学科调整、构筑良好学科生态具有积极意义。三是立足学科评估关键指标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学科发展整体成就,这有利于扩大中国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激励高校更有信心地投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