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量的成长比一夜成名更为重要

思而思学网 2023-12-05 20:50:59

近日,一名初中学生被国外名校录取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一阵风点赞追捧,后又一边倒地质疑真相。短短几天,从天才神童到被疑造假者,如此反转,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担忧:这场轩然大波到底能给这名少年的成长带来什么?

然而,关于神童的话题似乎从未缺席过舆论的焦点。每逢高考过后总有“状元”见诸报端,平时也会时不时地冒出个“科学神童”“文学天才”之类的话题。就在最近,一组五六岁儿童创作的诗作也火爆了新媒体平台。那些清新精致的诗行,确实让大人都自叹不如。笔者为之折服,但欣喜之余却有种不安,害怕这些孩子被过度关注,顶着一个“天才诗人”的帽子成长。

对青少年而言,有质量的成长比一夜成名更为重要。所有成长都有其应有的规律,人生的阶段特点应该得到关照。青少年正处在校园接受文化知识的阶段,需要在一种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学习生活,实现安静从容的成长。就像苗圃中的一颗树苗,即便具有了栋梁之才的轮廓,但其本质上还是树苗。学生的主业还是要汲取营养、健康成长,而不能顶着所谓“神童”桂冠当明星,因为属于他们的主场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过度曝光和过高期望都会带来无形的压力,反而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追捧”的结局很可能成为“棒杀”。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无法回避舆论的聚焦。倡导安静的成长,并不意味着要隔离社会、远离舆论场,而是要把握好度,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满足公众新闻需求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应该讲,近年来这方面在不断进步,也达成了一定共识和行动。比如,越来越重视对贫困生的尊严和人格的关注,避免让宣传报道对其造成心理伤害。但是,这种保护意识似乎还局限在对待贫困生之类的特殊群体上,对那些特长生的宣传则无所顾忌,认为聚光灯照一照,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殊不知,聚光灯过度照耀对个人成长是有副作用的,特别是当孩子成为博取眼球的噱头时,舆论场变成名利场,怎能不令人担忧?

时代呼唤个性化发展,鼓励有志不在年高,但每个孩子也需遵循规律有质量地成长。孩子有了优异成绩、展示出了卓越才华,就越需要科学引导和呵护。我们可以为之点赞,为之加油鼓劲,但决不能无限度地捧起来,冠以“神童”的桂冠和“天才”的帽子,让其变成一场舆论的狂欢。或许,在媒体看来这只是一个有热度的选题,从学校看这只是值得广而告之的典型之一,但对孩子而言,这个影响是要百分之百落在个人身上的,稍有闪失将会影响其一辈子,不能不慎重对待。

有人呼吁,教育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高贵的安静??安静的校园、安静的办学空间、安静的成长氛围、安静的舆论生态。的确,安静的成长很美,何需聚光灯过度照耀?在经历了无数次“神童”舆论的撕裂与反转之后,家庭、学校和媒体是不是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