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逝世—— 他用一生探寻经世济

思而思学 2023-11-03 02:04:01

萧灼基

84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走了,他的一生都在探寻经世济民之道。

作为我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学者,萧灼基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从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国有企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最早提倡股份制到建言取消农业税,这位的布道者,直到暮年仍然在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话题鼓与呼。

曾与萧灼基共事数十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党委书记雎国余教授回忆,老人在病重住院数年、几乎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以笔谈形式与来访者讨论国家大事,还上书中央领导谈论自己对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看法。

“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构成了萧灼基一生治学研究的两条主线,两条线脉络清晰又彼此交织、一体两翼。

1981年,萧灼基发表论文《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这篇日后获得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被认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最早提出了“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所有权归国家,使用经营权归企业)。虽然在今天看来,这已是市场经济的常识,彼时提出却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一思想的来源便是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借贷资本两权分离的理论。”萧灼基在自己于2008年出版的《马克思传》自序中写道。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传记,是萧灼基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萌发的理想,这个梦他追逐了半个世纪。

这个不是共产党员的经济学家终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我自始至终是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萧灼基在一篇自述文章中说。这份坚守,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未曾动摇。

“文革”期间,在北大经济系任教的萧灼基遭到关押、审查,最难过的莫过于没有书读。萧灼基引用毛泽东“你们要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愿望实现后,萧灼基用一年多时间认真研读了当时出版的马恩全集。“你搞我的专案,我搞马恩的专题。”日后回忆起那段日子,萧灼基不无得意地说。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林林总总数十个头衔中,萧灼基最看重的大概还是教师,“教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谋生的工作,也是我的‘乐生’要素”。

在成为博士生导师之初,萧灼基原本打算为国家培养20名博士,待到指标完成又决定给自己加码到30名,而后则“远远超出了计划”,指导的硕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更是不计其数。这位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情,戏称自己为“土鳖(博士)饲养员”的教授坚信,“在融入中国实际上,海归人才未必比得上本土人才”。而出自他门下的大批优秀人才为这个信念提供了佐证。

“萧老师一直很关心和支持年轻人的发展,他时常开玩笑说,年轻人要‘打倒’老年人。”雎国余回忆说。“他最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作为著名经济学家仍十分谦虚,喜欢年青一代对他发起挑战,越是争论,他就越高兴!”与萧灼基有30多年交往的成都大学原副校长张其佐说。

“我这辈子总结起来就是‘三书主义’:读书、教书、写书是我的人生经历,也是我的座右铭。如果再有选择职业的机会,我还要做一名人民教师,我还是‘三书主义’。”在一篇2012年发表于北大经济学院网站的文章中,萧灼基如此评价自己的一生。(本报记者 李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