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宿舍条件内部图片,北京印刷学院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

思而思学网

北京印刷学院宿舍条件内部图片,北京印刷学院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应该是我们康庄的新人了。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床挺大的,但是人坐在床上直不起身来。除了四张床以外,就只剩下小小的通道,两张椅子背靠背放在一起就无法过人了。还有一种三人间,在转角处,非常大,可以跳绳做瑜伽转呼啦圈、、、两种宿舍都有阳台,可以晾晒衣服,堆放杂物。
浴室很干净,但是柜子没有锁,水管式喷头,水流蛮大的。洗澡需要刷卡,一般1.5元就够。本校的宿舍分为6个楼,基本为6人寝室,进屋一侧是四张床(上下铺),一侧是上床下桌(6个桌)学校提供网口,自备网线(几块钱一根),有电的时间是6点-8点,12点-14点,16点-23点(周六周日节假日是7点-23点半),由于网口连的路由器是接在电源上的,所以断电的时候网口也就不能用了。


室内有一个风扇,没有空调,所以很热。冬天有暖气一点都不冷。无阳台(6号楼一些宿舍有阳台)所以洗过的衣服要么挂在室内,要么挂在窗外的铁丝上。
康庄的宿舍是4人寝室,断电时间和本校差不多,但是断电之后不断网 北京印刷学院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印刷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北京印刷学院。经过57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经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科学研究创新、办学格局开阔的传媒类大学。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传媒科技、传媒文化、传媒管理、传媒艺术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构成的新型数字媒体专业群,拥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本科专业。学校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原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北京文化安全研究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521人,硕博比例达到86%,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8%。学校形成了以两院院士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团队,以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毕?印刷杰出成就奖获得者的行业领军人才团队,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团队。已建成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的人才队伍。2013年,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后工作站。 办学57年,学校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在北京市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现有9个北京市级重点科研机构,2012年、2013年科研经费均保持在7000万元以上,2014年新增科研经费6387万元,拥有总值3.458亿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馆藏图书总册数102.11万册。中国印刷博物馆是学校印刷出版重要的教育研究基地,馆内展陈面积4600余平方米、馆藏品26000余件。 学校强化产学研结合,建立了覆盖新闻出版产业链的科研平台。2010年经北京市批准,学校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2013年,学校成立了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青岛研究院。,学校获批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成立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学校与属地政府、2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兄弟院校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近三年承担了70余项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被SCI、EI、ISTP、CSSCI检索论文数近700篇;申请专利1152件,授权专利504件。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多项。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大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协议。在国内外百余家出版社、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多家企业在我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学校成立校友会,积极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 “十二五”学校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重大主题,深刻把握国家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机遇,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行业的贡献力,积极融入“三个北京”、*世界城市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党建创新”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