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常熟理工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12 18:59:33

据最新常熟理工学院招生网和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7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734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常熟理工学院,不过每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常熟理工学院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常熟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8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8265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常熟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7344名;

3、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常熟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2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9737名;

4、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常熟理工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485名;

5、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常熟理工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488名;

6、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常熟理工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4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828名;

二、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83 78265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27 15485 省政府

2、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474 87344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54 15488 省政府

3、2020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6 49737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4 11828 省政府

高考后做近视手术能不能报军校

做了近视手术后是可以报考军校的,但注意必须是在手术后半年且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才可以报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视手术,接着报考军校的话是不可以的。

通过激光类手术进行视力矫正,只要矫正达标任何一眼裸眼视力达到4.9,术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眼底正常,则为军校检查合格。

每年高考是6月7号左右,填报志愿一般在6月下旬,高考志愿提交后,军校招生放在提前批,所以军校的体检工作也会在6月底或者7月初也将展开。

公办二本大学排行榜

全国排名院校名称办学性质批次
1广东财经大学公办二本
2贵州医科大学公办二本
3重庆医科大学公办二本
4遵义医科大学公办二本
5上海海关学院公办二本
6广东金融学院公办二本
7天津理工大学公办二本
8西安邮电大学公办二本
9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办二本
10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公办二本
11集美大学公办二本
12重庆理工大学公办二本
13北京联合大学公办二本
14上海商学院公办二本
15苏州科技大学公办二本
16成都大学公办二本
17福建中医药大学公办二本
1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公办二本
19广东医科大学公办二本
20重庆工商大学公办二本
21贵州师范大学公办二本
22厦门医学院公办二本
23云南师范大学公办二本
24天津外国语大学公办二本
25新乡医学院公办二本
26湖北医药学院公办二本
27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公办二本
28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公办二本
29温州大学公办二本
30厦门理工学院公办二本

三、常熟理工学院学校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 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0190万余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76.05万册,数据库31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5TB,办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评价中心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本学术期刊。 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49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49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8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51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高级职称702人,博士59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双创博士”入选26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以“办好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坚持“强化内涵、树立品牌、培育特色”,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汽车工程、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获批2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获得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承担4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0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5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6项省重点专业(类)、8个省特色专业,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50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项;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40余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和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9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开展交换生项目和科研合作;与德国和英国3所高校开展“3+1”和“3+1.5”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成立中美学院,与美国3所高校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4年制本科学历留学生。另外,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被列为首批省高校校风建设达标单位。多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成就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展望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依法治校, 坚持深化改革, 坚持特色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至2021年10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