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

思而思学网 2023-12-21 09:43:12

据最新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和吉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吉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05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6548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过每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吉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4382名;

2、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其他医学类)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4382名;

3、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0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8031名;

4、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2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5488名;

二、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吉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吉林 理科 专科 324 64382 省政府
2022 吉林 理科 专科 324 64382 省政府

2、2021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吉林 理科 专科 305 58031 省政府

3、2020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吉林 理科 专科 320 65488 省政府

二本成绩在省内和去外省的优缺点

1.去外省读大学

首先,如果只是以二本的分数到省外去,那么对比省内相近水平的大学,省外的大学录取分数会稍微高于省内。

例如,在本省可以报往年录取分数在490分层次的大学,那么出到省外,可能只能报480分左右到大学了。很多跨省读大学的同学都是一学期才回一次家的。因此,跨省读大学需要考虑你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你是不是一个很恋家的人。

2.留在本省上大学

二本的分数,留在本省读大学会比出外省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回到本省就业优势更大。在中国任何一所大学,学生来源里最大比例的肯定是本地学生。虽然很多大学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但哪怕是清北这样的名校,来自当地的即北京学生是最多的。

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你会发现,来招聘的用人单位多数来自当地!除非,你毕业后想留在外省工作,否则回来的时候肯定是比本省的毕业生竞争力更弱一些。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外省的二本在本省比不过本省的二本。

高校专项志愿能填几个学校

1、如果申请的两个学校的高校专项计划都通过初审了,高考后是否可以同时填两个学校志愿要看考生所在省份的具体规定。

2、比如陕西省规定,高校专项计划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6个专业志愿,仅供我省65个国家及省级贫困县通过资格审核和相关高校考核合格且公示的考生填报。

3、而山西省规定,本科“专项生”第一、二批次分别设置8个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三、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介绍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66年青岛医学院在沂水设立的分院。学校设临沂、济南两个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1667.13亩,建筑总面积528549.98平方米,固定资产9.2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0亿元,图书馆藏书118.36万册,电子图书17200GB。建有高标准实验实训中心16个、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1个、贺林院士个性化医疗与转化医学院士工作站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家,分布在山东省内及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新疆等地。隶属附属医院2所,非隶属附属医院9所。牵头组建的山东卫生职教集团有成员单位100家、校院合作理事会成员单位152家、医养健康产教融合联盟成员单位20余家。校企合作建设二级学院4所,包括鲁南公共卫生学院、鲁南眼视光学院、新华医疗技术学院、阳光健康学院。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中医药、医学技术、健康管理与促进6大类专业群,现招生专业27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群立项建设专业3个、“3+2”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2个。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是山东省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类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031人。校内专任教师848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65.14%,高级职称49.24%,双师素质教师79.18%。省级教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2个。省级教学名师、优秀师、师德标兵、省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技能名师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 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自然基金课题4项,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项目7项,省高校思政工作十大重点项目1项。开发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12个。主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规划课程等24门。建设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个。主编、副主编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60余部。 学校牵头组建山东省卫生职教集团、医药卫生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省医养健康产教融合联盟,搭建起了校院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区域合作及国际合作的卫生职业教育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医教协同,实现了项目驱动下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在专业建设、订单培养、产教研基地建设、应用技术研发、学生实习就业、师资培养、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2019年12月,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单位”。 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10余所学校及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对接国际标准开发课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学术及文化交流,在师资培养、学生出国留学、学历提升及培训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彰显人才培养国际化特色。 学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助理全科医师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骨干教师和山东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中华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和省级花园式单位、文明单位、平安校园、高等学校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以创建优质校为契机,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改革活校、科研强校,全面启动内涵提升工程,努力开创医学教育与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局面,为我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卫生人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