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2-26 06:24:30

据最新天津师范大学招生网和海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海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63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46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天津师范大学,不过每年天津师范大学在海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海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

1、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的综合(政)最低分需要65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172名;

2、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的综合(化)最低分需要67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55名;

3、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的综合(史 或 政 或 生)最低分需要68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34名;

4、海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的综合(政)最低分需要64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994名;

5、海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64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554名;

6、海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6)的综合(化)最低分需要65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463名;

7、海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4)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62名;

8、海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天津师范大学(7)的综合(史 或 政 或 生)最低分需要67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23名;

二、天津师范大学在海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海南 综合 本科 653 4172 市政府
2022 海南 综合 本科 656 3939 市政府
2022 海南 综合 不限 本科 664 3344 市政府
2022 海南 综合 本科 677 2555 市政府
2022 海南 综合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685 2134 市政府

2、2021年天津师范大学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 640 4994 市政府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 645 4554 市政府
2021 海南 综合 不限 本科 665 3069 市政府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 672 2650 市政府
2021 海南 综合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690 1773 市政府

3、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海南 综合 本科 633 5461 市政府
2020 海南 综合 本科 650 3967 市政府
2020 海南 综合 本科 657 3463 市政府
2020 海南 综合 不限 本科 660 3262 市政府
2020 海南 综合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674 2423 市政府

有哪些公办二本医科大学吃香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类型
216江西中医药大学医科
224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科
230宁夏医科大学医科
237长春中医药大学医科
246福建医科大学医科
250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科
253浙江中医药大学医科
253贵州医科大学医科
256湖北医药学院医科
256辽宁中医药大学医科
268安徽中医药大学医科
268内蒙古医科大学医科
273广西中医药大学医科
273海南医学院医科
281湖北中医药大学医科
293锦州医科大学医科
293徐州医科大学医科
301湖南中医药大学医科
301遵义医科大学医科
319西南医科大学医科
323潍坊医学院医科
334新乡医学院医科
334云南中医药大学医科
340广东医科大学医科
346滨州医学院医科

高考报名密码和填志愿密码一样吗

这个不一样的。高考报名密码一般报名过后没有是没用了,但是志愿填报密码非常重要,尽量在自己家人或者老师处留好备份,留好家长手机号码,以便忘记密码的时候找回密码。

进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后,第一步是修改密码,为的是方便考生们后期修改志愿以及填报志愿。填志愿的时候是另外的一个密码。一般填志愿的时候,考生使用准考证号和初始密码(身份证号后六位)登录。

志愿填报密码忘了怎么改

1.通过手机微信重置密码。考生使用手机添加“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进入密码找回页面,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自助进行密码重置。

2.考生使用能够访问互联网并装有摄像头的计算机,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进入志愿填报或考生信息查询系统,然后进入“密码重置”页面,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自助进行密码重置。

3.到就近报名点重置密码。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到任一报名点,通过读取身份证、人脸识别完成密码重置。

提醒考生注意:密码重置完成后,要及时登录系统修改初始密码。考生务必牢记并妥善保管,避免因密码泄漏造成不良后果。

三、天津师范大学学校介绍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天津唯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 学校办学资源丰富,设施设备精良。人文精神厚重,环境美丽优雅,生态风格独特,入列全国文明校园。学校设有2个学部,20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550人。其中,本科生26325人,硕士研究生5473人,博士研究生589人。国际生2000人。校园占地3500亩,含771亩自然湖泊湿地,建筑面积75.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400万册,馆藏古籍15万册,善本古籍1300多种,1.2万册。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硕博研究生教育包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市一流学科7个,市重点学科18个,市特色学科(群)15个,化学学科连续9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列全国重点马院。 学校专业优势突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28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规模位列本市地方高校之首。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品牌专业建设点16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12个。学校5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市级精品课程25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6门。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市级教学团队18支。学校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连续夺金,获得2金1银16铜和先进集体奖,获评天津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一等奖等。在世界大学生智力运动会桥牌比赛、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第14届学运会和第20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金牌;学校形成以“求是讲坛”“双周音乐会”“半月书画展”等为代表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效果显著。 学校科研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科研实践基地丰富。学校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3项、重点项目15项;获第八届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部级专项奖一等奖15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5个,社科实验室4个,天津市科普基地5个,省市级工程中心1个,“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总量达到32个。学校主办各类期刊10种,其中,5个刊物收录北京大学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7个刊物收录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含C扩)。 学校以办好高质量师范教育为“固本之策”,科学构建师范办学体系。学校深入落实教育部振兴教师教育行动实施计划2.0,深化“U-G-S-I”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融通式教师培养机制,不断扩大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学校14个专业获得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和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承接教育部“国培计划”,入列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基础教育名家,活跃在教育一线。 学校高层次人才聚集,师资队伍精良。在校教职工253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青年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两院外籍院士2名,双聘院士3人,“*”等国家级人才45人次,国家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114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专业学位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1人;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第四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1人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1人担任中世纪史委员会会长。学校教师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教师”“人类学终身成就奖”“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最美辅导员”“天津楷模”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广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等重大需求,举办四所孔子学院和一所独立孔子课堂。承办非洲第一家孔子学院——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累计获得3次 “先进中方承办机构”,7次“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1次“孔子学院开创奖”,进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行列。所主办孔子学院获先进全球孔子学院总数达11次。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合作建设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院校,国际学生培养规模在天津市名列前茅。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83所大学、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派往49个国家担任中文教学工作的汉教志愿者规模达到972人。学校13人入选国家及天津高端人才项目。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研究访学教师规模累计超千人。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筹建京津冀生态文明研究院,启动建设“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智能科技信创为特色的师生团队进驻天师大科技园。学校4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9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高标准开展“对口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学校获天津市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和优秀帮扶班组称号。 站在历史新起点,学校上下以****思想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不懈奋斗的智慧和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