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语文试卷难不难,语文真题答案解析【word版下载】

思而思学 2023-11-03 09:46:37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论的重生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

从历史上看,西方美学长期专注于对美的研究。尽管18世纪后,一些西方美学家开始将研究对象调整为趣味或感性认识,19世纪后有用审美经验研究来取代美的研究的趋势,20世纪后关于艺术定义的争论占据了美学的大部分内容,但是,从总体来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可以说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

什么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有些研究者认为,美既然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它也应该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就像其他科学或学科的情形一样。于是,他们以美为线索,到卷帙浩繁的文本中去寻找美的思想。结果令人失望,他们期待的深刻且丰富的美的思想并没有被发现。这与中国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丰富的艺术宝库很不相称。按理,不应该出现这种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

20世纪上半期活跃的美学家王国维、邓以蛰、宗白华等人发现,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可能不是美,而是意象、意境、气韵等独特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他们发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美学宝库。

意境使人超越有形的局限。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它与美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既可以通过追溯中国美学史来回答,也可以通过与西方美学的比较来回答。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和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作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正因为如此,叶朗认为,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蔡元培看到了艺术和美育所具有的宗教功能,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选自《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12日14版,有删改)

1.下列有关于“意境与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境可以使人超越有形的局限。经过许多研究者的论证,中国美学的核心观点不属于西方美学以“美”的范畴,这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根本性的区别。

B.“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说明意象与形象之间的区别在于虚、实、动、静的不同。但相比之下,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

C.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有了意象,我们就可以区别审美、非审美,艺术、非艺术之间的关系。

D.意境与具体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有境界就意味境界高,这是意象所不及的,正因为如此,许多研究学者认为:意境缘起于意象,但却高于意象。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美学确立以“美”作为其核心范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8世纪,西方美学家着眼研究对象的趣味与感性,19世纪用审美经验研究取代“美”的研究,20世纪对艺术定义进行争论,但最终还是确定了“美”的核心地位,这证明“美”这一概念始终是西方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B.对于象与实《韩非子?解老》中作了诠释,具体说明了象与实的关系: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由于想象的介入,使得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非现实。

C.世界与我共存在,自我不能与世界相对,也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与此而言,境与象关系密切,但相比之下,意境却比意象要更大。

D.意境一词与古人心中所述宇宙相同,但意境之宇宙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宇宙,在欣赏境界时,可以使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意象、意境、气韵。但作者并未在此文提及气韵的概念与定义,而是主要分析意象与意境,但气韵与意象、意境的关系却密不可分,正因为这三个基本概念,我国研究学者们发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美学宝库。

B.虽然意象比形象更虚灵、生动,但形象在非审美活动中有其独特的“个性”,可以客观地反映测量活动中的形状。所以,在诗歌与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不仅有意象更有形象,往往两者可以混合共用。

C.意境和意象的关系密不可分,意境是意象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型,我们可以通过对意境的欣赏收获许多意象所不包含的内容,亦即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与空间。

D.艺术作品中引入意境这一元素是十分重要的。意境不仅仅属于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而且在其融入的艺术作品中,使得艺术作品带有现实意义,比如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 [注],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注 (sì):无知。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C.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权”表示暂代官职,“兼”“领”表示兼任官职,“行”“守”表示代理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

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

译文:

(2)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

章良能[注]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注章良能:南宋词人,晚年曾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等官职。

8.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5分)

答:

9.有人认为此词下阕的抒情妙在“起伏摇曳”,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邻居吴老先生

叶圣陶

一天早晨,太阳很好,可没见同院的邻居吴老先生出来,像往常一样晒他的手提皮箱。一打听知道他病倒了。说是病其实不大贴切,胸口有些闷,就懒得起来。他那儿子任夫先生,一个公务员,对我解释道:“只为昨天表兄来了,随随便便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呢?”

“家父问他家乡情形怎么样,他说秩序还不错,地方上跟日本人处得很好,日本人常常说,你们这儿的人是最出色的中国人。就是这么一句话。”

“他老先生听了怎么说?”

“他听了闭上眼睛皱着眉,不说什么。半晌才看定了我,‘我决意做迁川第一世祖了。’他说,‘最出色的中国人,日本人口里评定的,咱们不能跟他们一伙儿住。我是老了,无所谓,四川也好,就住四川吧。往后有人问你贵处哪儿,你就说鄙籍四川。千万不要把家乡的名儿说出来,打这会子起,我对家乡的名儿感到羞惭,我不好意思再说我是某地方人。’他老人家说了这么些话,到夜就没有吃晚饭。”

“他老先生原是最巴望回去的,听说成渝铁路又将动工他高兴,听说盟国在计划发展民航事业他高兴,今儿胜利等不到明儿动身似的。”

“你看他见着太阳总不忘晒他的手提皮箱,只怕动身日子一到,为了晒皮箱耽搁。”

“他老先生真的就横了心,不想回去了吗?”

“我想也不过说说罢了。昨天他说了,我当然顺着他,说做四川人也好。到那一天把日本人赶了出去,我们还不是钻头觅缝想办法,最好挤上头一班下水船?我们为什么不回去?你想,人家是动也没动一动,死守在本乡本土,当顺民,当小汉奸,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哪儿还说得嘴响?我们可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吃尽辛苦,跑了几千里路,跟着政府内迁来的,我们是义民——谁说的,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总之没有错,我们是义民。地方上什么事啊务的,还不该由我们来承担?就是说两句公众话,我们当然也特别有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回去?”

我虽然跟他们吴氏父子一样,家乡还在沦陷中,自己是寄寓在四川,可没有想到将来回去可以享受特殊权益,像任夫先生说的。我想这个想头有些妙,一时说不下去,只见任夫先生嫌他的身材不够高似的,狠狠地挺了一挺。

两天过去,吴老先生好了,可是从此以后,太阳虽好,再没见他晒他的手提皮箱。廊沿前种着两盆石斛,以前几乎见我一回说一回,石斛这东西滋阴,清内热,煎汤喝是最妙的饮料,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走,哪怕多花些脚力,川石斛,在下江是太名贵了,这些话,现在也不再说了。

他改变了不出门的习惯,正月初七游草堂寺,春二、三月青羊宫赶花会,四月初八望江楼看放生,有什么应景的名目他都要去看看。回来就气吁吁地躺在廊下那张竹榻上,见着我或是他儿子,往往说:“成都确也不错,成都确也不错。”有时还加上说:“只是菜吃不惯,吃了足足六个年头还没有惯,样样要加上些花椒面和辣子,还有葱蒜,简直是跟舌头鼻子为难。”

门前有挑着树苗卖的,随便讲价讲成了,他老先生买了两株橘树苗。他叫他儿子种在院子里,他在一旁相度,两株该距离多少远将来才可以各自发展。种停当了,他坐下来,自言自语道:“开花,总得七八年,结果,总得十来年吧。不过没关系,反正有人闻它的香味,吃它的橘子,就是了。”

从橘子谈到了四川的果子。他说除了橘子、广柑、苹果、龙眼以外,其他都不好吃,尤其是枇杷,一层厚皮包着颗核儿,单单忘了长肉。他说他们家里有两株大枇杷树,每年结上五六担,红毛白沙,个儿有核桃大,甜得胜过冰糖,冰糖没有它那股鲜味。他说现在是采枇杷的时令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朝我说:“叶先生,古人说到处为家,你看是不是有些道理?”

“人不比树木,树木生根在地里,移动不得,人当然可以到哪儿住哪儿。”我迎合着老先生的意思。

“你看,这儿四川这么多的人,打听他们的祖先,都是旁的地方来的。他们来了,住下了,一样在这儿成立了家室,长养了子孙。”老先生说。

任夫先生朝我看看,同时擦掉他掌心的土。

吴老先生低下头,喃喃地念着不知道哪儿来的文句:“其俗柔靡,人轻节义。”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从家乡来的表兄随便的一句话,吴老先生气得大病了一场,并由此对家乡的地名感到羞惭,表示再也不说回家乡的事儿。

B.作品前半部分借助“我”与任夫先生的对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并巧妙地体现了吴老先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

C.吴老先生融入当地生活,“决意做迁川第一世祖”,他的儿子任夫先生虽不赞同这决定,但一直不明确表态,说明他儿子很孝顺。

D.作品注重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吴老先生买橘树苗叫儿子种在院子里,表现出吴老先生从巴望回家乡到要以成都为家的变化。

E.作品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形象描绘出抗战时期的社会众生相,表明作者对底层人民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

(2)作品开头写吴老先生“晒他的手提皮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作品中的吴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作品为什么以吴老先生喃喃念着文句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付松山:山高人为峰

1965年,付松山出生于南昌进贤。家庭的贫困给付松山的求学生活带来不少困难。在大学的五年期间,为了维持学习,也为减轻父母的家庭压力,他省吃俭用,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如卖录音带,卖保健品,用门诊得来的卷烟换饭票……整个大学期间,他不但没有向父母要过钱,反而通过打工、做小生意赚钱给父母补贴家用。正是那些年艰难困苦的日子,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

大学期间,付松山除了在知识的殿堂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外,还经常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都认为医学生行医是最好出路的时候,他被身边的一件小事触动。有一年放假回家,他发现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同学下海经商几年后,在县城盖起了三栋房子。在那个时代,仅靠工资要想在县城盖一栋房子,不积蓄几十年是不可能的。这件小事,常常地刺激付松山,也让他得以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开始对企业管理之类的课程感兴趣。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这一代的主旋律必定是市场经济,而时代人必须紧扣主旋律,才会有更大的成功!

1988年,大学毕业的付松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孤身一人闯海南。

初到海南,为了生存,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应聘到海南文昌县一家中外合资纺织厂做文化室管理员兼医务室医生。职位虽低,付松山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没多久,被委任为纺织厂生产厂长。

人生之路,总是充满荆棘,充满坎坷。付松山任纺织厂厂长期间,适逢海南经济日渐萧条。付松山决定重新调整人生航向,另寻出路。

弃“海”登“陆”。付松山离开海南来到深圳,通过朋友的帮助,进入蛇口银河保安电子有限公司。

1991年10月,进入公司不到一周,他的管理才能就充分展现,被公司委派到广州负责代号为“911工程”的项目。身为项目实施负责人的付松山,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历经三年完成项目建设。时至今日,这套系统还在为广州市民的安全服务。国家在制定“八五”规划时曾明确提出:“安全防范器材等新产品应纳入‘八五’规划。”正在从事安防行业的付松山敏锐地发现,该行业不仅发展前景很好,而且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息息相关,是一项十分崇高的事业。出于这种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1994年,付松山在“911工程”建设完成后,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

公司成立后,付松山注重诚实守信,坚持对社会和客户负责,质量与市场开拓并举。如今,履安公司已成长为安防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被广东省公安厅授予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资格的一级资质等级,被建设部授予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证书,还被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聘为团体会员。经过多年的发展,履安凭借自身在技术、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以及良好的社会信誉,为金融系统、政法系统、制造业、房地产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先进的安全防范、自动控制、智能信息网络等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并以快捷的技术支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后来,付松山再次敏锐地观察到,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始终令人担忧。除了一些简单的消耗性材料,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全部采用进口设备,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三分之二的器材依靠进口。于是,付松山决定开发质量可靠、成本低的医疗器械产品,但这是一个大胆而充满风险的决策。2002年11月,广州康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致力于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与技术服务,现已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康顿(KANTTON)科学仪器在国内的唯一合作伙伴,所研发的产品行销国内,并出口到世界各地,在医疗器械行业拥有了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整机生产,为国家创收外汇做出了贡献。

个人的荣誉及事业的成功,并没有使付松山感到欣慰。他觉得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他心中的三个难舍情结——“农民情结”“江西情结”和“医药情结”。这促使付松山在2002年又做出了一个别人不能理解的决定——到江西最贫穷的地方投资医药行业。(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付松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还经常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得他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念头——经商。

B.文章标题表现出付松山对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始终是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峰。

C.在遭遇事业的挫折时,付松山也是毅然对生活充满信心,重新调整方向,另寻出路,有打不败的求索精神。

D.付松山对任何事都兢兢业业,不断地去探索,这种品质使得他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与人们的赞许。

E.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叙事方式,主要将付松山的成就一一列举出来,表达作者对付松山的敬仰之情。

(2)付松山被作者尊称为“山高人为峰”,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3)本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作为一位爱国敬业实业家,付松山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今天下午,蔡振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足球的福音,中国足球工作者要有________的勇气,转思路,换脑筋。

②本月上旬,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该国东北部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杀害了一名正在分娩的女性。这可能是该组织成立6年来发动的最________的袭击。

③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他与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再次见面的情形,说:“我们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交流,少了一些寒暄,多了一些________。”

A.破釜沉舟 惨无人道 心照不宣

B.孤注一掷 惨无人道 心领神会

C.破釜沉舟 惨绝人寰 心领神会

D.孤注一掷 惨绝人寰 心照不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这次访问日本是要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

B.从大量观察事实中告诉我们,要真正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离不开持久的定时观测和长年的资料积累。

C.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微信最开始是一个社交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到了微信4.0,腾讯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沟通更加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信服务平台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

A.④⑤⑥①②③ B.⑤⑥②①④③ C.③⑥①⑤④② D.①④③⑤②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感谢生活!它的历练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一个从容的自己。懵懂到从容,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①_____,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在无尽的磕磕碰碰之中,感觉悲喜交加的心跳,②______,见证阴晴圆缺的变幻。当举起那带有红晕的幸福酒杯时,才明白,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③_____,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痛苦与伤害,使暗淡的灵魂有了升华!

17.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右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三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不超过20字。(6分)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小和尚拿着一碗米去问他的师傅:这碗米到底能有多大价值?他的师父说:要看在谁的手里了。有的人有了这碗米,他可能会添点水放到锅里煮一煮,10分钟以后成为一碗米饭,这是一块钱的价值;有的人有了这碗米,他可能会放在水里泡一泡,分个堆,用四五个粽叶包一下,蒸熟以后就是三四块钱的价值;有的人有了这碗米,他可能会在米里加点酒曲,经过一个酿造的过程,最后成为一瓶酒,就是二三十块钱的价值了。

材料引起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呢?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1.D[D项“许多研究者认为”表述有误,文中说的只是叶朗的观点,并不代表整个学术界。]

2.A[A项“始终”一词绝对化,在这里只能说明在总体上“美”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而不能说“美”始终是西方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为这期间也有过很多次调整,探索。]

4.D

5.D[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

6.D[叛乱原因不对,叛乱的也不是“魏州士兵”,而是镇州三军。]

7.(1)田季安因看到人心归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临清镇将,想寻找他的过失谋害他。

(2)田弘正因新近与镇人交战,有杀父杀兄之仇,就用两千名魏兵作为随从卫兵。

参考译文

田弘正,本名田兴。年少时学习儒家经典,精通兵法,擅长骑马射箭,勇敢而守礼度。在田季安任节度使时,他为衙内兵马使。田季安一心追求奢侈,不顾及军务,多次施行杀戮刑罚;田弘正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吏很信赖他。田季安因看到人心归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临清镇将,想寻找他的过失谋害他。田弘正借口患风痹病请求告假,全身上下都被烧灼,田季安认为他再无所作为了。等到田季安病重,他的儿子田怀谏年幼无知,于是召回田弘正官复旧职。田弘正喜欢了解前代忠臣孝子建功立业的事迹,办理公务的空闲时间,就同宾客僚佐谈论古往今来正反面的言行。魏州自田承嗣以来,馆阁殿宇器物珍玩超逾规制的,(田弘正)全部命人拆除毁掉,因正厅过于豪华而不使用,在采访使厅办事。宾客僚佐下吏,都请朝廷任命。(田弘正)非常爱读儒家书籍,尤其通晓史书,《左传》《国史》,都知道大概。自从田弘正归顺朝廷,幽、恒、郓、蔡有唇亡齿寒的恐惧,多次派遣说客前去离间,多方劝诱阻挠,而田弘正始终不改变节操。元和十年,朝廷派兵讨伐吴元济,田弘正派儿子田布率领三千人马进攻,多次立功。李师道因田弘正效忠朝廷,又在背后构成威胁,因此不敢公然帮助吴元济,就断绝了与吴元济的相互策应,官军得以顺利进攻。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死,穆宗任命田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田弘正因新近与镇人交战,有杀父杀兄之仇,就用两千名魏兵作为随从卫兵。十一月二十六日,到达镇州,当时朝廷赏赐镇州三军一百万贯赏钱,没有按时送到,士兵以此为借口喧哗闹事。田弘正亲自抚慰解释,人心才稍微安定。并给皇帝上奏章请求留下魏州士兵作为维护军纪的人,以便稳定众人的心,他们的粮饷向有关部门请求供给。当时度支使崔倰不识大体,坚决阻止他的请求,他先后四次上表章都没有得到答复。第二年七月,将随从士卒遣回魏州,当月二十八日夜晚士兵叛乱,田弘正及家属等一起遇害。穆宗听说后震惊悲痛,追赠为太尉,助葬用品加倍拨给。田弘正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关心晚辈,骨肉恩情非常深厚。兄弟子侄在两都的有几十人,他们竞相夸耀豪华,每天约耗费二十万钱,运载魏州、镇州的财货,装载的车辆在道路上络绎不绝。

8.描写了暮春季节柳荫浓重、百花盛开的景色。小栏杆围着的红芍药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雨后初晴,风软烟淡,鸟鸣之声细碎;春日迟迟,偶有浮云飘过。表达了词人对暮春之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9.词人先抒发感慨,不要为往事而沉吟,要趁着眼前的美好春光和身闲自在,登临览胜,一快胸襟;但登临之后却又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年少登临时的那种豪情壮志,却已随流光而消逝,无从寻觅。词人面对春光将尽之景,登临后百感交集,先自劝自慰,后自感自叹,一种岁月催人老、壮志未酬之情溢于言表。

10.(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1.(1)BD[A项“气得大病了一场”表述不准确。C项“他的儿子任夫先生虽不赞同这决定,但一直不明确表态,说明他儿子很孝顺”分析错误。E项“形象描绘出抗战时期的社会众生相,表明作者对底层人民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分析错误。]

(2)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为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③用细节开头,初步展现吴老先生的思想性格。

(3)①吴老先生眷念故土,见着太阳总不忘晒他的手提皮箱,他曾急切地巴望着回去。②吴老先生正直爱国,因为家乡被日本人评价为“最出色的中国人”,他痛心失望,以提家乡名为耻。③吴老先生重视气节。尽管思念家乡,但他不愿回去与那样的家乡人为伍,喃喃地念着:“其俗柔靡,人轻节义。”

(4)①人物形象上,表现吴老先生对世风的不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情节结构上,暗示家乡人轻视节义的行为,与前文呼应;③思想内容上,以普通百姓正直爱国反衬家乡人轻节义,深化了主题;④情感表现上,借吴老先生之口巧妙地表明作者的态度。

12.(1)AC[B项“始终”一词用得不准确,付松山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峰是出于他对社会、国家的贡献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D项付松山事业的成功,部分原因是出于自己的远见。E项并不是主要列举他的成就,更多的则是列举付松山的创业过程以及精神品质。]

(2)①从小勤工俭学,为家庭分忧的精神。②敢于尝试新事物、打破传统观念去经商的远见精神。③自己创办公司的探索精神。④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

(3)文中第一段写出了付松山在贫苦生活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后文付松山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取得成就奠定了品质基础。文中最后一段写出了付松山淡泊名利、志在远方的高贵品质,照应了文题“山高人为峰”,赋予了他更高的评价,为点睛之笔。

(4)①诚信。坚持对社会和客户负责,使质量与市场开拓并举。②拥有远见。经常能够抓住机遇进行探索,发现商机。③技术创新。与许多高科技研究院、所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快捷的技术支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④为国分忧。为解决医院多靠进口器材的问题,而从事自主研究医疗器械的家国情怀。

13.A[“破釜沉舟”与“孤注一掷”均有“最后一搏力图胜利”之意。前者含褒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后者含贬义,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根据语境,①句应选“破釜沉舟”。“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有“悲惨”之意,但前者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后者形容悲惨到了极点。根据语境,②句应选“惨无人道”。“心照不宣”与“心领神会”均有“心里领会,不必体现于语言”之意,但前者一般指(双方或多方)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后者一般指(一方)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根据语境,③句应选“心照不宣”。]

14.C[A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上“的问题”。B项主语残缺。应去掉“从”“中”。D项动宾搭配不当,去掉“和规模”。]

15.B[观察所给的六句话可知,⑤⑥都是在讲微信平台,与横线前的内容关系密切,应紧承开头,放在最前面,从语意上看②紧承⑥,①为后几句的首句,引出微信随开放力度加大的变化,③与④关系密切,且先有“平移整合”后有“构建”“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所以④在③前面。]

16.①要攀登那崎岖不羁的崖②体察炎凉冷暖的世态③伤害是坚强的陪练员

解析首先通读全文,明确主要内容。其次梳理句子关系,分析句内成分。再次寻找句子间的呼应点。整段文字抒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①处与“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构成排比句,且采用比喻修辞;②处与“感觉悲喜交加的心跳”“见证阴晴圆缺的变幻”构成排比句;③处与“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构成排比句,且采用比喻修辞。

17.①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②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③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

18.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段材料讲的是小和尚和他师傅关于一碗米价值的探讨。同样的一碗大米,不同的人、不同的加工方式,其价值就会有所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于米的价值的认识和在米的加工与制作上是否下了功夫,下了多大的功夫。由此,可以立意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价值最大化”。经历的工序越多,米的价值越大。联系人生,我们发现一碗米的价值其实和人的价值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一个人只有付出更多,经历更多的磨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当然,也可以表达“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应有的价值”的观点。其他立意,只要紧扣材料且分析合理亦可。

参考例文

磨砺铸就人生辉煌

丁亚军

小和尚和他的师傅探讨一碗米的价值,他的师父作出了精彩的回答:在有的人手中,做成米饭,一碗米就只有一块钱的价值;在有点头脑的人手中,做成粽子就有三四块钱的价值;在一个更有头脑的人手中,酿成美酒,就有二三十块钱的价值。师傅的话表明,一碗米到底有多大价值因人而异。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同那一碗米,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只有那些勇敢去面对生活磨砺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上天平等地赋予了我们每个人生命,可是放眼天下,有人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虚度一生;有人事业有成,最终享受到了成功的甘露。究其根源,经历磨砺多寡导致了人生价值迥异。

“卧薪尝胆,勾践灭吴”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勾践败于吴国,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逆境中接受了生活磨砺,在痛苦中站立起来。于是他成功了,成就了人生的辉煌,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诸葛亮不满足躬耕于南阳,做一介农夫而作出的选择。他毅然决然接受了生活的磨砺,最终他在磨砺中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他的智慧与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世人皆知的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从小就很贫穷,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少年的他很早就背着行囊闯天下去了。他想当演员演戏剧,但别人认为他是丑小鸭,不接受他。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受到了许多批评家的讽刺。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他经受了生活上的磨砺,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人生中的春天,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不敢经历风雨,安于现状,做事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蹉跎岁月,最终一事无成。记得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不敢经历生活磨砺的人,注定欣赏不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那些勇敢地选择面对生活的磨砺的人才能铸造人生的辉煌,就如同天空那抹绚丽的彩虹,只有经历了风雨洗礼才能高悬苍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