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州理工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2-23 06:56:10

据最新福州理工学院招生网和贵州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贵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6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794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福州理工学院,不过每年福州理工学院在贵州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州理工学院

1、贵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福州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7949名;

2、贵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州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5241名;

3、贵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福州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5506名;

二、福州理工学院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福州理工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364 127949 省教育厅

2、2021年福州理工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380 115241 省教育厅

3、2020年福州理工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388 125506 省教育厅

实力强的二本排行榜

序号学校名称全国排名批次
1重庆师范大学224二本
2北华大学254二本
3重庆工商大学265二本
4泰山医学院273二本
5鲁东大学278二本
6湖南商学院294二本
7聊城大学304二本
8山东建筑大学306二本
9齐齐哈尔大学306二本
10北京联合大学309二本
11山东中医药大学309二本
12北方工业大学313二本
13郑州轻工业学院315二本
14重庆理工大学317二本
15青海师范大学323二本
16天津商业大学324二本
17青海民族大学329二本
18贵州民族大学330二本
19赣南师范大学332二本
20河南财经政法大学332二本
21吉林财经大学332二本
2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335二本
23长春中医药大学335二本
24北京服装学院340二本
25辽宁石油化工大学340二本
26大连海洋大学345二本
27青岛农业大学345二本
28广东技术师范学院348二本
29长春大学348二本
30吉首大学348二本
31湖南工业大学353二本
32中原工学院353二本
33广西师范学院355二本
34佳木斯大学357二本
35信阳师范学院357二本
36西藏民族大学357二本
37合肥学院363二本
38北方民族大学363二本
39辽宁工业大学365二本
40贵州医科大学367二本
41贵州财经大学367二本
42沈阳化工大学371二本
43沈阳理工大学371二本
44临沂大学374二本
45大连民族大学375二本
46山东工商学院375二本
47上海应用技术大学375二本
4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75二本
49塔里木大学375二本
50北京农学院383二本

全国二本医科大学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
1安徽医科大学
2大连医科大学
3福建医科大学
4河北医科大学
5广东医学院
6昆明医科大学
7广东药学院
8成都中医药大学
9山西医科大学
10南京中医药大学
11广西医科大学
12成都医学院
13徐州医学院
14天津中医药大学
15辽宁医学院
16西安医学院
1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8湖北中医药大学
19安徽中医药大学
20贵阳医学院
21浙江中医药大学
22沈阳医学院
23宁夏医科大学
24泸州医学院
25新疆医科大学
26承德医学院
27湖北医药学院
28福建中医药大学
29潍坊医学院
30吉林医药学院

三、福州理工学院学校介绍

福州理工学院前身为2004年创建的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在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正式升格为本科应用型高等学校。学校坚持面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重大战略需求, 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厚德博学、知行合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兼备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将学校建设成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行业特点鲜明、办学特色突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流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理念,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高端制造为一体的RDM Centre模式(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努力探索一条新经济体系下“科技驱动教育进步”的高等教育办学新思路。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院校,“讲师+工程师+技术股东”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众创模式”获李克强总理肯定;2017年,学校数字福建车联网实验室获批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教育厅验收;2018年,学校工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省经信委省级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校举办方国脉科技一直以福州理工学院为产业创新基地,坚持“产教融合”的物联网发展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协同创新效应。 学科专业: 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福建省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需求,完善专业建设布局调整和优化机制,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趋势,通过建设一流专业实现“存量求优质”,通过跨学科融合改造传统专业实现“改造求融合”、通过培育贴近产业需求的新兴专业实现“增量求贴近”,形成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以工学为主,理、经、管、医、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有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6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本专科专业38个,在校生8935人。现有省应用型学科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个、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省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2019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审核评估,现有15个本科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 师资力量: 学校建设了一支以工为主,理、经、管、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现自有专任教师350人,外聘教师237人,折合教师总数489人。自有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93人,占比83.71%;高级职称教师129,占比36.86%;专业课“双师型”教师114人,占比32.57%。 人才培养: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着力构建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四大教育体系。着眼于人才培养适应新经济、新动能转换需求,建立和完善适应传统动能转型要求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按照“行业产业需求分析→就业领域及典型岗位梳理→知识能力结构→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内容确定”的路径,根据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开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遵循“认知→求证→探究→创新”的渐进式思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岗位”为导向,设置课程实验、综合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研究多个实践教学模块,构建一个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点(基本技能)、线(专项技术)、面(综合实践)、体(创新能力)”相结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对生产、管理过程重点环节技术技能的“螺旋上升式”实践教学,培养富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一线工程师。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的机制,以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将下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专业,建设跨学科的应用型专业群,培养创新能力强、跨界融合的“互联网+”一线工程师。将生产性工程实践与智能制造相结合,引进企业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中试线、生产线,培养具有产业全局视野,熟悉产业链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全链条”的一线工程师。 机制创新: 学校探索建立具有上市公司办学背景的现代大学制度,遵循董事会治理、教授治学、学术自治原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5年4月,教育部核准《福州理工学院章程》,以“一校一法”形式保障福州理工学院依法自主办学。学校设董事会、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和学术委员会。 生态校园: 学校位于素有“闽都金凤”雅称的福州市连江县,与风景秀丽的国家4A级景区——贵安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相毗邻。校园占地面积1173.55亩,现使用校舍建筑面积26.23万平方米,主要是教学实训组团,包含教学、实验、实训、办公、体育、生活等各种功能建筑及设施。学校二期建设征地248.74亩,已经通过地方政府批复,预计投入5.5亿元实施工程项目建设,2025年完工,届时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将达35万平方米。 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科产教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为把福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