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就业率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思而思学网 2024-01-15 19:19: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张目标的逐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机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文件要求,我校编制和发布《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基于我校统计的2015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再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共包括六部分内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就业质量相关分析、就业满意度、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

本报告对我校2015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从而为监测和反馈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本报告以客观、准确的图表和数据来呈现结果,除了就业率和毕业去向等就业指标外,还对就业相关的行业岗位、专业对口度、就业满意度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并分析毕业生就业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发展趋势分析成为可能,也从就业结果反馈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为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由于贵州医科大学神奇医药民族学院成立为独立学院,我校2015届毕业生中无三本毕业生,二科和专科毕业生总计1675名(其中二本毕业生1532人,专科毕业生14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本增加106人,专科减少123人(2014届二本1152人,专科263人)。对比近四年数据发现,我校本科毕业生人数呈增长趋势,专科毕业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图1-1 2012?2015届毕业生人数总体趋势

(二)毕业生结构分布

1、院系及专业分布

我校2015届本科及专科毕业生分布在13个学院和1个联合办学点,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临床医学院(672人),其次是护理学院(197人)、再次是药学院(132人)。毕业生人数最少的是学院是麻醉学院(41人),其次是口腔医学院(43人)。具体分布见表1-1。

表1-1: 贵州医科大学各学院2015届毕业生人数分布情况

学院

毕业生人数

百分比

护理学院

197

11.76%

生物与工程学院

76

4.54%

医学检验学院

59

3.52%

临床医学院

672

40.12%

省医(联办点)

52

3.10%

公共卫生学院

95

5.67%

运动与健康学院

50

2.99%

医学影像学院

60

3.58%

外国语学院

49

2.93%

麻醉学院

41

2.45%

药学院

132

7.88%

口腔医学院

43

2.57%

医学人文学院

65

3.88%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84

5.01%

总计

1675

100.00%

2015届毕业生共计17个本科和1个专科专业。临床医学毕业生总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最高,为40.12%;其次为护理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86%;再次为预防医学,占总人数的5.67%;毕业生人数最少的专业是社会体育(户外运动)和社会体育(职教师资),分别占1.07%、1.91%。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布见表1-2。

表1-2: 贵州医科大学各专业2015届毕业生人数分布情况

学院

专业

毕业生人数

百分比

护理学院

护理(专科)

91

5.43%

护理学

106

6.33%

生物与工程学院

医学生物技术

42

2.51%

生物医学工程

34

2.03%

医学检验学院

医学检验

59

3.52%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672

40.12%

省医(联办点)

护理(专科)

52

3.10%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95

5.67%

运动与健康学院

社会体育(户外运动)

18

1.07%

社会体育(职教师资)

32

1.91%

医学影像学院

医学影像学

60

3.58%

外国语学院

英语

49

2.93%

麻醉学院

麻醉学

41

2.45%

药学院

药物制剂

57

3.40%

药学

75

4.48%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43

2.57%

医学人文学院

法学

65

3.88%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37

2.21%

药学(营销方向)

47

2.81%

总计

1675

100.00%

2.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我校2015届本科、专科毕业生中,男生712人,占本科、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51%;女生963人,占本科、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7.49%。

3、生源结构分布

2015年我校1675名本、专科毕业生生源分布广泛,以本省生源人数为主,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78%。省内生源中贵州省各县人数最多,省外生源中云南省最多,四川省其次。省外生源主要以西南、周围省市为主。具体生源分布见下表:

表1-3: 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生源地

人数

比例

省内生源

贵阳市

225

13.43%

各地州市

355

21.19%

贵州省各县

773

46.15%

省外生源

广东省

10

0.60%

安徽省

5

0.30%

湖北省

20

1.19%

云南省

33

1.97%

甘肃省

6

0.36%

湖南省

24

1.43%

四川省

27

1.61%

重庆市

19

1.13%

广西省

18

1.13%

海南省

16

0.96%

河南省

15

0.90%

河北省

8

0.48%

天津市

5

0.30%

浙江省

10

0.60%

福建省

21

1.25%

新疆

10

0.60%

山东省

5

0.30%

山西省

7

0.42%

黑龙江省

8

0.48%

陕西省

7

0.42%

辽宁省

5

0.30%

青海省

7

0.42%

吉林省

8

0.48%

江西省

10

0.60%

江苏省

5

0.30%

内蒙古

6

0.36%

宁夏

7

0.42%

总计

1675

100.00%

二、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析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5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1号),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一)2015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监测系统显示,我校2015届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1675人,就业人数1602人,就业率为95.64%,同比增长1.74%;其中二本毕业生总人数1532人,就业人数1467人,就业率为95.76%,同比增长1.16%;专科毕业生总人数143人;就业人数135人,就业率为94.41%,同比增长1.55%;同期相比就业率再创新高。

(二)各院系、专业就业率分析

按照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内容中对初次就业率要求标准(85.00%)和年终就业率标准(90.00%);各学院都达到了要求标准,就业率均在90.00%以上。就业率达到100.00%的专业有本科(预防医学、英语、药学、药物制剂、药学营销、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专科(护理学省医联办点);就业率未到90.00%的专业有:二本的社会体育(户外运动)、公共事业管理,就业率分别为88.89%、86.49%。各学院、专业具体就业率见下表:

表1-4:2015届各院系本、专科毕业生8月31日就业率统计

学院

学历

专业

总人数

总就业人数

就业率(%)

省医联办点

专科

护理

52

52

100.00

合 计

52

52

100.00

临床医学院

本科

临床医学

672

633

94.20

合 计

672

633

94.20

生物与工程学院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34

33

97.06

医学生物技术

42

38

90.48

合 计

76

71

93.42

公共卫生学院

本科

预防医学

95

95

100.00

合 计

95

95

100.00

药学院

本科

药学

75

75

100.00

药物制剂

57

57

100.00

合 计

132

132

100.00

护理学院

本科

护理学

106

106

100.00

专科

护理

91

83

91.21

合 计

197

189

95.94

医学影像学院

本科

医学影像学

60

59

98.33

合 计

60

59

98.33

医学检验学院

本科

医学检验

59

57

96.61

合 计

59

57

96.61

口腔医学院

本科

口腔医学

43

43

100.00

合 计

43

43

100.00

外国语学院

本科

英语

49

49

100.00

合 计

49

49

100.00

医学人文学院

本科

法学

65

59

90.77

合 计

65

59

90.77

体育与健康学院

本科

社会体育(户外运动)

18

16

88.89

社会体育(职教师资)

32

30

93.75

合 计

50

46

92.00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药学(营销方向)

47

44

93.62

公共事业管理

37

32

86.49)

合 计

84

76

90.48

麻醉学院

本科

麻醉学

41

41

100.00

合 计

41

41

100.00

合 计

1675

1602

95.64

(三)未就业情况说明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监测系统显示,截止到2015 年8 月31日,我校2015届本科、专科毕业生中待就业总数7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36%。据调查,这部分学生未就业的原因主要包括:准备升学或参加公务员等其他考试、未找到合适工作、灵活就业等。。

三、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我校2015届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1675人,就业人数1602人,就业单位性质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占58.05%,最少的是农村建制村,占0.06%。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5: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表

单位性质

人数

百分比

医疗卫生单位

930

58.05%

其他企业

497

31.09%

其他事业单位

56

3.50%

国有企业

54

3.37%

机关

38

2.37%

中初教育单位

11

0.69%

高等学校

9

0.56%

三资企业

3

0.19%

部队

3

0.19%

农村建制村

1

0.06%

总计

1602

100.00%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各二级院系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招就处积极采取措施,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任务,使就业创业工作更加深入、思路更加开阔、措施更加有力、渠道更加通畅。

一、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学校的“进出口”工作

我校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于4月、5月、6月召开了由校领导、院系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同志参加的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近期就业工作的新问题、新动向,及时调整、部署就业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林昌虎同志和分管就业工作的罗鹏副校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和亲临招聘现场指导就业工作。2015年我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本校实际,将就业指导中心从学工部整体划拨出来,与招生考试办公室合署成立招生就业处,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了招生与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有效联动。

二、强化就业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就业工作效果

不断加强就业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形成“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上下联动,继续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通过与二级学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二级学院进行目标考核,评选表彰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确保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三、积极开拓市场,拓宽就业择业渠道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搭建“供需见面”平台。采取个别推荐、集中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校园洽谈会、招聘会和宣讲会,拓宽毕业生就业择业的渠道。

截止到2015年7月,共为毕业生提供了岗位7742个,毕业生与岗位比约为1:3.4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组织召开冬季中型校园招聘会一场,春季大型校园招聘会两场,专场招聘会48场次,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共发布186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贵州(金阳)人才博览会、贵安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向用人单位宣传推介我校毕业生。对于离校未就业同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5〕43号)精神,举办“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www.ncss.org.cn)为主会场,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网站作分会场连接,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将在网站免费发布,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加大服务力度,完善就业信息平台

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力度,通过搭建贵州医科大学就业工作信息平台(http://jyw.gmc.edu.cn/),完善毕业生就业飞信平台(635129989),贵医就业指导中心QQ号(1477083312、2062397607)、微信公众平台(gy6908345)和微博(@sunshoupin9017),实现了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三方的直接交流和沟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在校及离校后沟通、服务渠道。

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师就业创业指导专业化水平。我校为全校学生开设了限选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必修课程。每年邀请企业讲师、人事主管等到校进行就业创业讲座。通过开设就业创业课程,加大在校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就业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积极组织创业活动,营造大从创业、万众新创的校园文化氛围,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扶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15年5月,我校选送的7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均参加了贵州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暨“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贵州赛区)的比赛,其中1个创业团队进入了西南赛区的角逐;选报2013级户外运动专业代云富同学的创业事迹参加全国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奋斗?青春”??大学生创业就业人物事迹征集活动;积极参加贵安新区的创业活动,并与我校相关部门一起筹备,于6月成立了我校的创客空间(Just Do Space),其中,就业指导中心承担了创客空间的网络建设工作。

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建立就业扶持机制

我校制定了《贵州医科大学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方案》,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和“就业帮扶恳谈会”了解学生实际困难,有针对性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形成了稳定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按照黔人社厅通【2015】156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15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进行宣传和组织申报,我校共有506名同学符合条件。按照每人500元,财政厅对我校拨款共计253000元。我校在学生离校时及时将求职补贴发放给毕业生。

七、大力宣传动员、精细服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我校加大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力度,协助做好选调生、农村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动员、推荐等工作,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招就处领导及工作人员深入各二级学院了解毕业生就业动向,分别组织不同地州生源地的毕业生开展座谈活动,并结合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生源情况进行推荐,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读、答疑解惑、推荐服务工作。为及时追踪和精准掌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状况,我校建立了校级、院系两级毕业生信息员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就业情况反馈调查,为未就业学生提供接续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流向

(一)就业地区流向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学校的努力下,我校2015届二本、专科毕业生中已确定工作单位(不包括考取研究生)的,工作地域在贵州省内的毕业生占总就业人数(1602人)的76.15%,其中在贵阳市就业的最多(508人),约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31.71%;其次为到各地市州单位就业(266人),约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16.60%。较之,省外就业人数有所上升。其中出国出境2人。具体就业地区流向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3-1: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二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图

(二)毕业生行业分布

根据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8月31日,我校2015届二本和专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类中,从事人数最多的行业类别为卫生和社会工作,共计1039人,所占比例约为64.86%;其次为教育业(包括考取研究生),241人,所占比例为15.04%;第三为从事批发零售业和公共管理工作,分别为48人、47人,所占比例分别为为3.30%、2.93%。2015年就业行业较之新增几个类别。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等。

表3-1: 2015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表

单位行业

人数

百分比

卫生和社会工作

1039

64.85%

教育(包括考取研究生)

241

15.04%

公共管理、社会组织

47

2.9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5

2.18%

批发零售业

48

2.30%

金融业

18

1.1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3

1.44%

制造业

35

2.18%

居民服务业

22

1.37%

建筑业

17

1.06%

军队

1

0.06%

采矿业

5

0.31%

电力热力燃气供应业

3

0.18%

房地产业

9

0.5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

0.50%

农、林、牧、渔业

10

0.6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

0.1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2

1.37%

住宿和餐饮业

5

0.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

0.75%

总计

1602

100%

二、毕业生薪酬状况分析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和专科毕业生离校前就业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45份)统计数据,毕业前与工作单位约定的起薪为2000-3000元/月的占40.12%;未约定起薪的占4.73% 。同时,根据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专科毕业生离校后就业质量追踪调查(有效问卷845份)统计数据,毕业后实际薪金为2000-3000元/月的占48.05%。由此可看出,说明大部分2015届毕业生的薪金大多在3000元以内。

图3-2: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本、专科毕业生薪酬状况统计

(数据来源: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专业对口度分析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专科毕业生离校后就业质量追踪调查(有效问卷845份)统计数据,分析了解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签约岗位的对口程度。其中二本、专科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参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所学专业与签约单位对口程度,对口的410人,所占比例为48.52%;比较对口的204人,所占比例为24.14%;一定程度上相关的165人,所占比例19.53%;不对口有66人,所占比例为7.81%,

表3-2: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二本、专科毕业生就业专业与岗位对口度统计表

项目

评价

对口

比较对口

一定程度上相关

不对口

所学专业与签约岗位对口度

410

(48.52%)

204

(24.14%)

165

(19.53%)

66

(7.81%)

四、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水平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于2015年10月-11月对2015届二本和专科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45份。

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占8.17%,感到比较满意的为33.96%,感到一般的占46.75%,感到不满意的占8.40%,非常不满意的占2.72%。

表3-3: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二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统计表

项目

评价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你对目前已落实的工作单位的满意程度

69

(8.17%)

287

(33.96%)

395(46.75%)

71

(8.40%)

23

(2.72%)

您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81

(9.59%)

321(37.99%)

363(42.96%)

62

(7.34%)

18

(2.13%)

您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107(12.66%)

339(40.12%)

337(39.88%)

52

(6.15%)

10

(1.18%)

第四部分 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自主创业状况分析

(一)自主创业意愿

我校2015届共有毕业生1675人,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离校前调查问卷统计,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769人(45%),已经创业的有66人(4%)。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离校后就业追踪调查统计,愿意自主创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共有105人(6%),根据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真正开始创业的有6人。由此可见,学生愿意自主创业的人数增多,但是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很少。

图4-1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本科及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

(二)自主创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离校后就业追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选择创业的创业项目大部分与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不相关(71%)。可能是因为医学院校学生所学专业创业难度较大,刚毕业时学生很难开展与医学相关的创业项目。就目前已创业的6名同学的创业项目均与医学不相关。

图4-2: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本科及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与专业相关性

(三)自主创业的原因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毕业前调查问卷数据,进一步对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原因进行调查,主要有:个人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36%),有好的创业项目(33%),未找到合适的工作(16%)。

图4-3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本科及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原因

(四)对于自主创业相关政策的看法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毕业前调查问卷数据,2015届毕业生认为自主创业相关政策有效用占26%,较有效用占31%,一般、较没有效用达到了35%。提示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和高校:第一,应提高创业政策操作性;第二,加大创业政策的宣传普及。

图4-4: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本科及专科毕业生对自主创业政策的看法

(五)关于创业扶持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毕业前调查问卷数据,2015届毕业生认为在创业方面应得到的扶持钱前三位分别是: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1043人)、小额贷款及税收减免政策(746人)、学校对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423人)。通过这个数据发现,学生更多的着眼点在于资金来源,可以看出资金来源是影响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学生也非常需要对创业获得指导和帮助,提示学校开展更多创业相关的工作。

图4-5: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毕业生对创业扶持的调查

(六)对于自主创业最有帮助的学校活动

根据我校2015届二本、三本和专科毕业生毕业前调查问卷数据,对于自主创业最有帮助的些小活动前三位分别是:创业培训(927人),假期实习、课外兼职(876人),模拟创业活动(723人)。提示学校今后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注重创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图4-6: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活动调查

(七)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创新精神的评价

根据69家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适应状况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我校毕业生十一项方面评价“很好”或“较好”的分别是:专业素质(81%),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9%),社会责任感、公平竞争与协作意识(78%),组织协调能力(77%),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与克服困难的能力(76%),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76%),知识面与知识结构(75%),诚信度(74%),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64%),创新精神、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59%),外语水平(49%)。提示学校今后在开展创业相关工作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第五部分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一、近三年来二本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一)2013-2015届二本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纵观学校2013届至2015届二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基本持平,均在95.00%左右。其中2015届比2013届多0.01%;而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近三年来最低,就业率为94.60%。从就业人数来看,近三年初次就业人数呈现增长势头。 表5-1:2013-2015届二本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

二本总人数

初次就业人数

就业率(%)

2013届

1152

1103

95.75

2014届

1426

1349

94.60

2015届

1532

1467

95.76

(二)2013-2015届二本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2013-2015届二本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9.00%左右,其中2015届就业率统计时间截止到2015年12月28日,具体就业率见下表:

表5-2:2013-2015届二本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统计表

二本总人数

年终就业人数

就业率(%)

2013届

1152

1143

99.22%

2014届

1426

1415

99.23%

2015届

1532

1516

98.96%

总体来看,学校二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均保持相对稳定。近三年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00%左右,年终就业率比初次就业率要高出4.00%。说明我校二本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良好。

第六部分 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一、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大学母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之骄傲的对象,爱校荣校,越来越成为高等院校的一种追求。根据就业蓝皮书资料显示,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在逐年提高。通过对 2015 届二本、三本及专科毕业生离校前问卷调查统计,参加调查 845 名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的占 21.0%,满意的占 42.0%,一般的占 32.0%,不满意的占2.0%,很不满意的占 1.0%。

图6-1: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2015届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9%,与2014届(86%)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通过以上的数据说明,“母校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时,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的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不断充电”有感。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总体较好,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较高。同时要继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保障,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要把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专业化、专家化。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流程,简化相关环节和手续,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我校就业工作内涵式发展。

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一)毕业生自身评价

我校毕业生秉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吸收医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其崇尚的理念。

医学是一个高尚的专业,需要学生加倍努力去探索和发展。毕业生从

专业技能上,学习方面、社会实践等方面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才可能战胜自己。

图6-2:2015届毕业生对岗位的胜任度调查统计图

图6-3: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帮助因素分析图

图6-4:2015届毕业生招聘信息来源调查统计图

(二)用人单位评价

我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按学科大类招生,根据学术型、应用型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对本科及专科毕业生各项能力水平进行评估,此次调查中请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各项能力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分为:好、一般、差三项。

用人单位对我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总体评价较高。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估中,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专业素质、诚信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面与知识结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外语水平、新境适应能力。该结果说明,整体而言,我校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估良好;今后除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加强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

表6-1:用人单位度对我校2015届毕业生的能力评价统计表

项目

一般

有效卷数

无效卷数

专业素质

52(89.66%)

6(10.34%)

0(0.00%)

58

10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6(79.31%)

12(20.69%)

0(0.00%)

58

10

知识面与知识结构

42(77.78%)

12(22.22%)

0(0.00%)

54

14

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48(92.31%)

4(7.69%)

0(0.00%)

52

16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31(53.45%)

25(43.10%)

2(3.45%)

58

10

诚信度

47(82.46%)

10(17.54%)

0(0.00%)

57

11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与克服困难的能力

54(90.00%)

6(10.00%)

0(0.00%)

60

8

社会责任感、公平竞争与协作意识

39(76.47%)

10(19.61%)

2(3.92%)

51

17

创新精神、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

42(72.41%)

16(27.59%)

0(0.00%)

58

10

组织协调能力

36(90.00%)

2(5.00%)

2(5.00%)

40

28

外语水平

21(55.26%)

16(42.11%)

0(0.00%)

38

30

三、毕业生创业能力的反馈

(一)自主创业意愿

根据我校2015年届应届毕业生离校前调查问卷统计,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105人(12.43%),不愿意自主创业的达740(87.57%)。)选择学医的学生大多是对医护职业非常向往,或被家人告知从医是受人尊敬、永远不用担心失业的职业。受此影响,大多数医学生缺乏对自身专业和将来职业深入透彻的理解,学生从人学第一天开始就认定将来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把主要精力都投入专业学习。而随着对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课业负担不断加重,学生更加无暇分身参加创业教育。

图6-5: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统计图

(二)自主创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根据我校2015年届应届毕业生离校前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选择创业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是(28.88%),选择与自身所学专业不相关为(71.12%)。由于医学生受到专业的特殊性的限制,如执业资格的限制、服务对象??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严肃性等,选择医疗创业的学生还将面对更多未知的困难,又缺乏经营经验,仅凭借医学专业知识短期内创业盈利的可能性不大,使得他们创业活动的风险远远高于社会上其他创业主体,因此刚毕业的学生很难开展与医学相关的创业项目。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