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思而思学 2023-11-14 15:57:32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以下是思而学教育网 分享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官网:http://ic.ruc.edu.cn/

(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院情概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International College(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现任院长由教育部*特聘教授朱信凯担任,院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院长石佳友教授、张晨副教授,苏州世纪明德文化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博士。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国际合作平台、高端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园区。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风险管理方向)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法国KEDGE商学院、法国巴黎第四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交往密切,并办有以“法国人文社科硕士、硕博连读”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

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并组建管委会,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当前校区正处于从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到苏州校区的管理模式过渡时期,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党委书记负责制。

苏州校区设有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州国际金融研究院、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院、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等科研机构。校区其他科研、培训、出版机构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东分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华东分社、法官研修中心、联合国与其它国际组织研究和培训中心(苏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独墅湖培训基地等。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也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苏州校区是中国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人民大学国际化的窗口;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国际化拓展与提升的重要平台。当前,苏州校区正努力践行着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历史历程

2003年7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作为中央"三个代表"宣讲团成员赴苏州宣讲,并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及苏州研究生城。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珉会见了纪宝成校长并热诚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在苏州设立研究院。

2003年9月4日,该校党委第12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在苏州兴办研究院有关事宜,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与苏州市合作建设该校苏州研究院的有关工作。

2003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与时任苏州市市长杨卫泽签署了《中国人民大学 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协议书》。

2004年3月23日,该校正式发文,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

2006年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到访苏州,与独墅湖高教区商定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的院址,创办工作由此开始正式启动。

2007年4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奠基仪式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园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和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共同为奠基石揭幕。

2007年9月27日,该校下发文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

2007年10月,该校校园建设正式启动桩基工程。

2008年8月30日,研究院迎来了金融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等专业首批博士新生共10名。

2009年3月,该校为保证苏州研究院9月正式开学,从相关部处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联合办公室进驻苏州,全面推进苏州研究院建设工作。

2009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占地127000平方米的校园正式投入使用。

2009年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首批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360人入学报到。

2009年9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