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仰观后感600字范文精选

思而思学网 2024-01-11 17:28:41

近日,我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信仰》,该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和。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将怎样成为我们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亡国的命运随时可能出现。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令人目不暇接,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俄国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进入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以后的事实也向我们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革命的先进理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的感召和支撑下,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道,揭开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有人在鲜血和死亡面前胆怯,在金钱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够坚守信仰。如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历史无情也有情,更多的共产党人,则始终坚守信仰,做出的是另外一种选择,龙华监狱里受尽折磨、终被杀害的爱国志士,但他们都毅然选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正是因为无数像刘胡兰、夏明翰这样的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怕断头流血、勇往直前,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使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期待。怎样回应这种期待,对中国共产党怎样践行自己的信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新的挑战。在新中国建设的篇章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无数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的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用自身的行动演绎了信仰的真谛。我们怀念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谷文昌。他们以公仆本色检验了信仰的真伪,树立了信仰的标尺。除此之外更有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信仰,是一种可以传递、可以倍增、可以扎根的力量,有了千千万万以生命践行信仰的带头人,跟随党的队伍必定会越走越长。

在改革的新时期,信仰也在不断的传承。沈浩、吴仁宝、蒋筑英、吴孟超、郭明义、徐虎,、孔繁森、谭千秋、杨善洲,这些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名字。他们把自己的信仰化作了朴素的行动。90多年来,共产党人的信仰,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感召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了党的队伍他们用青春的活力生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真义,丰富了共产党人信仰的时代内涵。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为了信仰,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