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思而思学网 2023-12-18 12:57:07

 作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这部电视专题片展现了以同志为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从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视角,反映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启示我们,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作为一名基层审计工作者,我们要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不间断地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适应新环境,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一条"严以修身"的自省之路。中国两千多年来都是以儒家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操守,如《大学》就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儒家将修身看做是齐家和平天下的基础和保障,是有一定道理的。站在党风廉政建设的战略高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强调修身不论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而言,还是对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正如古人所云:"读书志在圣贤",严以修身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只有不间断学习才能保持思想不僵化,道德不退步,理念不落伍。严以修身就是要经常用党纪国法自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一条"严以用权"的自律之路。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作为国家审计执法人员,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决不能滥用职权,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最基本的制约机制就是《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当然,除此之外,还应当把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文件、财经法规,及有关的地方性法规,作为审计依法监督的依据。从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准在工作中搞说情、通融,还有如今惯用的所谓"协调"的手段,把查出的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允许个别人对查出的问题隐瞒不报或指使工作人员将查出的问题小范围"消化掉"。准确把握依法审计的原则,加强执法力度,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和"关系性",坚持严格依法从审,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一条"严以律己"的自警之路。所谓自警是指自我警惕、自我戒备、自我管束的一种修养功夫。简言之,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诫自己。我们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查出了许多审计案件和问题。要学会从审计案件、经验教训、反面典型、廉审纪律、社会监督中自警,慎权、慎欲。陈毅元帅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审计人员要时常自警,"伸手必被捉",廉洁从审这根弦必须绷紧,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用廉政建设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真正在思想上树立起廉洁自律的防线,在当今物欲横流、诱惑遍地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时刻做到"自警"。

通过观看《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 民风淳》4集专题片,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不良作风"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大量的事例和数据发人深省,活生生的反面事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官员和罪犯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只是一念之差而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审计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作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着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是在新的起点上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的纲领性文献。特别是讲话总结的"五大成果"、概括的"六条经验"和提出的"八项任务",为我们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压实了责任、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路径、提供了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在真学深学上下功夫,在知行并进上做文章,善始善终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收官工作,自觉自愿适应党内政治生活新的常态,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焕发出的激情和活力、形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化为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转型发展的源泉动力,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把勤奋学习作为看家本领,努力在理论成熟中坚定立场。理论上的"成熟度""信仰度",直接决定了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和"执着度".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学习。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作过《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向全党发出过"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员不学习,思想就会庸俗化,不学习是党员出问题的根源。尤其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各种思潮涌现、纷繁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演愈烈。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抓好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努力在践行宗旨中为民惠民。只有自觉与人民心脉相连,跟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守护好永不褪色的人民政党生命线。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务实清廉为目的、以责任奉献为理念,切实履行党员干部职责,真正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愿望作为第一呼声,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量,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要求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期待作为第一关切,从群众最需要、反映最迫切、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缩小与群众间的心距,真正实现让群众高兴起来、满意起来。当前,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进千村帮万户"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把务实重干作为立身之本,努力在敢于担当中服务大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所概括的五个方面重大成果,着眼的都是实效标准;所阐述的"六个必须"新的经验,贯穿的都是抓实精神;所作出的从严治党八项部署,谆谆告诫的都是要实处着力。这种崇实、务实、求实的价值取向,既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的作风要求,也是担当历史使命、抵达复兴梦想的重要路径。当前,面临着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3+1"政策叠加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光明。特别是随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获批和《河南省落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实施方案》的出台,的转型发展迎来了新的难得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上下必须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和"十六字"奋斗目标,围绕实施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围绕深入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加快"一高两化"、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中心工作,大力弘扬"明理诚信、善做善成"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治三促""两带两树"活动成果,继续加大治理"懒官懒政""为官不为"力度,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真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以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推动我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把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把严守纪律作为思维底线,努力在清正廉洁中永葆本色。管党治党成于严。唯有在"严"字上继续努力、持续发力、不断给力,适应和习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发乎自然的好习惯、好状态。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必须"坚持言必信、行必果,认认真真管、实实在在严";必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具体、抓深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的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明底线、知敬畏,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筑牢思想防线,始终牢记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珍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珍视自己的形象,正确对待大牺牲与小牺牲、大奉献与小奉献以及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胸襟,甘当"默默地垂着绿荫的绿叶",守护好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要守住道德底线,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坚守自己的人生坐标,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珍惜手中的权力,谨慎自己的言行,自觉坚守住廉洁从政的底线。要遵守纲纪红线,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严格执行党章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亲情账、自由账,经得住权力、金钱、名利的考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

看完这部四集纪录片,我想了一些问题。其实作风建设说来也简单,简单到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是幼儿园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此刻却需要拿出来学习。这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出现了问题。

说到问题,就要从官僚政治说起。话说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用郡县制也就是官僚政治来代替封国制也就是贵族政治。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个进步。大一统的思想,和集权政治确实适合农业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官僚政治仍旧适用于现代社会。虽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了六十多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有很多封建残余。而所谓封建残余,最主要的就是官僚政治。

所以说,作风问题源于封建残余,消除封建残余就要从全民的内心里消除这种意识。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其中一个就是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区别。我们要适应陌生人社会,就要遵守社会契约,也就是法律法规。也只有走向法治,才能彻底消除封建残余带来的官僚主义和作风问题。所以总的来说,提高全体国民的社会化程度,教育国民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

于是我觉得,从教育开始,培养学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不是找熟人;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职责感以及独立的人格,就尤为重要了。但是这是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没有终点的工作。所以说,作风建设一向在路上,因为历史会一向向前发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