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镜子观后感教师篇 【4篇】

思而思学 2023-10-31 20:34:09

【教师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一】

《镜子》第一集开场“教育培训机构”的出现,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个节目:对“临沂四院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治疗学生网瘾、早恋、辍学等。当时一起看节目的儿子说:“妈妈,如果我也叛逆了,有了各种问题,你会把我送去吗?”我含着眼泪坚定地说:“儿子,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很正常的,妈妈会陪你一起成长!放心,妈妈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妈妈也努力做一个好妈妈!”记得很清楚,我和儿子抱在一起哭了一会儿,为了电视中哭诉自己被父母送去“四院”遭受了“惨绝人寰”的孩子们而哭,也为了那些打着“爱”的名义控制折磨孩子的无知的家长们而哭!!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想起节目中孩子们哭诉自己恶魔般的经历,我都会心痛到泪流满面,不能自已。《镜子》中18岁的宴恒在培训结束时的一段话直击人的心灵,扪心自问,我们家长?所谓孩子们眼中的“主人”,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宴恒说:“我是一个听话的机器人,18年来,我一直很听话,什么事情都照主人的吩咐乖乖去做。直到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叛逆,机器人长大了!),主人手足无措了,将我所有好的、坏的程序全部删除。于是,机器人慢慢地走向灭亡”。孩子是我们终将要培养成才的“机器人”吗?只要乖乖听话,一切OK;只要学习成绩好,一切OK;只要顺着家长的指路前行,一切OK!可是“主人们”,“机器人”是会长大的,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有了自己的梦想,他们有权选择属于自己的理想之路。在这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才之路上,家长和学生如何携手快乐前行,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镜子》中的三个主人公:14岁的泽清,16岁的家明,17岁的张钊。本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本是为理想奋斗的年龄。可是,他们却走进了一片荒野,这里没有关爱,没有春天,这里只有四面楚歌,这里只有带着“爱的枷锁”等你出现的父母。《镜子》中的“教育培训机构”或许有几分可信,可是,其它任何打着“管教”、“教育”幌子的机构都是一群恶狼般的帮凶!

家明父亲(大学本科,教育文盲)说:儿子要唱歌、画画、做一个自由的人,那怎么行呢?教育机构去接(抓)孩子时,父母在室外哭泣,房间里传出声嘶力竭地喊声:“放开我!放开我……”(写作一度停止,不能控制的哽咽,很想对家明的父母说,就在“放开我”的撕裂声传来时,你们本应该冲进房间,冲进“荒野”拥抱自己的孩子……)

心理辅导老师对家明父亲的评价是“死不悔改”,说父亲是一头一直在拉磨(磨指孩子)的驴。老师问父亲累吗?父亲说:“不累,很充实!”但是有一天磨累了,不转了,于是,驴就彻底疯狂了。(评价:家长不要做“死不悔改”、一直低头拉磨的倔驴!“磨”也是有生命的!)

《镜子》中折射出孩子们共同认为的三条不能碰的高压线是:1.网瘾 2.早恋 3.辍学。可是,高强度极端家庭环境下,这三条高压线变成了孩子回击家长最有力的武器,可悲可叹啊!片中家长说:要让家长改变,难道永远不让孩子上学吗?这永远做不到。脑中浮现某视频中因父亲把儿子手机扔到楼下,儿子随即跳楼而亡,顿时阴阳两隔,父亲与儿子永远也不能再做“父子”了。孩子健康地来到我们身边,本是一件多么感恩的事情。为什么在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反而变成了使“健康”不再的“刽子手”。

引用俞敏洪的一句话点评结尾: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文中观点仅代表自己,一个身为妈妈和老师双重身份的自己。与大家共勉,我思故我在!

【教师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二】

前几天学校给全体教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观看央视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三集共90分钟的片子,我和十四岁的大儿子、四岁半的小儿子一气追完了,看后感慨万千。

这是一部纪录片,它所记录的现象和事例其实早已在各种新闻媒体中反复地重演着。问题孩子的现象,亲子关系的断裂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毫无新意可言,可是片子的结尾却让我只有叹息和满满的沉重感,片子的结尾是3个在特殊学校生活了三个月后的孩子,最终仍是选择了与父母期望值完全不一致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离开了父母独自游历,他们中只有一个满18岁才刚成年。我想,这是大部分中国父母都不愿接受的结局吧。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片子里的父母用尽一切办法希望孩子能回归原来的样子,足以证明父母对孩子浓浓的关爱,可为什么结果还是有违人愿?为什么“镜子”反映出来的是孩子对父母满满的抱怨呢?我想是因为父母一直都以自已的方式去付出爱,却忽略了接受爱的一方的感受和反馈吧。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父母的监护下逐渐形成自已的个性并成长,即使同胞所出,父母也做不到付出两份完全相同的爱,培养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所以应因孩子的个性付出爱,是每个父母需要学习、摸索和积累的工作,孩子的感受和反馈,是让父母不断地调整和改善付出爱的方式,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努力和关注的事业,而不是日常里苍白无力地嘴里念叨几句:爸妈很爱你,你该去做功课了之类的句子。爱,也是需要滋养和成长。

太多的父母忙着上班,忙着应酬,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从小就给孩子一部手机或平板,把孩子送到游乐场或别人家中,他们用自已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养育孩子,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向父母倾诉,需要更多更多的家庭活动时间。父母极少与孩子分享爱,分享彼此的生活,最终,孩子也如“镜子”一般,不再与父母分享自已的生活。孩子与父母的精神交流一旦断裂,绝不是三个月的特殊学校生活和心理咨询能够挽回的,亲子关系断裂的心灵创伤也许伴随孩子一辈子,甚至可能延续到孩子的后代,并扩大影响到社会。

90分钟的片子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心理咨询师李品宽老师所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三十年……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成果的同时,精神的构建是滞后了。确实,特别是家庭关系的精神构建大大落后了。从片子里,我注意到一个小数据,进入特殊学校生活的孩子多数是男孩子,从教育角度来看,父亲在孩子特别是儿子的教育中的榜样作用不可取代。多希望我们的父母,不要再堂而皇之的以工作为理由,委托其中一方作代表,母代父职或父代母职地陪伴孩子成长,孩子需要父母不同身份的爱,需要真实有效的陪伴,更需要社会的支持、鼓励和正面宣传。孩子们需要在父母身上学习爱的能力,了解爱也需要滋养和成长,才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传播爱,并在付出爱的时候获得幸福感。

临睡前,我抱着小儿子与大儿子讨论着片中的各种细节,我很庆幸在陪伴他们成长的时候,我收获了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每天的笑容。

愿天下父母都能早一点、再早一点,多一点、再多一点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

【教师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三】

看完《镜子》这部纪录片,我深受震撼,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不管作为父母还是老师,教育之“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片中的每一副画面、每一段对白都让我五味杂陈,都牵动着我的思绪,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和教育。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作为老师和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影片中家明对父母的“声声控诉”也让我泪水雨下,忏悔不已。我不由想到自己刚当班主任时完全没有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只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没有一颗宽容之心,摆出的完全是一副严肃的面孔,只要发生了一些事情,对学生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忽略了一个高年级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特点,没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他们有时下课打闹也是宣泄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他们需要这种身体的碰撞以宣泄自己这种生理的成长的需要。后来通过自己的学习,才深深的意识到那时的孩子并不是逆反,所谓的逆反只是自身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了。后来自己又教高年级时,我完全换了一种方式对待这样的孩子。

记得刚送走的毕业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自己认为处理得较艺术。一位学生顶撞学校的保洁人员,班里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尊重别人的辛苦付出。我一直反思对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着,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并让孩子践行,尽量做到知行合一,所以自认为非常重视孩子的思想、德行教育,让孩子先做人后做事,再学习。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简单的说教似乎对他们的心灵没有触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害怕一会儿,有的孩子甚至会暗笑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老师拿我没有什么办法?不就是发一顿火吗?俗话说“教不严,师之过,学生出现的问题一定是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没有教育好学生。于是我马上让学生把保洁阿姨请到了我们教室,首先我代表学校对保洁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感恩他们让学校变得如此美丽、整洁,并向保洁人员一鞠躬。然后让全体学生向保洁人员鞠躬,表示感恩。最后让顶撞的学生向奶奶道歉,此时的学生鸦雀无声,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此地无声胜有声。我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孩子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希望通过我的以身示范,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了事情,就要先反思自我,而不是据理力争。自此以后,我班孩子再也没有出、发生过这样不尊重保洁人员的现象。我想这样的教育就是尊重和包容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生命的教育。

看完《镜子》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知道了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而是应当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不断扩大自己的格局,接纳、宽容孩子的不完美,用一颗满满的爱心,改变自己,滋润、浇灌孩子的生命,让生命成为生命本身,只需静待花开。

【教师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四】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我的心,作为一名老师、一个母亲,我们该如何去教育引领这些天使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这样写到:“我想把我们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它身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的理想。这些雕塑家是谁呢?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是母亲……”可见,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中一些粗浅的做法,希望以丘陵之石,引昆山之玉。

一、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爱驻我家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双方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家中时时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从小我就经常满含深情地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爱你!”当女儿能流畅地表达时,她会满脸洋溢着幸福地脱口回应我:“妈妈,我也爱你!”爱要大胆说出来,对于自己的孩子更应如此。节假日多组织一些家庭集体活动,比如一起回老家看望老人,一起到大自然去郊游,一起种树栽花......孩子生活在充满欢乐和谐的家庭中,自然会感到温馨和幸福,身心就能健康成长。

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放低姿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她的知心朋友。对于已是中学生的孩子来说家庭中的一些重大事情或者决定要让她知晓,并且听听她的见解,多肯定鼓励,有道理的建议可以采纳,充分尊重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她的家庭责任感。现在在我们家里每天最重要的、最让人感兴趣的一件事就是在饭桌上听女儿娓娓地向我们讲述这一天中在学校发生的趣文轶事,我和她的爸爸大多时候是微笑着边听边吃饭,偶尔被她讲的趣事逗得大笑,也会适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给予她正确的引导。这看似很平常的聊天,但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却至关重要,从女儿的言谈中我们会及时的了解她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而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

三、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品质,做乐学之人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侧重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成为了一名中学生以后则侧重于对她进行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做到学习上自强不息。在人的一生当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孩子一两次考试没有考好,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责怪和打骂,责怪和打骂只能让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和厌学,继而产生抵住情绪,而应该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没有考理想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补救,同时还要多给与孩子信心和鼓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要让爱变成了伤害。“因天时而耕种,借地势而破土,同人和而茁壮。” 播撒阳光,静待花开。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