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人民的名义感想观后感4篇【优秀】

思而思学 2023-11-04 19:09:12

《人民的名义》这部投资1.2亿元的电视剧,是十八大之后首部全方位深刻表现反腐的剧作。在人物和格局上,《人民的名义》有了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最高级别直至副国级,也因此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看了人民的名义感想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看了人民的名义感想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出品的反腐题材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让我从中看到了两个词:欲望和失控。

《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陆毅饰)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检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阶层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还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遗余力消除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苍蝇老鼠。

记得那里面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这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其实地狱离我们多么近啊。现在的社会,压力大,矛盾多,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总有些人看到别人日子过的红火,看到别人买车买房,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红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应当得到的东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点权力去换取物质上的享受。

还记得抗日英雄吉鸿昌的一则故事??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身为人民公仆,就应当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廉洁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片中的齐斌也一直在讲,他自己的教训就是学习不足,法律法规的这些学习高度没有拔上去。只有个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免于那些社会流毒的侵蚀。

人,无欲则刚。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华美,其实烫手的东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刚直,行得正走得端;才能“不怒而威”,成为别人的表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诚不欺我。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之所以会盯上领导干部,是因为,他们嗅到了某些臭味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人应当是自我约束的,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失控”。就像片子里张琨的那句话:“脑子里的那根弦就绷得松了。”于是自己就开始失控了。

贪腐者的失控其实很简单,我们中国本来就有着请客送礼的传统,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坐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联络一下感情,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身为一名人民公仆,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比常人更加的自我约束。齐斌讲了他的第二个教训,就是交朋友。“权钱交易的朋友不可用。”那些人总是从一点儿小恩小惠开始,渐渐的将你拉入堕落的深渊,到后来就成了明目张胆的好处费,甚至自己收钱成了习惯,竟然完全不再把这当成犯罪。片子里张乾德就将自己讲的很清楚,从05年开始的吃喝、烟酒、衣服,到后来按比例收取好处费,一个拥有大好前程的农机技术人员就这样成了国家的蛀虫。

从收礼到贪污,他们仅仅只是走错了一步,却不得不用自己的自由与家庭来弥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些现身说法的罪犯,用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用他们对自由和家庭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敲响了警钟。一旦私欲膨胀,利欲熏心,权力就会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一旦放松警惕,心存侥幸,罪恶就会如洪流一般将自己吞噬。

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正确的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努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时刻将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放在心头,才能保证自己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对家庭、对儿女负责的人。

篇二:看了人民的名义感想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为我们观察、把握观众的心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都说观众是苛刻的,但对于《人民的名义》,他们却表现得特别宽容。客观地说,《人民的名义》离经典之作,还有一定距离,艺术上的缺憾、剪辑上的生硬、剧情里的小槽点都显而易见,但是观众对这些都不在乎。爱上一部剧,就像爱上一个人,剧中的瑕疵与不足,都会因为喜爱而包容。

那么观众究竟喜欢这部剧什么呢?

“这部剧代入感很强”??这是很多剧迷的观后感。这部剧作就像面镜子,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人、看到生活本身。当然,观众喜欢的还很多:他们喜欢扑朔迷离的剧情,猜测谁是清官谁是腐败分子,谁是真心英雄谁在装模作样;他们喜欢“小官巨贪”“人民币墙”“花式点钞”“搞事情的工人”等各色情节;他们喜欢一干老戏骨,沙瑞金、高育良、李达康、赵东来……这些角色与饰演他们的演员一样让人过瘾;他们喜欢正邪之间那些针锋相对、斗智斗勇的精彩戏码。

也许是怕年轻人不喜欢,剧中安排了郑乾耍宝搞怪的戏,但效果不佳。有网友吐槽:“我宁愿看育良同志修花剪草都不愿看郑西坡他儿子……”“我最喜欢看开会”。导演李路接受采访时坦承:“情感戏、时尚元素以及年轻人的话题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现在来看,增加的这条年轻人的线,完全失败。”

为什么娱乐不受待见,开会反而吸引观众?为什么昨天还沉迷在小鲜肉、玄幻穿越、网红电游中的年轻人,今天“忽然”爱上主流?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优良党风政风的期望,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憧憬,从来就是一股巨大的社会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的党中央,通过一系列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的重大行动,重新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重新塑造了中国社会,重新塑造了世道人心。谁都不能否认,现在,主流价值观吃香了,“同志”回来了,“共产党员”的称号不再是一种在各种段子中被挖苦嘲笑的对象了,对伟人和英雄的污名化有遭到唾弃的风险了……正道的回归、主流价值的高扬,必然反映到《人民的名义》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必然会得到观众的认同。

而90后年轻人,过去人们对他们有不少的误解:他们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一代,因而必定娇生惯养;他们从小受欧风美雨的吹拂洗礼,因而必定“数典忘祖”。他们被贴上“娱乐一代”的标签,被看成是游离于政治话题之外的“新新人类”。但实际上,他们十分爱国,很有正义感,认同主流价值观??这在“钓鱼岛”、南海、反台独反港独等热点事件中表现得很突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在《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中得到印证。由此看来,年轻人喜欢“伟光正”的《人民的名义》,充当“刷屏”“霸屏”的主力,扮演“流量担当”的角色,也就丝毫不必奇怪了。“多亏《人民的名义》火了,否则我们年轻人还要继续被误解。”这是网上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当然,年轻人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追这部剧。他们不再用一种苦大仇深、正襟危坐的姿态去欣赏正剧,相反,他们用“表情包”“鬼畜视频”等个性化表达方式来解读这类严肃题材,甚至要“守卫达康书记的双眼皮和保温杯”。

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欣赏心态的这种变化,值得作家艺术家、影视制作机构好好琢磨。

篇三:看了人民的名义感想观后感

近期,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横空出世,号称“史上尺度最大反腐片”,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收视、点击率排行占据各大排行榜前列。该剧旨在能让人们看到人性的温暖、信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为防腐提供警戒。

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的荧屏上,并不缺少各种偶像剧、穿越剧、宫廷剧,真正缺少的是写实剧,而《人民的名义》就是一部写实剧。在满屏尽是浮夸的当下,《人民的名义》是一股清流,显得有些标新立异,自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具体来说,这部电视剧既做到了尊重现实,也做到了追求艺术。理想的文艺作品,人们真正希望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既有现实又有艺术。一部作品被认可,未必需要有现实性,但一定要有艺术性,需要通过自身艺术魅力,去打动和感动受众。反腐剧一旦播出,就再也不是单纯的价值输出了,而必须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选择接受。这就是艺术性的问题,作品需要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民的名义》正是一部有艺术性的作品。

剧中共有三条线索:一是办案,揭露腐败对人民的伤害;二是官员,展现被卷进腐败案的官员间的斗争;三是百姓,讲述一个普通家庭在时代背景下的种种遭遇。三条线反映了现实生活,加深了该剧的深度。正如导演所说,“没有人天生是贪官,人都有两面性和复杂性,是什么样的欲望、契机、事件促使他们走向了深渊,这是我想去探讨的。”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文化市场出现了只要艺术性不要现实性的倾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盲目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忽略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误导了广大电视观众,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人民的名义》以其神形兼具的姿态出现,体现了艺术与现实的交错融合。告诉我们,市场永远都存在高层次的作品需求,只有做到了艺术与写实的表达,作品方能广为流传。

篇四:看了人民的名义感想观后感

这部影片中陈立生凭着自己的勤奋实干,被提拔到某市交通局长的位置上,但他位高权重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步步蜕变为谋私受贿的犯罪分子,终极受到法律的制裁,既毁了自己的一生,也毁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剧情令人警省,发人深思,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主旋律影片。 必须权为民所用。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个部分的主要负责人,手中或多或少的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假如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不能够正确的掌好权、用好权,不能为老百姓所用,而是借手中的权利捞取个人的私利,终极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影片的主人公程度在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是不能够正确对待权力,一方面既想向更高的职位努力,一方面又把握不住自己,把握不停止中的权力,终极收受金钱等贿赂,受制于人,走上了犯罪道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时刻想到权是人民给的,是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只有掌好权、用好权的责任,而没有任何以权谋私的欲看。 必须利为民所谋。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帮人民群众之所需,成为人民群众的公仆。然而,影片的主人公程度,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考上大学,又经过努力,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但是却放松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以为收点礼品算不了什么,终极收受贿赂,仅给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也给自己的仕途划了一个句号,教训是令人发人深省的。

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管好一个部分,更要管好身边的人,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然而,影片的主人公程度在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后,溜须拍马的人多了,抬肩舆的人多了,送礼的人多了,在思想上就经不住诱惑,自觉不自觉地被糖衣炮弹击中,被一些不法商人所利用。因此,我们应该从这部影片中认真吸取程度生的教训,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你只要做了,就有人知道,你有了第一次,你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必须警钟常叫,引以为戒,做得手不伸,嘴不贪,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通过生活中一名领导干部的轨迹,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一个党员员、一名领导干部如何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在金钱、利益眼前经得起考验,确实是一部难得的、活生生的好教材,使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