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后对公务员有什么影响(一)

思而思学网 2023-12-18 21:45:12

养老金并轨后个人缴8% 对陕西公务员有啥影响

近日,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破冰”,养老“双轨制”成历史。根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10月起,每月需缴纳工资的8%作为养老保险,4%作为职业年金。

这几天,小王工作之余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在网上搜索“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的信息,他是西安市新城区一街道办事处的公务员,这次改革直接关系他的切身利益。

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终结了公务员不用缴养老保险的历史,全国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10月起就需按月缴纳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据了解,陕西省像小王这样以后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有120余万人。

养老保险怎么缴,缴多少?

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此举将保障改革人群的新养老金水平不低于现有水平。

根据《决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职业年金方面,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以在街道办工作六年的小王为例,他现在每个月基本工资841元,各类补助津贴2640元,总共3481元。改革后,每月养老金缴纳278元,职业年金缴纳139元,每月共计417元。

原有的养老待遇水平会降低吗?

改革后,这4000万人退休后的待遇如何?《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老人”是指改革前(10月前)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这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一致。“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他们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职业年金制度被专家称为方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