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汇总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21 12:11:00

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黄大年的先进事迹经过各种媒体报道后,在网上网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都为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认为黄大年无愧于“高层次人才”的“殊荣”,值得敬佩,应该向他学习。但也有人认为黄大年的“专家”身份与自己“悬殊太大”,所从事的“地球物理学研究”与自己的工作有“天壤之别”,黄大年精神“遥不可及”,要学习也应该是“高层次人才”向他学习,一般党员干部不好学、不容易学。黄大年精神到底易学不易学?事实上,只要你认真去看一下他的先进事迹报道,黄大年精神并不“深奥”,也不“玄乎”,学习黄大年精神其实并不难。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句名言:“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黄大年主动放弃国外的优越科研条件,动员妻子卖掉苦心经营多年的诊所,挥别依依不舍的创业伙伴,毅然回国贡献力量。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誓言;他用毕生精力,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始终从大局着眼,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多为国发光,不与民争利,唱响“有国才有家、有地才有花,实现中国梦、要靠你我他”的人生之歌,永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

我们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同志说过:“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黄大年回国 8年间,兢兢业业、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活着,工作着,人是快乐的。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本地本部门的业务标兵。

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说:“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他回国后的8年,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被同事们誉为“科研疯子”“拼命黄郎”。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守信念、不忘初心,不图名、不图利、不计得失,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争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甘当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始终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从政,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创建佳绩,让美好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人生境界在奋斗中升华。

篇二: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缅怀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小编怀着崇敬的心情,据新华社报道,黄大年同志所研发的技术就是让飞机,舰船,卫星等移动平台上装上千里眼,看穿地下每一个角落,这一技术让某些国家的航母,战舰清晰在我们眼皮底下不敢造次,可惜他却因为工作过度劳累,永远离开了我们。

小编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想象不到我们祖国千千万万像黄大年同志一样有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的科技工作者们每天承受怎样的工作压力和身体劳累,他们有一颗火热的心,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国防科技的前进呕心沥血,付出一生青春年华,甚至生命,是他们撑起我们国家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现在社会浮躁,拜金主义盛行,娱乐圈挣钱丰厚,有功之臣却往往清贫一生,这是社会的毒瘤,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小编痛心疾首,呼吁整个社会要更加重视知识,更加重视人才,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向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普通劳动者致敬!

最后,再次缅怀黄大年同志,他是我们的榜样,他是最可爱的人!

篇三: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鞠躬尽瘁兴邦梦,一寸丹心爱国情。”为什么选择回国,这是人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在英国奋斗18年,黄大年早已跻身英国精英阶层,事业有成,生活富足。是什么让他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甚至连妻子最热爱的医疗事业都抛弃了?实际上,在他远赴重洋求学之前,就已经把答案写在了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在他看来,“祖国高于一切”,“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

“咬定青山不放松,科学报国显担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说,“他看起来像个‘科研疯子’,把每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黄大年生前好友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他是一个具有极其强烈的报国理想和报国冲动的人,他恨不得国家在军工、在一些敏感的战略学科昼夜间就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我都能够很深刻地感受到他这种迫切的心情,他是我所见过的对国家科学事业、对国家繁荣富强最衷心的科学家。”这位人们眼中的“拼命黄郎”,回国7年,便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最纯粹的爱国心。

“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有人问,黄大年这样拼命到底为了啥?为名?在回国之前他便已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被追赶者;为利?显然也不是,英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比国内优渥的多。其实,答案很简单,他只是想“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他看来,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如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影所言,“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宛若一部有血有肉且酣畅淋漓的教科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爱国之情,每一篇都抒发了强国之志,每一章都印证了报国之行。”黄大年走了,但他留下了丰富的科研硕果和精神富矿,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自觉以黄大年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