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改最新方案,北京公务员事业单位车改补贴标准方案

思而思学 2023-11-16 08:08:16

北京车改最新方案,北京公务员事业单位车改补贴标准方案

备受关注的北京公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今年年底前出台。昨晚,在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蒋力歌表示,北京公车改革原则上是,改革后的车 补和公车支出费用低于改革前费用。北京公车改革后,多余车辆不拍卖,而是分为四类处理,包括淘汰一批年限长、排放不达标车辆,补充一些车辆给一线执法执勤 用等。目前市级单位公车情况已完成摸底,正在摸底区县情况。

摸底 市级单位公车已完成摸底

此前,中央层面公车改革“按期交卷”,多部委公车已封存,公务交通补贴也按照级别发放到了公务员工资条上。根据车改“时间表”,为地方党政机关公车制度改革拟定的时限为2015年年底前。也就是说,北京应在今年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公车改革。

目前,北京的车改初步方案正在与中央车改办沟通,待一些规定确定后,再报市委市政府,方案将按照中央规定的原则进行。市发改委副主任蒋力歌介绍,目前市级单位公车情况已完成摸底,正在摸底区县情况。北京涉及车改的共有21万人,市区两级车辆共4.5万辆。

补贴 高出勤岗位补贴特殊考虑

据蒋力歌介绍,从补贴标准上看,北京会按照中央规定的标准执行,不会突破上限。按照初步方案,市区涉及的人员和中央一样,分三档执行;郊区县则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具体的方案,可能分档会更加详细,比如目前部分省市的部分地区,拟采取六档执行,北京郊区县也可能借鉴。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而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50%。

对于一些外出较多、用车较多的岗位,一刀切的补贴是否合适?对此,蒋力歌表示,高出勤岗位将会特殊考虑,会根据年均出行量来考虑,对这些岗位涉及的范围和补贴标准,会进行特殊考量。

蒋力歌表示,从总费用上来说,改革后所有保留公车的支出,以及补贴费用加在一起,会低于改革前的公车支出费用。同时要避免既坐车、又拿钱的情况出现。

车辆 多余公车将分四类处理

7月,中办、国办发布公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提出,取消的公务用车应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北京公车改革后,是否会像中央单位一样,对多余的车辆进行拍卖?对此蒋力歌表示不会。

据蒋力歌介绍,改革后车辆分四类处理:淘汰一批年限长、排放不达标的车辆;补充一些车辆给一线执法执勤用;按照中央要求,设置过渡平台,用于取消公车后、又需要用车的情况,比如会议、集体调研等;封存剩余的公车,然后再根据现实需要用于车辆更新。

另外,蒋力歌表示,北京不少公车都超期服役,公车改革之后,也会引导一些工作方式的改变,比如多推动电视电话会、视频会来办公。

 是否着力推进公车改革,考验的是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敢于拿自己开刀,突破自我利益的藩篱,才能提升自身的公信力,顺利推进全面深入改革的步伐。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车改制度。据统计,截至本月上旬已有29个省区市车改方案得到批复,预计年底近20个省份将完成省级车改。如今,距最后的改革时限只有十余天,各地能否如期完成车改?另外,据新华社调查,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拿车补坐公车、“没了公车不出门”等问题,相关监督与细则配套能否及时跟上?

车改涉及面广,关系到公权力自身利益,向来是一块硬骨头。从目前地方车改落实情况看,进度并未明显提前,20个省份年底完成省级车改,也只是勉强符合年底前“基本完成”的目标任务。不过,按照相关指导意见,车改的大限是“2至3年时间”,明年全面完成公车制度改革,大概没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车改之艰难。

车改虽难,关键在能否下定决心。以往一些地方也出台过车改方案,或首战告败,或虎头蛇尾,或反反复复,归根结底,就在于决心不够坚定。车改成败固然与方案可操作性有关,其命运却系于地方各级领导。领导身先士卒,拿自己开刀,下面自然不敢阳奉阴违。领导自己舍不得放弃,或一头拿车补,一头变着花样照用公车不误,再好的车改方案也将瞬间垮塌。这轮车改能够顺利推进,关键就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冲在前面,自上而下、统一部署,再没有谁可以成为“局外人”。

本轮车改目标和措施明确,考核体系完备。如在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和节支率上的规定,前者按级别框定了车补上限,后者则是对车改效果的考评指标,以这两者作为地方车改的标尺,哪里违规哪里落实不力,并不难判定。据悉,多数省份车改方案中,厅局级车补标准“顶格”执行,处级车补只有少数省份低于上限要求。这其实不要紧。顶格并不越格,乃制度容许的范畴。重要的是,有没有地方敢于越过红线?如果没有,便可证明相关规定是严格有效的。

话说回来,这尚不能完全保证地方车改不会走样。例如,将原来分散在地方各部门的公车集中管理,是保障公务运转的必要措施,但在实际中,这可能被人利用来规避制度规定,出现“机动车辆只为领导而动”的情形。若如此,就会形成个别官员一边拿车补一边又享受专车待遇的局面。今年4月深圳被曝光的“10人开会带8个司机”风波,就暴露出这一可能性。对此,各地应细化车改方案,加以防范。

公车改革不仅是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公众对滥用公车等现象反映强烈,若不着力破解这一问题,何以回应社会关切?就此而言,是否着力推进公车改革,考验的是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敢于拿自己开刀,突破自我利益的藩篱,才能提升自身的公信力,顺利推进全面深入改革的步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