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锦城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06 05:49:52

据最新成都锦城学院招生网和重庆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重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8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9781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成都锦城学院,不过每年成都锦城学院在重庆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锦城学院

1、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5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5701名;

2、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3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4737名;

3、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6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3110名;

4、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2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7815名;

5、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5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2913名;

6、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9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9396名;

7、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007名;

8、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3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1244名;

二、成都锦城学院在重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成都锦城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重庆 历史 - 本科 471 20847 省教育厅
2022 重庆 历史 - 专科 374 47451 省教育厅
2022 重庆 物理 - 本科 454 65701 省教育厅
2022 重庆 物理 - 专科 380 94737 省教育厅

2、2021年成都锦城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重庆 历史 - 本科 502 24502 省教育厅
2021 重庆 历史 - 专科 375 62508 省教育厅
2021 重庆 物理 - 本科 463 73110 省教育厅
2021 重庆 物理 - 专科 284 97815 省教育厅

3、2020年成都锦城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重庆 理科 - 本二 457 62913 省教育厅
2020 重庆 理科 - 专科 391 89396 省教育厅
2020 重庆 文科 - 本二 508 18007 省教育厅
2020 重庆 文科 - 专科 431 41244 省教育厅

最厉害的医学院校排行榜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星级排名
35北京协和医学院7★
64海军军医大学6★
65首都医科大学5★
72空军军医大学6★
99北京中医药大学6★
104哈尔滨医科大学5★
105中国药科大学5★
107陆军军医大学5★
110上海中医药大学6★
110中国医科大学4★
111南方医科大学4★
114南京医科大学4★
115天津医科大学4★
122重庆医科大学4★
126河北医科大学4★
129南京中医药大学5★
129温州医科大学4★
133天津中医药大学5★
142山西医科大学4★
144广州医科大学4★
153广州中医药大学5★
160大连医科大学3★
16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4★
175安徽医科大学3★
181新疆医科大学3★
202昆明医科大学3★
209成都中医药大学4★
209沈阳药科大学4★
211广西医科大学3★
211河南中医药大学3★
216江西中医药大学3★
224山东中医药大学3★
230宁夏医科大学2★
237长春中医药大学3★
246福建医科大学3★
250福建中医药大学3★

专科提前批填报志愿的技巧

1.根据自己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谁都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考生和家长要分析比较,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选择”要以稳定的“习惯兴趣”、“长时兴趣”为主导,同时不能被“一时的”短暂情绪所干扰。毕竟专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职业

2.用专业筛选院校范围

首先根据自己的成绩进行定位,选择自己分数可以报考的院校。然后在初步筛选出的院校中,了解这些院校中是否开设有自己的意向专业,若有开设该专业是否为院校的重点专业,或者该专业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实习岗位,包括以后的就业方向等等。

3.通过学校官网介绍,提前了解院校信息

通过初步筛选出院校范围,家长和考生就要自己动手查询这些学校的官网。官网会清楚地告诉我们院校层次,开设专业,就业方向等等。同时可以了解专业在学校学习的内容、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毕业之后岗位方向

4.结合自身发展

很多同学可能本身成绩不错,唯高考失利,心有不甘,这部分同学就可以考虑专科结束后,自己的个人发展问题。比如跨校专升本、留学机会等。读专科还是需要有战略眼光,要看三年后,不要只看三年内。

5.拉开院校梯度

提醒各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院校之间的梯度要设置好,才会降低分数的浪费或者掉档。平行志愿,同一批次的竞争强度并没减弱,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依然存在。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掉档下来把低分考生挤下去。高职专科志愿填报依旧要重视这个问题。

三、成都锦城学院学校介绍

成都锦城学院的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是由四川大学与四川锦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202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 办学规模 学校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区,占地2100余亩,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26000余人。设有13个教学院(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办学定位 学校类型定位为“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型、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定位为“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发展目标定位于“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化的应用型大学。” 学科专业 现设有57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专业中,审计学(ACCA)专业为四川省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工程、市场营销、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为“省级高校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金融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获批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软件工程、工程造价2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另获批3D引擎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 近年来,学校积极拥抱世界范围内的“工业4.0”革命,努力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建设“未来型大学”,造就“未来型教师”,培养“未来型人才”。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前沿专业。以建设“智慧工科、技术文科、数字商科、多维艺科”为目标,通过文工融合、理工渗透、工管交叉、工艺联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师资、产教之间的“六融合”,使毕业生能够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学校已获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建设成果。 招生就业 学校在2012年即实现全部专业在川二本招生,2015年审计学(ACCA)专业在川一本招生,均属同类高校最早。学校录取分数线常年居于川内同类院校第一、省内全部本科高校中上游水平。学校尊重考生的学业志趣,近年来考生录取第一志愿满足率100%,同时实行灵活的校内转专业制度,让考生能“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我校视就业工作为生命线,落实“定向培养,对接就业;提前实习,促进就业;专场招聘,落实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宽渠道,扩大就业;重点指导,帮扶就业”举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高端就业率近50%、创业率近3%、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深造率接近20%(学生考取高校不乏清华、北大、浙大、川大以及哈佛、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悉尼大学等知名学府)。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师资队伍 学校通过延揽名师、培育良师,组建了一支由知名学者与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师资总数128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0.3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6.07%。近年来,学校以“师德、师风、师才、师能”为核心要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第一师德,追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面位做好。每一位老师在校内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一位老师每周都会安排课外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带领学生做项目、参加竞赛,倾心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四川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40余人。 学校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双向进修计划”,让教师同时拥有“大学教师”和“行业专家”两种身份。截至目前,我校教师中有行业证书、经历、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保障。 教学设施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室)85个。其中,现代企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联网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有智能科技与5G应用创新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云财会智慧实验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现代金融实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等新技术实验实训中心。 图书资源 图书馆拥有馆藏文献总量296.6万册;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创新与创新管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等称号;并与成都市图书馆共建“成都图书馆锦城学院分馆”,学生可共享借阅成都市图书馆318万册纸质图书;还向成都市高新西区市民开放,发挥大学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 人才培养 我校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以“做人第一,能力至上”为目标,开展“三大教育”(“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四大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科研计划、大学生助教计划、大学生阅读经典计划),培养学生会做人,能做事。 自2005年建校起,就把“明德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创业教育”纳入全体在校生的必修课。“明德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明明德”的大学之道中建立文化自信;2个必修学分的“农场劳动教育”把中国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基因代代相传;以必修课、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学生模拟公司锻炼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创业必修教育”,使学生从就业岗位的竞争者变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坚持“锦城课堂大于天”的理念,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做好课程与课堂设计,把传统的“备课”提高到“教育工程学”的水平。努力创造师生同频共振、有温度、有浓度、有梯度的课堂。目前,我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等“金课”共计23门。 深入开展“三大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去(掉)、调(整)、增(加)、嵌(入),做到立足应用、接近前沿;在教学方法上,推行“八大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问题导向法、情景教学法、以赛促学法、头脑风暴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教学评价上,破除“卷面考分决定一切”的评价机制,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标准考核与开放考核并重,考试评价与多元评价并重”。 主攻“高阶教学”,打造一流课程。创新“一基两轴,三阶递进”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以知识为基础(一基);以提升思维和能力为目标(两轴);以分阶递进为手段(三阶)。通过课程和课堂的主渠道,培养具有扎实知识、专家思维以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坚持教育不放任,管理不放羊,考试不放水。明确规定“三不放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不放水,期末考试不放水,学校对教职员工的考核不放水。形成了“勤奋、向上、严格、刻苦”的教风和学风。 创新人才培养“长板原理”:一个人在其基本面(德智体美劳)可以的情况下,其成功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最长的那块“板”。学校努力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的长板更长、亮点更亮,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生获奖 近年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忙项目、忙创新、忙竞赛。“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奖2项、省奖76项,且连续六届获“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奖6项、省奖206项;其它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奖25项、省奖1095项,如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冠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