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

思而思学网 2024-02-11 01:07:58

据最新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重庆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重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18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1298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1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9770名;

2、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38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9573名;

3、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31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7533名;

4、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34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4549名;

5、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2989名;

6、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8442名;

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重庆 历史 - 专科 180 69770 省政府
2022 重庆 物理 - 专科 312 107533 省政府

2、2021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重庆 历史 - 专科 387 59573 省政府
2021 重庆 物理 - 专科 348 94549 省政府

3、2020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重庆 理科 - 专科 214 112989 省政府
2020 重庆 文科 - 专科 314 68442 省政府

高考志愿怎样填写

1、按名次来确定大学,由于每年的各种因素都有所不同,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会有所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大家可以参考排名来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大学。

2、高考志愿填报在选择专业时要以兴趣优先,兴趣是你最好的老师。当然也要尽量避免冷门专业,毕竟冷门也是有它的原因,比如说就业率低啊,工资低啊,就业专业不对口等等。

3、优选目标志愿,说白了就是在你自己喜欢的院校及专业进行自由组合挑选。那你也要保证你能被你优选的志愿所录取,不然就是一场空。

4、参考去年录取分数线做个排名,填报志愿时可以“冲一冲”、“稳一稳”、“抱一抱”。简单来说呢,就是冲更好的院校,抓住自己喜欢的院校,保证能被录取的院校。以上皆不可盲目,在学校跟专业上要进行全面分析,尽量避开“高分低就”这种尴尬的结局。

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序号学校名称评估结果专业
1北京大学A+计算机
2清华大学A+计算机
3浙江大学A+计算机
4国防科技大学A+计算机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计算机
6北京邮电大学A计算机
7哈尔滨工业大学A计算机
8上海交通大学A计算机
9南京大学A计算机
10华中科技大学A计算机
11电子科技大学A计算机
12北京交通大学A-计算机
13北京理工大学A-计算机
14东北大学A-计算机
15吉林大学A-计算机
16同济大学A-计算机
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计算机
18武汉大学A-计算机
19中南大学A-计算机
20西安交通大学A-计算机
21西北工业大学A-计算机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计算机
2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A-计算机
24中国人民大学B+计算机
25北京工业大学B+计算机
26北京科技大学B+计算机
27南开大学B+计算机
28天津大学B+计算机
29大连理工大学B+计算机
30哈尔滨工程大学B+计算机
31复旦大学B+计算机
32华东师范大学B+计算机
33东南大学B+计算机
3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计算机
35南京理工大学B+计算机
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B+计算机
37合肥工业大学B+计算机
38厦门大学B+计算机
39山东大学B+计算机
40湖南大学B+计算机
41中山大学B+计算机
42华南理工大学B+计算机
43四川大学B+计算机
44重庆大学B+计算机
45西南交通大学B+计算机
46重庆邮电大学B+计算机
47解放军理工大学B+计算机
48北京师范大学B计算机
49天津理工大学B计算机
50山西大学B计算机
51河北工业大学C+计算机
52沈阳建筑大学C+计算机
53辽宁师范大学C+计算机
54上海理工大学C+计算机
55上海海洋大学C+计算机
56常州大学C+计算机
57浙江理工大学C+计算机
58浙江师范大学C+计算机
59温州大学C+计算机
60福建师范大学C+计算机
61南昌大学C+计算机
62郑州大学C+计算机
63武汉科技大学C+计算机
64湖南科技大学C+计算机
65广西师范大学C+计算机
6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计算机
67贵州大学C+计算机
68昆明理工大学C+计算机
69长安大学C+计算机
70青岛大学C+计算机
71西安邮电大学C+计算机
72北京工商大学C计算机
73河北工程大学C计算机
74石家庄铁道大学C计算机
75中北大学C计算机
76东北电力大学C计算机
77长春工业大学C计算机
78上海师范大学C计算机
79安徽工业大学C计算机
80江西师范大学C计算机
81山东财经大学C计算机
82河南理工大学C计算机
83郑州轻工业学院C计算机
84湘潭大学C计算机
85华南农业大学C计算机
86西安理工大学C计算机
87西安工业大学C计算机
8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C计算机
89三峡大学C计算机
90扬州大学C计算机
91大连大学C计算机
92广东工业大学C计算机
93中央民族大学C-计算机
94沈阳理工大学C-计算机
95黑龙江大学C-计算机
96上海海事大学C-计算机
97江苏科技大学C-计算机
98华侨大学C-计算机
99东华理工大学C-计算机
100江西理工大学C-计算机
101大连海事大学B计算机
102长春理工大学B计算机
103哈尔滨理工大学B计算机
104燕山大学B计算机
105华东理工大学B计算机
106上海大学B计算机
107苏州大学B计算机
108中国矿业大学B计算机
109河海大学B计算机
110江苏大学B计算机
1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计算机
112浙江工业大学B计算机
113安徽大学B计算机
114中国海洋大学B计算机
115中国地质大学B计算机
116武汉理工大学B计算机
117暨南大学B计算机
118深圳大学B计算机
119西南大学B计算机
120兰州大学B计算机
121火箭军工程大学B计算机
122北方工业大学B-计算机
123中国农业大学B-计算机
124首都师范大学B-计算机
125天津工业大学B-计算机
126华北电力大学B-计算机
127太原理工大学B-计算机
128内蒙古大学B-计算机
12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B-计算机
130东华大学B-计算机
131南京邮电大学B-计算机
132江南大学B-计算机
133浙江工商大学B-计算机
134福州大学B-计算机
135山东科技大学B-计算机
136济南大学B-计算机
137华中师范大学B-计算机
138广西大学B-计算机
139桂林电子科技大学B-计算机
140云南大学B-计算机
141西北大学B-计算机
142青海师范大学B-计算机
143新疆大学B-计算机
144中国石油大学B-计算机
145空军工程大学B-计算机
146北京化工大学C+计算机
147北京语言大学C+计算机
148中国传媒大学C+计算机
149中国民航大学C+计算机
150河北大学C+计算机
151江西财经大学C-计算机
152河南工业大学C-计算机
153河南大学C-计算机
154河南师范大学C-计算机
155武汉工程大学C-计算机
156武汉纺织大学C-计算机
157湖北工业大学C-计算机
158长沙理工大学C-计算机
159海南大学C-计算机
160桂林理工大学C-计算机
161西南石油大学C-计算机
162重庆交通大学C-计算机
163西华大学C-计算机
164西南财经大学C-计算机
165西安石油大学C-计算机
166北京信息科技大学C-计算机
167湖南工业大学C-计算机
168海军航空工程学院C-计算机

三、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职(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2004年由无锡市干部学校、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无锡市职工大学、无锡市轻工职工大学和无锡市城建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又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分院)合并办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成立的江苏官立第三师范学堂。 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照《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办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以“弘毅”为校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生命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体制创新、服务卓越的地方高等院校。 学校坚持特色立校,围绕无锡“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与无锡产业发展紧密契合的专业体系。设有15个教学院(部),包括:师范学院、贸易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旅游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影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基础课部、体育部,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8个,物流管理(快递方向)、酒店管理2个专业是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酒店管理专业群是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2个专业是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酒店管理、建筑工程技术2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物联网工程技术2个专业群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酒店管理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19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博士35人,正高27人,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达74.59%,高级职称达40.24%。现有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7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3人,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省产业教授2 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4人。学校积极实施“百名教师出国(境)计划”、企业研修计划,“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6%。教师获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奖项30余项,1名教师受邀担任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 学校坚持质量兴校,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3年顺利通过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成为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单位,2016年起与常州工学院、无锡太湖学院等“3+2”分段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校是国家邮政局认定的“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认定的“江苏省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生在全国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550多项。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677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0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2020年学生专转本443人,占报考比例达50%以上。完善“奖、助、勤、贷、补、免”资助体系,连续多年获评省、市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学校建有无锡职教园大学生创业园,与惠山区共建惠山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学院,获批无锡市首批市级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学生获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江苏高职院唯一),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连续两年获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百余名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考取国际通用资格证书。 学校坚持文化活校,深化文化传承,树立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品牌。建有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南饮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及紫砂馆、泥人馆、书画篆刻艺术馆、敦煌艺术馆、楚默学术馆、翟万益学术馆等文化育人基地;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学生在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育人功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建有龙舟、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荣获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龙舟项目金牌、U18女子气步枪三种姿势亚军。 学校坚持服务荣校,积极投身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和无锡打造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城市建设。建有全省高职院校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无锡市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城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无锡市锡师培训中心”等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获批“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荣获“江苏省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先进单位”“无锡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建有校内实训室106个,校外实习基地227家。开设了多个订单培养班,与无锡淘宝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建实体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无锡艾迪花园酒店等单位共建“企中校”,与中融华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市实验幼儿园等40余所学校共建教研培合作基地。牵头成立全国数字影视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省邮政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学前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无锡市建设职教集团荣获“无锡市骨干职教集团”。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荣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无锡市职业院校促进产业发展贡献突出单位”。 学校坚持环境美校,倾力打造融江南园林风格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学校占地面积822.38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2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6万册。初步建成“智慧校园”。建有20个学生公寓组团以及体育场(2个)、体育馆(2个)、图书馆(2个)、游泳馆、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劳动教育基地、报告厅等文体场馆。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名列“聚志愿2020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1299所)第162名,中国一流高等职业学院(90所)第56名。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按照全市教育大会提出的“筹建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适时建设师范类本科院校”的目标要求,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提升办学层次,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2021年3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