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保山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04 08:25:08

据最新保山学院招生网和重庆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重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6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956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保山学院,不过每年保山学院在重庆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保山学院

1、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保山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4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133名;

2、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保山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52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214名;

3、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保山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6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8256名;

4、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保山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50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7036名;

5、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保山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9568名;

6、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保山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236名;

二、保山学院在重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保山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重庆 历史 - 本科 489 16133 省政府
2022 重庆 物理 - 本科 469 58256 省政府

2、2021年保山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重庆 历史 - 本科 526 17214 省政府
2021 重庆 物理 - 本科 505 57036 省政府

3、2020年保山学院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重庆 理科 - 本二 464 59568 省政府
2020 重庆 文科 - 本二 511 17236 省政府

二本军校的分数线是多少

二本军校的录取分数线大致和往年没有太大的差别,高考政策的调整不会影响太多,二本军校的录取分数线依旧在440分之上。

往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已超千万人,竞争趋势依然紧张热烈,对于想要报考军校的同学们来说,分数就是最大的优势。

军校在类别的划分和层次的选择上一般不会明确区分一本和二本,但是也有所属层级的不同,一般二本层次的军校主要都是一些学院类别的军校,在录取分数线上也可以区分出来。一般的学院类别的军校例如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军事经济学院、军事交通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这部分院校的录取分数一般是在二本分数线的水平,但是最低录取分数也基本在450分到500分之间,具体分数线详情需要参考院校在历年分数线以及当年的招生计划等。

军校最新体检标准

一、军校体检外科项目

(1)男性身高162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军校体检合格。

(2)肘关节过伸超过15度,肘关节外翻超过20度,或者虽未超过前述规定但是存在功能障碍,不合格。

(3)瘢痕体质,面颈部长径超过3cm或者影响功能的瘢痕,其他部位影响功能的瘢痕,军校体检不合格。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线、文唇,女性文唇,不合格(文身图案和内容由政审把关)。

(4)重度腋臭,不合格。轻度腋臭,装甲、潜艇及潜水军校专业不合格。

二、军校体检内科项目

(1)血压在下列范围,合格:

(一)收缩压≥90mmHg,<140mmHg;

(二)舒张压≥60mmHg,<90mmHg。

(2)心率在下列范围,合格:

(一)心率60~100次/分;

(二)心率50~59次/分或者101~110次/分,经检查系生理性(潜艇、潜水、空降军校专业除外)。

(3)对食物、药物和其他物质严重过敏的,军校体检不合格。

三、保山学院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 保山学院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永昌师范学堂”。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保山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13年学校通过审核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两所“国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高校之一,2015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十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改革学校”之一,2017年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六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之一,2017年学校经国务院侨办批准为云南省两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3年来,学校坚持在“边、农、少、山”地区办学,培育形成了“扎根边疆、服务基层、艰苦创业、开放创新”的保山学院精神,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道路。学校秉承“厚德、励学、敬业、笃行”的校训,为社会输送了8万多名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有建筑面积26.7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6499.1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87.35万元;馆藏纸质资源111.5万册,电子图书84.41万册,电子期刊16008种。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史、理、工、农、法、管理、教育、艺术9个学科门类,招收来自全国6个省(市、自治区)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全日制在校生12094人(截止2021年)。现有教职工697人,其中专任教师648人(含外返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85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45%。 教学建设: 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现有省级应用本科转型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3个,“兴保人才奖”1人,永昌教学名师4人,担任外校博士、硕士生导师17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众创空间)3个。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基地176个。近年来,共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72项。 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理念,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力地支撑、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现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14个,校级科研平台6个。学校与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合作共建“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加盟“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理事单位。2009年以来,获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61项,地厅级项目318项,横向项目45项,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平台建设项目18项,总经费达382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107部,主编教材48部,发表学术论文4474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438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对外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大“国门大学”建设力度,注重校校、校企、校政及国际合作交流。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和兴边固边等领域先后签订了121项合作协议。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云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印度、孟加拉、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地区的21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近年来学校开展“中缅文化周”、“滇台高校学术文化交流周”等品牌活动,邀请缅甸驻昆明总领事馆、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密支那珠宝商家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台湾佛光大学、国际及两岸交流处、南华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师生代表团参加,签订多个合作协议,加强了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缅甸珠宝总商家协会在缅甸密支那建立“中缅珠宝人才培训基地”为缅方培养宝玉石专业人才,首届缅甸北部地区培养华文教育师资600余人次,承办和协办“中华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多期,接待营员数百人。 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连获省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奖、基层就业先进集体奖,已连续10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根据第三方调研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均高于96%。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63项,获得省级体育比赛奖144人次。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先后获批“云科保山珠宝产业众创空间”(国家级备案)、“云科保山学院文创科技众创空间”、“三秋树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及众创空间。2016年以来,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云南赛区金奖4项、银奖8项,铜奖19项,在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社会声誉: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在社会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先后荣获“云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普通高校资助工作优秀成果奖”“云南省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学习杨善洲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获得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2018年获云南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2016年获保山市“文明单位”;201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推荐参加50所“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宣传总结高校”评选;2018年获“云南省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019年,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资源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获省委高校工委“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第二党支部获云南省“示范党支部”;2020年,音乐学院党总支、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信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入选云南第二批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离退休党总第一党支部获云南省“示范党支部”。 学校定位: (一)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综合院校。 (二)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 (三)服务面向定位: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务边疆。 (四)学科专业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特色为导向,巩固提升文、理、教育、艺术学科,积极发展工、管、法、农学科,形成需求驱动、动态优化的学科专业布局。 (五)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发展目标定位:到2025年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发布时间:2021-09-27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