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两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14 08:00:33

篇一

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也是国民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爱国主义氛围。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催人奋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品格。要坚持每天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学生都应会唱国歌。同时学校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随时随地都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要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同时组织青少年参观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激发青少年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积极开展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种可传承的精神和意志,只有多方结合才能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少先队、团组织活动的始终。要定期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各行各业青年典型以及团干部、青联委员等面向青少年开展报告宣讲和座谈交流活动,使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而取得更好效果。

四是更新教育理念,加快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投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抛开过去陈旧的教育方式方法,加大、加快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要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把网络作为宣传爱国主义的新阵地,整合现有的德育资源,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宣传核心价值体系。

篇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欣欣向荣的根与魂,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力与本,如果丢掉了这个“根与魂”“力与本”,就割断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命脉与历史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次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并发表重要论断。近日,、国务院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要在青年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的爱国主义诉求,传承践行好爱国主义精神,走好、走正、走实当代青年长征路,在爱国奋斗中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让青年学生自觉地在坚定信仰中诠释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爱国则国家必兴必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作用,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百年前,13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吸引一批批觉醒青年追随着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成功开辟出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阔步迈进。这离不开一代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的坚定信仰。

筑牢信仰根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今天,中国青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一方面,国际格局深刻变化,世界变局不断加剧,地缘政治博弈愈加突出,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另一方面,西方势力一直争夺青年对中国进行“颜色革命”渗透,蓄谋通过各种途径反华反共反,迷惑青年耳目,企图搞乱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时代性,让青年学生把爱国与爱党、爱统一起来,时刻提高思想警惕,正确明辨鱼龙混杂的错误观点,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地把信仰信念沉淀为当今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时代品格。

让青年学生踊跃地在砥砺奋斗中扛起爱国主义的责任担当。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这是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砥砺奋进的最强音。这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向青年学生有力表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干出来的,也是干出来的。当今青年只有投身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之中,才能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心忧祖国、艰苦奋斗始终是中国青年学生的鲜明品质,也应该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百年前,五四青年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百年来,这种奋斗精神绵延不绝,一代代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扛起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大旗,为党的伟大事业接续传承、不懈奋斗。

当前,全国上下既处在脱贫攻坚决胜期,又处在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不论是对贫困堡垒的攻坚克难,还是与病毒、疫情的殊死搏斗,都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都激励青年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因此,青年应该胸怀“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爱国情怀,与祖国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把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起来,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奋斗实干扛起爱国的责任担当。

让青年学生自信地在同舟共济中厚植爱国主义的大情怀。

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他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今天的中国,给了青年学生广阔的舞台和十足的底气,在当今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青年学生勇于担当、肩负重任。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中国各界青年踊跃响应,快速组织志愿者先锋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在医疗卫生、防疫宣传、安检排查、心理咨询、文艺创作等领域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以责任感和行动力诠释了命运与共的爱国情怀,彰显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与担当。这是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成效,体现了青年的精神风采。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始终把青年看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最活跃的力量。毛泽东曾指出,“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一论断教育并激励着几代青年奋发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多次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强调并勉励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方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方案(三篇)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报告(三篇)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精选五篇)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报告(两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左右(精选五篇)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四篇)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精选五篇)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心得体会【荐读】关于唐山是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文

当今青年学生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成长,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激励他们扎根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又要激励他们放眼世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在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中传播中国精神,贡献中国智慧,奉献中国力量,为祖国、为世界、为人类的崇高事业不辱使命。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