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治庸提效对照检查材料汇总篇

思而思学 2023-11-07 11:31:53

 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员干部治庸提效对照检查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员干部治庸提效对照检查材料【篇一】

近来,“治庸”一词颇为抢眼。多地相继掀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治庸治懒成为公众焦点,频登多家媒体的重要版面,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庸官懒政是积弊已久的官场沉疴,其主要表现为心懒、嘴懒、手懒、身懒。有人用这样的段子调侃身边的庸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少数领导干部贪图安逸、作风漂浮,在其位不谋其政,领导召见不献一计,同级会商不见一词,下属请示不发一令;一些公职人员“混”字当头,上班打麻将、玩游戏,一杯茶从天亮喝到天黑,一张报从一版看到中缝;个别地方领导班子“集体不作为”,遇到矛盾绕道走,哪怕是丁点儿的责任也不敢承担,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耽误了事业和工作,有的还把小事酿大,最终不可收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于庸官懒政滋长的原因,有学者用“三短”加以概括。一是竞争“短缺”,现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竞争性,尚未形成竞争择优的机制,特别是未能真正做到能上能下。二是问责“短路”,现有管理制度对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隐性失职”行为,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尚未实行有效问责。三是考评“短腿”,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任命、升迁乃至考核、评价缺乏实质性的监督,甚至投诉无门,使那些没有“硬伤”的干部缺少任职压力和敬畏之心。

如果把贪污腐败比作体制的“明伤”,那么庸官懒政则是体制的“暗伤”。医学上有 “明伤好医,暗伤难治”之说,看来治理庸官懒政必须釜底抽薪。首先,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情感贴在民心上,作风落在务实上。同时要让大家明白,作为一名肩负执政为民使命的领导干部,廉洁守法只是基本要求,如果在岗位上无所作为,不仅算不上称职,而且是一种“隐性失职”。其次,完善现有的考核办法,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通过实绩考核任用更多的能者、勤者和廉者,惩戒那些庸者、懒者和贪者,使他们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市场。第三,强化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权责对等的责任追究制,让接受服务的民众监督公职人员,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使他们严守官德,善政勤政,竭诚为民。

治庸治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仅靠“风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吏治难题。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断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让那些无所用心、滥竽充数的人睡不着,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人坐不稳,无所作为、尸位素餐的人呆不住,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去懒向勤,扑下身子干好事业。

党员干部治庸提效对照检查材料【篇二】

在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机关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违纪现象越来越少,不过随之产生的副作用就是,出现了“慵懒散”的情况,不少群众反映如今的机关部门就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就是事难办”,实际上就是让办事群众碰上了“软钉子”。要根除“慵懒散”的现象,还必须得先“除软”。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些机关干部的心理在作怪,以为在从严治党的各种条条框框之下,干脆小心翼翼不闻不问,发展到最后就是“不作为”,这种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拖拉推诿的办事行为,不仅耽误了群众办事,还让群众寒心,实际上就是人们口中深恶痛绝的“软钉子”,完全违背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初衷。

现阶段拔掉“软钉子”要出“硬招”。一是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大政务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增强群众监督的信心。二是要强化明察暗访力度,实行工作责任倒查追究,对增强正风肃纪的震慑力。拔掉令人深恶痛绝的“软钉子”,从根本上达到“治庸治懒治散”的目的。

党员干部治庸提效对照检查材料【篇三】

曾见过这样一道题目:谈谈对90%×90%×90%×90%=59%的看法。笔者的理解是:考试时得到90分已经算不错的分数,但在工作中,如果事事都得90分,最后便会得到一个不及格的分数??所以工作中要谨防“交差心态”。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干部便是“能交差就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求甚解、不注重细节,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说到底这都是工作态度问题。有些人可能会想“90分就很好了”,殊不知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的小不足累积起来,就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度,甚至事关整体工作的成败。

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戒除“交差心理”更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更应本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戒除浅尝辄止的心态,努力将每一件工作做到满分。只有用自己的热情、务实的态度认真对待、竭力做好每一件工作,才能带来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业绩的提升,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认真负责的党员干部形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