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对照检查材料【范文精选】

思而思学网 2023-12-07 11:49:16

 实施脱贫,既要选择好项目,又要抓好生产销售等环节。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收集的扶贫攻坚对照检查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攻坚对照检查材料】

为了更好地推进山区扶贫开发工作,我们对襄阳市南河流域扶贫开发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区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成效、经验启示、存在问题等,对加快该区域及全省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

一、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在湖北秦巴片区中的地位及成效

襄阳市南河流域地处国家重点片区秦巴山余脉,涉及南漳、保康、谷城三县的区域,国土面积6497平方公里,人口144.57万人。片区内保康县为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谷城县的10个乡镇、290个村和南漳县的10个乡镇、281个村为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对象,片区内现有贫困人口29.4人,占我市贫困人口的53%,占湖北秦巴山片区的18.68%。2012年,片区内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26.8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7亿元,增长4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88元,增长15.3%。

(一)南河流域贫困特点及开发意义

南河流域是襄阳市贫困面积较大、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这一区域的贫困状况有三个特点:

1、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南河流域山高坡陡,沟岔纵横,自然灾害频发,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易发;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资源开发难度大,没有形成支柱产业,惠及不了百姓,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片区内的824个村有751个村负债,债务高达4.85亿元,村平64.6万元;流域内残疾人有102459人,占农村人口的9.99%;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21.8%;山区人口结构令人堪忧,青壮年占不到总人口的26%。南河流域长年积贫积弱,部分群众存在不思进取、不求发展、不求致富的“破罐破摔”思想,发展差距呈现逐年拉大之势。

2、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群众生活相当困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流域内群众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通信、听广播、看电视等“八难”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据统计,流域内还有45个村未通水泥路,总里程达223.8公里;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36.85万人;29个村没有卫生室,256个村卫生室不达标;55个村无办公场所、91个村通信不畅;35262户群众住危房、84535户群众住土坯房等。山区撤点并校后,片区里的部分孩子上学要走20多公里山路,许多家长在学校附近租住陪读,既加大了教育成本,也占用了劳动力资源,还影响了脱贫进程。

3、群众收入渠道较窄,与其他地区贫富差距较大。该区域内80%以上的农户收入,要么靠传统农业,要么靠外出务工,家庭有复合型收入的非常少。绝大部分青壮年因无学历、无技能,外出务工只能从事收入少、危险性大的体力劳动。比如,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近年来有20多个青壮年劳力在开矿中死亡,成了有名的“寡妇村”;在家务农的大多是“386199”队伍(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九•九指老人),山区农民靠种植饱肚,养殖改善生活,务工维持家庭开支。2012年,南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农户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大大落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从以上三个特点看,南河流域是全省最贫穷的区域之一,只有加快解决这一区域人口的贫困问题,才能提升湖北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整体水平,才能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赢得主动。

(二)加快南河流域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跟进国家扶贫战略,按照国家和省扶贫攻坚要求,自定片区、自求发展,从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力量整合等多个层面,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由单纯的减贫脱贫向全面的致富奔小康转型升级,初步探索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自我发展为根本途径的脱贫奔小康道路,打造了扶贫开发的襄阳升级版。

1、战略扶贫,在区域统筹中强化扶贫地位。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跳出扶贫抓扶贫,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全市发展中来谋划、来推动,靠区域协调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坚持把南河流域三县纳入“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整体规划,作为“四位一体”都市襄阳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河(口)谷(城)组群发展、襄(阳)宜(城)南(漳)一体发展、建设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的战略,以建设河谷新城带动谷城发展,以襄宜南一体发展带动南漳发展,以建设生态旅游试验区带动保康发展。坚持把南河流域三县纳入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部署,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南漳建设山区小康先行县、保康率先建成全省脱奔小康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争先进位;支持谷城打造工业强县,尽快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坚持实施南河流域连片开发扶贫攻坚战略,编制了《襄阳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襄阳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秦巴山区南河流域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意见》,努力把南河流域建成全市特色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促进扶贫开发战略升级。

2、产业扶贫,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夯实扶贫根基。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推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将市场需求与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传统技术、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坚持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支柱产业培育之路。目前,全市共实施特色产业开发项目697个,3480户贫困群众受益。比如,南漳县板桥镇竹坪村成立了高山延季蔬菜、高寒山区特色养殖、药材种植三个专业合作社,建立和产业发展种子基金,引导贫困农户采取资金入股、劳力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目前已有124户农户积极加入,年均增加农民收入3977元。保康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南河流域共有462个村依托资源优势,培植了山芋、板栗、花卉、香菌、木耳、核桃等特色产业,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3、设施扶贫,在完善基础设施中提升扶贫水平。以政府“十件实事”为抓手,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快完善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积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8亿元,配套扶贫资金2500万元,实施了165重点村1017个项目的建设任务,其中实施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危房改造、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289个,着力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住房难、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滞后“六难一滞后”问题,切实改善了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对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县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改善成本大、脱贫无望的贫困户,按照重点县(保康)省级财政补助每户6000元、市级搬迁财政补助每户2000元标准实施扶贫搬迁,共搬迁2000户8000多人,使一大批贫困户生活在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

4、智力扶贫,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促进扶贫升级。坚持把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在扶“志”上下功夫,大力培植致富能人、创富先进村,深度宣传扶贫开发好典型、好思路、好做法,宣传尧治河村、堰河村创富历程及典型事迹,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增强贫困地区群众加快发展的斗志;在扶“智”上做文章,加强山区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改造力度,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和贫困农民就业技能,为脱贫致富奠定了智力基础。

5、多元扶贫,在凝聚多方力量中加快扶贫步伐。根据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推进办法,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整合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凝聚扶贫力量。一方面,坚持市级领导联系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对口帮扶工作队牵头单位联席会议、市直单位扶贫责任制考评制度,层层建立扶贫网络,努力延展扶贫触角。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产业扶贫、雨露计划、以工代赈、插花扶贫等重点工程,确保专行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产生实效。组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发改等职能部门制定行业扶贫规划,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组织群团组织、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市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54.1亿元。其中,国家、省、市政策扶贫资金3.8亿元,专项扶贫资金2.7亿元,行业扶贫资金22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24.6亿元。

(三)加快南河流域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截止2013年6月,全市共解决94872人的脱贫问题,其中,南河流域减贫52701人,占全市脱贫人口的55.5%,占湖北秦巴山片区的60.4%。

2、贫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2-2012年十年间,南河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26元增加到7288元,年均增加526.2元,年均增长13.6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高于秦巴山片区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3、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2-2012年十年间,南河流域的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0.02亿元增加到426.8亿元,增长了7.1倍,年均增长21.7%,高湖北秦巴山片区2.9个百分点、全省1.82个百分点、全国2.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4.59倍,年均实际增长21.9%,高湖北秦巴山片区5.3个百分点、全省7个百分点、全国1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由2.3亿元增加到19.7亿元,增长了8.6倍,年均增长24%,高湖北秦巴山片区2.1个百分点、全省1.7个百分点、全国3.2个百分点。

4、社会事业不断得到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有卫生室的行政村达到96%,贫困地区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大部分贫困乡镇建设了文体综合服务站,每个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建设通村公路223.8公里,94%的贫困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改造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209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34460人,有17354人获得专业技能、1456人获得专科以上学历,文盲减少 2478人。同时,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流域内的25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整顿转化,43个村党组织被评为全市、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工作带来的几点启示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了可喜成绩的同时,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山区扶贫攻坚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了一些有益启示。

(一)坚持区域统筹是搞好山区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推进扶贫开发,既是贯彻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跳出“就扶贫抓扶贫”的传统思维模式,把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区域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在战略层面统筹谋划。近些年来,南河流域扶贫攻坚工作突飞猛进,成效斐然,主要得益于襄阳市委、市政府将南河流域三县纳入全市发展大局统一规划,用区域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二是要注重在政策层面统筹安排。保康作为全国和湖北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这几年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得到了国家和省里的大力支持,有效地推进了扶贫开发事业,鼓舞了全县上下脱贫奔小康的信心。推进山区扶贫开发,必须进一步用活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政策,使政策发挥最大效应。三是注重在资源层面统筹开发配置。在当前资源要素全国流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扶贫开发必须拓宽视野,走区域资源统筹配置、区域发展共同促进之路,集中优势资源打好扶贫攻坚战。

(二)坚持加快发展是搞好山区扶贫开发的根本出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手段。没有发展作支撑,扶贫开发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发展抓扶贫,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要做好产业扶贫,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这些年,南河流域坚持通过培育支柱产业,加快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不仅解决了贫困农户分散经营、信息不灵、抗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而且促进了片区资源的综合开发,从而稳定解决了片区的财政增长难和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同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运用强大的市场力量,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困项目的信贷投放,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实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坚持人的发展是搞好山区扶贫开发的最终目的。贫困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或做体力活,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问题。扶贫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根本是要提高扶贫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年,南河流域坚持扶“志”与扶“智”并举,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既抓当务之急的就业技能培训、致富适用技术培训,又抓立足长远的教育发展问题,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本领和贫困居民的综合素质,使贫困人口摆脱了致富本领恐慌。从南河流域的实践来看,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关键是要推进思想解放,冲破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产生对科学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重点是要提升劳动就业本领,着力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质;长远来看必须加强教育,提升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搞好山区扶贫开发的坚强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责任重大。从调查中情况来看,保康开展“能人回归”、“选派书记”工程,积极引入优秀人才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了尧治河、堰垭、中坪、黄龙观等一批富裕村。因此,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把建强组织、建强队伍作为保障,一是要注重从内部挖掘人才,注重把扎根农村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农民中的精英吸收到农村基层组织中来,壮大组织力量;二是善于借助外力,以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扶工作为手段和契机,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将他们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中去,提高队伍素质。三是要定位明确基层组织职能,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凝聚各方力量是搞好山区扶贫开发的关键举措。扶贫开发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是关系战略和全局的大事,必须动员和整合各种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南河流域扶贫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扶贫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又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扶贫工作条块分割的体制,无法形成有效的分工与配合机制,也不利于在源头上对各项资金进行整合和统一使用。因此,应建立一个能够整合政府各涉农部门资源,形成一个能快速决策、协调一致的长效大扶贫机制,使扶贫开发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应当加强宣传动员和组织引导,使消除贫困、构建和谐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机关单位帮扶、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个人参加、外部力量援助”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确保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健康发展。

三、制约南河流域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南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生产生活条件、贫困落后面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加快推进扶贫贫开发的制约因素还很多,既有主观方面因素,也有客观方面因素;既有我国南方贫困山区所普遍具有的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差等方面的共性因素,也有南河流域自身在地理环境、生态条件、资源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化个体不利因素,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任重道远。为了突出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重从区位、政策、人力、工作四个层面,对影响和制约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因素:产业开发缺乏集群规模效益,综合开发难度较大。第一,地形条件复杂,交通极为不便,扶贫开发难度较大。与省内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幕阜山片区相比,地处秦巴山片区的南河流域处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到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属秦岭、大巴山向东延伸的余脉,既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也有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保康县为全山区县、南漳县2/3面积为山区、谷城县1/2面积为山区。以山区为主的地貌特征,增加了南河流域交通路网建设成本和难度,不仅造成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制约了南河流域对外经济交往。第二,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开发压力较大。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极端气候频繁,水土流失面积大。与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其他县(市)相比,南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比如,保康县水土流失面积在2006年曾一度高达1727.28平方公里,占全县版图面积的53.57%;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仍然有1249.95平方公里,占版图面积的38.76%。可以讲,南河流域生态环境还处于修复补偿阶段,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压力较大。第三,生物种类多样,但单一物种规模不大。南河流域的湿地资源孕育、保存了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域内有野生植物种类1600余种、国家级珍贵树种61种,野生动物种类3万余种,涵盖了襄阳85%以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50%以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域内目前共发现各类矿产57种,其中磷矿远景储量达10亿吨,居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与省内其他三个片区相比,南河流域的各类资源的虽然呈现多样性特征,但独特性、富集度不够,资源开发潜力和组合度较低。比如,湖北武陵山片区水能理论蕴藏量74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550万千瓦,而保康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仅有19万千瓦。湖北武陵山片区硒矿储量世界第一,有“世界硒都”之誉,南河流域磷矿资源无论是储量规模还是稀有程度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与湖北武陵山片区相比,南河流域森林覆盖面积虽然较广,但多为经济价值不高的荆棘灌木类植物,林业开发价值不大。湖北武陵山片区目前有国家级地理标识36个,而南河流域仅有6个。综上所述,南河流域独特的地貌特征、脆弱的生态环境、零散的物种资源,较大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当地主导产业集群效益的培育形成,这也是影响和制约加快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工作进程的最关键因素。

(二)政策导向因素:覆盖不全、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扶贫开发工作存在诸多瓶颈。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受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影响,我国贫困农村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寒区,第二阶梯的西北干旱区和属于东亚季风区的贫困山区,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区域也是国家扶贫的重点。统计数字显示,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少数民族县267个,陆上边境县42个,革命老区县101个,合计占69.3%。而襄阳南河流域属于水库地区,无论是流域面积还是径流量,较之丹江等主干支流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无论是与省内其他三个片区的地区类型相比,还是与同属秦巴山片区十堰市的水体规模相比,南河流域都显得特点不够鲜明、地位不够重要,流域内的县难以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第二,从全省层面来看,十堰市有6个县(市)区被纳入到扶贫开发战略中,而襄阳南河流域三县中仅有保康1县纳入其中,在湖北秦巴山片区中,襄阳纳入范围较小。这其中,固然有南漳、谷城两县过早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因素,但从三县的实际状况来看,根据2012年度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统计结果,南河流域保康县贫困发生率达到53.6%,远超全省29个扶贫重点县(市)37.5%的平均水平,仅次于咸丰县、巴东县;南漳、谷城两县贫困发生率分别达到21.5%和21.6%,远超全省扶贫开发插花地区12.9%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面临着贫困人口总量增加、脱贫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而且在南漳、谷城两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还将面临着因政策空白化而无法享受相应扶持政策的困境。第三,从全市层面来看,襄阳在扶贫工作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大水漫灌”的情况,扶贫资金的使用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扶贫措施针对性不足,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人力智力因素:思想贫困、观念贫困、素质贫困的现象普遍存在,扶贫开发工作后劲不足。南河流域三个山区县有贫困人口近30万,占襄阳贫困人口总量的53%。从劳动力结构来看,南河流域三县贫困人口每年外出打工人数几乎占到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留守当地的多为老、妇、幼、残群体。据统计结果,南河流域内仅残疾人数量就达到102459人,占农村人口的9.99%。从经济收入情况来看,域内90%以上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挣钱,收入来源十分单一,因病因灾因学返贫率高居不下。从人口素质状况来看,域内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1.8%,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缺乏一定素质和技能,所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偏低,收入不高,有的甚至只能维持自身开支;留村务农人员科技发展意识、市场导向意识淡薄,种植的多为小麦、苞谷等价值低、产量低的作物,墨守成规,自给自足。从思想观念来看,域内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由于长期积贫积弱,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少数好吃懒做的村民甚至举债度日。总体而言,南河流域青壮年劳力不足、人口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造成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内生条件不足、基础后劲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工作进程。

(四)工作推进因素:统筹不够、投入不均、力度不大的现象并存。在南河流域作为襄阳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攻坚区,是实现襄阳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河流域是否脱贫是衡量襄阳是否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领导干部在看待和开展南河流域扶贫开发工作中,仍然没有将其上升到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大局高度,没有认识到南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片面地为了扶贫而扶贫、为了完成任务而扶贫。少数部门在涉农资金投入和使用上,仍然各自为阵、画地为牢,没有发挥出资金聚集效益。在政策制定方面,尚有完善改进的空间。比如,按照我市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规定,襄阳城区农村每人1850元/年。这就意味着,低于低保标准线的贫困人口可以享受低保政策,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但高于低保标准而又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贫困人口无法享受低保政策。在实际生活中,就会出现吃低保的贫困人口比不吃低保贫困人口每月可支配收入更多的情况,造成了新的不平衡、不均等。在工作力度方面,一定程度存在帮扶工作不到位的情况。2012年,襄阳全市组建市直定点对口帮扶工作队数量达到295个,但目前实际到位的有274个,仍然有21个工作队没有完成对接。在到村的工作队中,也还一定程度的存在少数单位资金、实物投入较少,帮扶力度不够,对困难群众漠不关心、态度生硬的情况,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加快推进南河流域以及全省山区扶贫开发的建议

扶贫攻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从现在算起只有7年时间,若按“率先”要求来看,更加紧迫,时不我待。立足本地、放眼全局,对加快推进南河流域以及全省山区扶贫开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在工作布局上做到协调平衡推进,将扶贫开发政策边缘化的区域纳入省级片区开发战略。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受过去发展观、政绩观的片面影响,襄阳南河流域境内的南漳和谷城两个县过早地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目前没有享受国家和省里的扶贫开发政策,只能享受国家、省对插花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目前,只有保康县被确定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被纳入全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按照2300元新的贫困线标准来算,南漳、谷城这两个县仍然有大量的贫困群体,在缺少国家和省级政策推动情况下,扶贫开发工作十分薄弱,脱贫成效不明显,甚至呈贫困人口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南漳、谷城贫困人口为占南河流域三个县贫困人口的57.42%,2012年升到63.4%,三年时间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针对这个情况,襄阳正在向省里争取将南漳、谷城两个山区县纳入省幕阜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范围,享受有关政策,希望省里给予支持。同时,建议省对全省山区贫困状况进行一次系统排查,对那些已经摘掉贫困帽子或没有纳入国家、省扶贫开发试点,但贫困状况依然较高的山区县(乡镇、村),采取统筹推进的办法,纳入重点扶持范围,确保全省扶贫开发协调平衡发展。

(二)在具体实施上要做到强力有序推进,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制定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后,湖北提出要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就要有时间标准,一般应提前2年左右时间,应以为基期,制定全省扶贫开发5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8年完成扶贫开发主体任务。目前,全省各大扶贫开发片区虽然有发展规划,但在推动规划落实上缺乏清晰路径、硬性要求和时间节点,“率先”二字往往成了空洞的口号。从调研情况看,那些没有享受国家和省扶贫开发政策的山区县,在推进工作上认识还不到位、紧迫感还不强,同时,那些享受有关政策的山区县客观上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建议用硬指标、硬要求落实好各地的扶贫开发规划,分片区、分地市、分县(市)制定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每个地方在扶贫开发上按年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目标是什么、责任是什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扶贫搬迁、教育帮扶、技能培训、对口帮扶等各项工作的部署安排都要有时间表、路线图,真正形成倒逼的责任机制,形成强劲的攻坚态势,确保如期实现扶贫开任务,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政策支持上要提升实际效果,鼓励以创新的方式方法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扶贫开发支持政策。当前国家和省里的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不成正比,一些扶贫到户的措施,包括扶贫搬迁、小额贷款贴息等,对真正的贫困人群难以渗透。比如扶贫搬迁,对于那些绝对贫困户来讲,搬迁政策根本起不了作用,按建三间砖木结构房屋计算,总造价至少在8万元以上,国家补助的资金每户只有9000元,地方再配套一点,顶多1万多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建不起新房,更不用说让他们异地搬迁到居住条件好的地方。再如,小额贴息贷款,由于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大都不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穷无信誉”,既使政府给了贴息,他们也难以贷到款,造成了资金扶持政策落空,从调查情况看,小额贴息贷款一般都被那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享受了,直接向贫困群体扶持的很少。从这两个例子来分析,今后的扶贫政策在具体的指向上,哪些政策资金应当直接补给个人、补给集体,可以突破条条框框,进行合理的调整,上级扶贫部门应当鼓励基层以创新的方式方法用好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和资金,从实践看也有一些好的探索。保康县过渡湾镇白峪沟村集中使用分配到贫困户的搬迁扶贫资金,并向市县两级对口帮扶单位争取资金,投入60万元,集中建设10套、户平70?、庭院式的集中居住点,供五保、低保和孤、残老人无偿居住,有效解决了单个贫困户搬迁难的问题。襄阳的南漳县竹坪村每年从市级扶贫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数额以股金的方式,注入到农民自发组建的高山延季蔬菜、高寒山区特色养殖和药材种植三个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扶持发展的种子基金,带动农户入股和发展产业,从而增强了贫困户内在发展动力,也增强扶贫资金的实际效益。鉴于农村专业组织的作用,今后的贴息贷款可以根据合作组带动农户的多少和产业发展规模,直接向合作组织分配指标,增强融资能力和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同时,要鼓励各种形式的小额信贷试验和推广,以小额贷款支持贫困农民在城镇从事商品经营各项活动,以扭转小额信贷“贷富不贷贫”的倾向,从根本上解决穷人不能享受金融服务的问题,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快山区通村公路建设,把最优势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到最需要帮扶的区域。客观地讲,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往往是投入成本与产生效益不成正比,修一条通村公路所需资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但解决的仅仅是一个村几十人、上百人的行路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贫困山区的贫困人口分布则向小集中大分散方向发展,这就导致扶贫开发项目点多面广,单项投资规模较少,进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通村公路建设,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要实施边远山区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前些年,全省大力实施了通村公路建设,农村道路得到改善,但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主要集中在公路沿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组,而边远山区村组由于人口偏少,集体积累匮乏,总体上投入不足,项目大都覆盖不上,甚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空白。要本着投入成本与产生效益基本统一的原则,选择那些人口相对集中、资源条件较好、能够形成特色产业规模的贫困村,作为山区通村公路建设的重点。事实证明,资源条件较好的山区村,只要基础设施能配套,完全能够加快脱贫步伐。比如,我市保康县尧治河村磷矿资源丰富,过去公路条件差,资源得不到开发,经过多年开山修路,该村磷化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产业,崇山峻岭中农民住的是别墅洋房,过去不少搬迁到山下的农民又搬回山上居住。另一方面,要提高山区公路建设标准和建设等级。现在山区公路特别是一些深山的通村路,由于建设标准低、自然灾害频发,往往是建了又毁、毁了又建,重复建设既浪费了宝贵的发展资源又削弱了扶贫攻坚的力量。建议省里对山区公路建设要统一制定投入标准和等级标准,一般对山区公路一公里的投入要高于普通公路一倍以上,省、市、县三级都要投入资金、投入力量,按照三级各三分之一的要求,配套整合资金,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山区公路抗灾能力,减少重复建设。总之,要把最优势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到条件最差贫困村,以攻坚之势,加快山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设施建设,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五)在工作重点上要强化产业扶贫,根据全省各个扶贫开发片区的资源条件实行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产业扶贫是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扶的是根本。产业扶贫抓好了,“造血”功能就增强了,也就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从全省来看,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各大片区,资源条件、人文风情、产业基础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各自的特色,就是在各个片区内的各个板块也不尽相同,所以,产业扶贫,除了要扶龙头企业、给各个片区普惠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扶持政策,推动产业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比如,旅游产业,秦巴山片区重点要支持荆楚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武陵山片区重点应支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别山片区重点支持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同时,要支持各个片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古镇古村古街,打造民俗文化各异的美丽乡村。比如,生态农业,重点实施地理标志特产品牌战略,推进地理标志特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议省里对全省各个片区和片区内各个县的特色农产品项目进行筛选,并制定地理标志特产名录,重点进行支持。

(六)在工作思路上要跳出就扶贫抓扶贫,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升山区城镇建设水平。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主要是城镇建设水平相对落后,聚集资源的能力不强。这既有区位条件差、人口资源少、相对封闭等因素,也有发展阶段的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开始从工业化中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变,高速公路开始向山区腹地延伸,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绿色消费、生态旅游成为社会的时尚,这为加快山区城镇建设带来了机遇。从国家和省里的发展布局来看,城镇化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主战场,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了一些重大政策调整和战略布局,建议省里从推动山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等建设试点上向贫困山区倾斜,重点加强移民搬迁点和旅游功能设施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