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个人推荐事迹材料【优秀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25 00:28:58

事迹材料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先进个人推荐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师德先进个人推荐事迹材料【篇一】

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蓦然回首,为人师竟然有七个年头了。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普通的青年教师。被选为一名师德标兵,心中感到万分荣幸。感谢领导对我工作成绩的认可,感谢同事对我热情的帮助与鼓励。我深深的知道,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老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我只是其中的一员,努力地做着我应该做得事情。

一、倾心教育、无怨无悔

2004年师范毕业,我怀着对教师的无限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做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现实工作中的困难是我没有想到的。工作环境由原来的城市转到最偏僻的农村,微薄的工资仅仅只有原来工资的三分之一,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学也有受不了山里的寂寞而辞职离开的。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问题是学校缺英语老师,学校领导让我走教两个相隔30多里的村小,任教10个班级的英语课,这确实让我感觉很困扰。交通不方便,村小不通客车,我就自己骑摩托车,每天往返于两个村小之间,风雨无阻,不管天气怎么样,从来没有给孩子们耽误过一节课。自己一个女孩子骑车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确实有些害怕,但是一想到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还在等着我去上课,一切困难都显得那么渺小。三年的走教生活让我更加成熟。

二、钻研业务、做学者型教师

跨入教师行列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都在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的素质。我认真的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菲浅。若照本宣科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我每次在备课时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把备课和个人进修相结合,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

第一次参加县里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就获得了英语学科一等奖的第一名,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工作起来更有动力。我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向优秀教师们取经学习,仔细聆听专家们的讲座,然后回到学校实践,内化为我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特色,之后多次参加县里的优质课比赛都获得一、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获奖,教学成绩也都在全县的兄弟学校中名列前茅。2007年我在县级骨干教师系列评选中被评为“教学新秀”。2009年7月,我在全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中承担了公开课,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之后又多次在全县的英语教研活动中承担公开课。我一直都在不断地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

三、投身教育科研、做研究型教师

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2005年我撰写的论文《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日常英语》获得县级二等奖,2007年论文《快乐中学习英语》获得省百佳论文二等奖,2010年《启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永动机”》获得县级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2010年我主持申报并立项县级教研资助课题《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全镇的英语教研组长,我带领全镇的英语教师积极开展英语教研活动,开展资助课题研究。由于英语教师比较分散,都在不同的学校,于是我建立了“叩官小学英语教师QQ群”,坚持每周一次的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网络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将我镇的小学英语教学打造为全县的品牌学科。使我镇各项英语教学成绩位居全县前列。2010年我被评为县级“教研先进个人”。我镇英语教研组被评为县级“优秀教研组”。

四、终身学习、做智慧型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老师要做一个“储蓄罐”,“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时时提醒自己吸收新知识,随时向其他的老师们学习,常与同事交流。经验就是财富,虽说这些东西不能照搬,但是善于借鉴往往能事半功倍。多听课真好,不管是老教师的课,还是年青教师的课,对我都有帮助。听课时要多思考,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差距,我每听一节课都会有一些启示,有一些收获,包括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堂组织等各方面。

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通过学习,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才有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智慧和基础,才能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定要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用力做事,可以做成,而用心做事,可以做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我不是伟人,也不是学者,但我是教师,我是孩子人生的启蒙师,我愿在这片热土中播撒爱心!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将一如既往。我将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浇灌的树苗,必将在明天成为国家的栋梁!

师德先进个人推荐事迹材料【篇二】

34岁的我,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蓦然回首,做老师已有十五个年头。这十五年来,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跟在座的许多老师一样,我只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青年教师,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班主任。每天,早起晚睡,忙备课,忙上课,忙学生……忙的晕晕忽忽,忙的一塌糊涂。学生的成绩,班级的纪律,受挫的痛楚,单调的重复,日复一日,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十五年的光阴,我也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长为具有一定经验的青年教师。这段岁月中,有辛苦、有汗水、有困惑、有感悟,然而更多的是收获了幸福。

自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老师!信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并把周总理的“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口丝吐出来献给人民”这名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我一直践行的理念。一个后进生虽然只是班级的七八十分之一,但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因此,转化一个后进生,等于救活了一个家庭。而对于后进生,我觉得不能只是盲目的为他们补习,而是要找对方法。孩子因为什么而落后,原因不同,方法也该不同。

还记得在我工作第二年时,我所教班级有个小男孩,他性格活泼,还带着点淘气,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其他老师对他都不看好。开学都一周了,还没交过作业,我想,把他叫到办公室来教育一下,就没事了。两天过去了,没管用。这可怎么办?我就用了原来百试百灵的办法??请家长。我和他妈妈共同教育了一番,没想到,当着家长的面,他答应的好好的,几天下来,他根本没付诸于行动。这下我可愁了,批评教育不听,请家长又不管用,怎么办呢?没办法,我就去有经验的班主任那里讨招,可他们的方法,根本没有效果,他从来就没交过作业。虽然没有办法,可我也不能对他置之不理,我很欣赏他的大胆和积极,所以让他担任班级的语文小组长。有一天,我又找他谈话,“现在你是我们班的语文组长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巩固练习,就是预习新课。你不做作业,你能让其他同学交齐作业?你是怎么想的?”他一进办公室,我就问他。几分钟过去了,可他却没回答,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桌子上的玻璃。我感到很诧异,看什么看得这么入迷?我仔细一看,原来他是在看我玻璃上的小贴画,看着好玩,我就撕了一张贴在了我桌子上的玻璃上。我明白了,我高兴地问:“你喜欢这个东西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样吧,你如果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老师每天奖励你一颗,而且它们各不相同,怎么样?”他笑着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履行了我的诺言,而且每次上课都会表扬他。由于他很积极,成绩也提高的特别快。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似的甜。对待其他后进生我就更有信心了。就这样,在我的鼓励帮助下,有多名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取得满意的成绩。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所以我主张,好孩子是教出来的。每接收一个班,我都不忙着上课,总要花上几天时间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并通过讲解、示范,体验等多种方式宣传这些班规。对班规的执行情况,我组织学生严格监督,通过培训小组长,落实到位。

我注重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对孩子们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小纸片(上面印有精美的图案)、小五星等。哪一方面做得好,奖张纸片,五张纸片换一个小星星,贴在墙上。让学生时刻受到激励。受表扬的孩子心如蜜甜,对老师也是“言听计从”。“老师,你喜不喜欢我?”“老师,我做得好不好?”“明天有语文课,我要早早睡。” 听着孩子那稚嫩的声音,看着孩子那一张张笑脸,我的心都跟着温暖了。

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在我身上得到充分显现。班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我总是注意去发现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学生,比如学期评语,对每一位学生,总是力求抓住特点,用殷切的话语给其以激励和警醒。有位家长曾对我说:“不指望孩子上大学,将来还是和我到苏南打工。”可是作为班主任我没有放弃。他的学习习惯不好,作业也找其他同学帮他写,我在批评教育他时开始遭到了抵触,后来在我的教育鼓励下,他彻底改变了,能主动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改变了,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听到他那句发自肺腑的“老师,谢谢你。”我欣慰地笑了。近年来,我们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成长档案,了解每一名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经常与孩子的家长及监护人沟通,及时为孩子们排忧解难,让这些留守孩子感受到来自于老师、来自于社会的关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本,那么能就是师之根。回首刚参加工作的那阵子,觉得自己就像投到地球的外星人,一切都茫然无知。我只得捧起心理学、教材教法恶补起来。对每一堂课,我都要在头脑里过上两遍电影:课前的“预演”,课后听“复盘”。导入、铺垫、展开、练习……力争做到最优化。桌上放着的纸笔,随时记下想法。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能够熟练的驾驭课堂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读一些教科研刊物以外,还结合着教研活动和新课改来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经验就是财富,虽说这些东西不能照搬,但是善于借鉴往往能事半功倍,所以不管是老教师的课,还是年轻教师的课,我都经常去听。听课时多思考,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差距,我每听一节课都会有一些启示,有一些收获,包括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堂组织等各方面。作为年级语文学科组长,我认真地承担起这一职务,组织本学科教师团结协作,认真搞好集体备课,互上研究课,探讨课,分工协作,统一设计好练习,统一搞好周周清。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语文成绩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认可。

最后我想说,用力做事,可以做成,而用心做事,可以做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今后更多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使每日重复的课堂变成清泉,变成小诗,用我的快乐塑造孩子们的快乐,用我的人格影响孩子们的人格,好好地爱着他们,好好地珍惜我的幸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