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危害【汇总】

思而思学网 2024-01-23 15:47:2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股扫除“四风”的强大浪潮,正有力冲击着 形式主义。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搜集的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危害,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危害1】

在当下中国,形式主义的触角伸延到了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基层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员,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社会活动,形式主义如影随形,似乎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寻到它的踪迹。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形式主义之风已渗入学校这块净土,甚至浸入幼儿园,使幼小的心灵遭受毒害。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形式主义予以批判:“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杜绝弄虚作假,要求树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和作风。然而,形式主义却始终未能销声匿迹,甚至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在众多关于形式主义的读者来信中,四川泸县方洞镇向阳社区张世森的来信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曾在原单位党支部亲历过一件帮扶农村困难党员的事。支部让每名党员填写一张帮扶农村困难党员表,写上了帮扶对象姓名、帮扶项目规划、措施,甚至还有帮扶效果等内容。其实,他们对帮扶对象长得什么样、家门朝哪开、家境究竟如何一概不知,更谈不上有什么资金或物质上的支持,至今他也不知这些困难党员生活状况如何。作为一名党员,他心里感到非常内疚。他说,“形式主义败坏了党风,受伤的是群众”。

形式主义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其恶果人们有目共睹,如过多过滥的庆典、研讨会,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群众负担,而且助长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等不良风气。但形式主义之风为何能刮遍社会各个角落,畅行无阻?这背后的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形式主义是个老问题,不仅现在有,古已有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众人皆知。形式主义泛滥成灾,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根源,有个人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制度安排上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某些人来说,形式主义能带来诸多“好处”:一是得到领导的赏识,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二是短时间内政绩“凸显”,很有“面子”;三是工作“省心、省时、省力”,逃避了脚踏实地干正经事的劳苦;四是能带来貌似的经济“效益”,给自己及其小集团捞好处等。

正因为“好处”多多,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观赏”工程、形象工程层出不穷;为什么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应接不暇;为什么“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检查比比皆是;为什么节日庆典名目繁多;为什么研讨会、论坛活动泛滥成灾……可见,要铲除形式主义这个社会公害,就必须斩断形式主义背后的“利益链”!

【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危害2】

仔细分析,形式主义的产生,从思想基础上寻根的话,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在作怪;而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则更多是受到了社会历史中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政绩工程”;不考虑单位的实际和能力,到处考察调研,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对照我们单位的实际,发现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毛病,我们也不搞劳民伤财的晚会、庆典,作为中宣部的一份子,我们务实的作风一直保持地很好。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工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而在我们单位,凡是部务会议要求传达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社领导都是亲自传达,而且我们不走形式,很多部务会议的要求都是及时体现到我们的选题、编稿过程中的。我们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时刻在联系实际,不尚空谈。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

首先,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危害。具体到我们的工作来说,因为我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都是热点、难点,在处理这些选题时,我们也都是尽可能地搜集材料整理,找角度,理思路,向专家请教,群策群力,把党中央的精神及时传递给基层,用最平实、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政策。

其次,形式主义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也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具体到我切身的感受,我来单位工作一年了,对我们单位风气有四个字的认识:风清气正。工作上相互帮忙,生活上也相互关心,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儿;而且,我们的领导,无论是主编还是总编,都没有架子,对工作要求严格,但态度和蔼可亲,只要我们有问题,可以随时和他们沟通,没有障碍,没有衙门作风,这点,我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最后,形式主义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路货色。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形式主义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对我们而言,也要警惕这些不良倾向。在我们单位,虽然每个编辑负责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只有集合在一起的成果才是《时事报告》,缺了谁都不行,所以,一人有麻烦,大家来帮忙,我们是一个讲团结、讲效率的集体,上对领导负责,下对读者负责,中间对自己负责,问心无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