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乐于助人事迹材料【多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13 07:26:53

乐于助人事迹是让人感到温暖心窝,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是社区乐于助人事迹材料,快来围观吧。

2017社区乐于助人事迹材料【篇一】

车站社区杨宝珍同志有一个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结婚30多年以来相敬如宾,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她与爱人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是一个和睦的四口之家。

一、孝敬老人,家庭和睦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同样表现得更细致入微。6年前婆婆患上脑萎缩症,“刚刚查出病情的时候,婆婆那时已经比较严重了,什么都干不了”,为了让老人好好休养,一日三餐她变着花样的做,她怕婆婆走路滑倒,就每顿饭都做好给老人端到床前喂到嘴里。

当老人犯病时,经常会有大小便失禁,常常前脚刚吃了饭,后脚就尿到裤子上,有时候几天不大便,一大便就弄得床上地上到处都是,而她不嫌脏不嫌臭,给老人拆洗被褥,换洗衣服,把婆婆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隔三差五就给婆婆洗澡。

93岁高龄的公公颈椎病复发,她每天都要陪着公公去医院检查、做治疗,服侍公公吃药、看吊瓶,回家做好饭伺候公公吃下,凡事亲力亲为,公公逢人就夸“我这媳妇好的很,比亲闺女都要亲”。

二、邻里相帮,发扬风尚

杨宝珍一向乐于助人,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从没有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看到别人家要是有了困难,他总是先跑去帮忙,为邻居分忧解难。她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宣扬和谐家庭事迹正是希望我们周围触手可及的榜样力量来推动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

2017社区乐于助人事迹材料【篇二】

张强,是海青岛街道的一名普通机关干部,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躬身党的宣讲事业,为无数人送去理论知识和精神力量。虽然张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却在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部队到地方,从青年到中年,张强,这位笃怀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对祖国忠诚热爱的共产党员,始终用生命的火焰为挚爱的宣讲事业而燃烧。他用满满正能量的呼唤,让中国梦和的光辉,闪耀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的无数个讲堂;他用激昂响亮的声音,把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传播到基层、传递给群众。通过他的宣讲,让人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更深、更透,也是通过他的宣讲,让人们从一点一滴的变化里,感受到了中国梦正在触手可及。

自2007年转业以来,他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解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评说时事,用身边真实的典型引导群众,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演讲活动。从事演讲活动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院校、军营、机关、社区,并走进英国剑桥、牛津大学,累计宣讲1700多场。忘我的工作,让张强患上了心绞痛、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近几年来,他先后就医30多次,4次被推上手术台,去世二十天前,因突发心脏病,他被送往医院抢救,可是,住院不到一周,他就背着家人,办理了出院手续。今年8月24日清晨,在妻子陪伴下出门上班的他又再次心脏病发作。

就在张强倒下的那一刻,他还念叨着当天关于南海局势的讲座。可是,期盼讲座的听众们,却永远等不到这堂课了。

张强去世后,留给家里的是一叠厚厚的病历和50万元住房贷款,而留给社会的,却是一笔无穷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张强事迹材料,使我们广大党员了解到张强同志是践行“两学一做”要求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我们党员要学习他不忘初心、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要学习他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要学习他知行合一、诚信担当、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修身齐家、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同时我们更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弘扬张强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创新的思路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