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汇总】

思而思学网 2024-01-10 13:15:53

好作风从哪里来?有两句话常被提及:一句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句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村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学习,聚焦作风建设,认真查摆问题,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四风”的危害。

“四风”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最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只有彻底解决“四风”问题,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如果听之任之,让其长期存在和蔓延扩散,必将严重腐蚀党的肌体,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

形式主义,就是凡事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讲究外在形式、不注重内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当前,其主要表现为学风不正、知行不一,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官僚主义是一种以权力本身作为权力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背离党性、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在当前,其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指手画脚、不重落实,审批繁琐、执行梗阻。享乐主义,就是把个人享乐而不是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在当前,其主要表现为精神懈怠、慵懒疲沓,自我陶醉、标杆不高,追逐名利、贪图享受。奢靡之风,就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和消费时代的到来,醉心于追求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养尊处优的享乐消费。在当前,其主要表现为灯红酒绿、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把奢华当时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四风”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党历来坚决反对“四风”。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凡是形式主义盛行时,都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官僚主义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尊重群众,不尊重科学,不尊重规律。官僚主义,必然脱离群众,必然失信于民。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违背我们党的宗旨。历史上贪图享受、骄奢淫逸而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纵观历史和现实,凡是朝代更替的时候,凡是多年执政的老党大党垮台的时候,往往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的时候。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四风”的危害,一定要认识到根除“四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和“传家宝”。当前,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情况的主流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的主流也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特别是“四风”之害,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仍然比较强烈。

“四风”之害,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最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抓住了“四风”之害,就能抓住要害、对症下药;解决好“四风”之害,就能使我们党的作风和党群干群关系有一个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对其轻视小视、见怪不怪、听之任之,让其长期存在和蔓延扩散,必将酿成“千里长堤蚂蚁群居之患”,严重腐蚀党的肌体,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

【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2】

当前,反“四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切不可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必须充分认清“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充分认清“四风”问题对党的执行力、公信力、战斗力的危害,必须充分认清反“四风”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整顿活动有穷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在“常”“长”二字上用功发力,使党员干部在“四风”问题上“不敢”“不能”“不想”。

营造反“四风”的社会氛围,使之“不敢”。实践证明,惩治是最好的教育,是最有力的预防。反“四风”,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因此,必须发挥“钉钉子精神”,找准着力点,用“入木三分”的狠劲、“滴水穿石”的韧劲,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攻克,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达到目标不罢休。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反“四风”,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始终保持反“四风”的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曝光一起,有违必惩、露头就打,让那些不收敛、不收手、心存侥幸者付出惨痛代价,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使用权者“不敢”,使每一个党员领导正确对待权力、谨慎使用权力、不敢滥用权力。

打造反“四风”的制度环境,使之“不能”。要打赢反“四风”的持久战,必须坚持一手抓整改、一手立规矩,紧紧围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个核心,抓住“四风”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扎紧制度的篱笆,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形成长效监督纠治机制,真正做到“纠治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形成一种规矩、增强一份约束”,确保各级干部的言行始终处在监管之下,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筑牢反“四风”的思想根基,使之“不想”。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最根本的说是丧失了理想信念,精神上缺“钙”。为此,就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政法规和从政道德教育,不断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反受追究的理念,进而从思想深处抵制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只有将“不想”成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升华为官从政的政治操守,内化为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才能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身的“免疫力”,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关于四风四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材料3】

“四风”问题是腐败之源。在现实中,“四风”问题总是屡禁不止,禁而复发。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渐入收尾阶段,许多地方对“四风”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抓查找、抓整改、抓落实也都获得了群众的满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然而,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四风”问题最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并且,在严密的反“四风”举措之下,一些地方的“四风”开始不断演化,更具隐蔽性,让人们难以识破。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四风”问题从来就没彻底的消失过,“四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绝迹,显然,反“四风”对党、干部和群众来说,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长期战争,绝不可掉以轻心,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必须常抓不懈。因此,笔者认为,纠正“四风”绝非一时之力,而需数年之功,贵在持之以恒,重在不断深化。要科学地深化“四风”整治工作,既要从实际出发,更要从实效着眼。

首先,要深刻认识“四风”的危害。党员干部要深入学系列讲话精神,充分认清“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进一步强化思想建设,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切实提高党性修养。

其次,要认真查找“四风”顽疾,对症下药。要对照党章、廉政准则、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和改进作风这五面“镜子”,对“四风”问题逐个比照检查,抓住主要矛盾,梳理具体问题现,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要及时制定“四风”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特别是要在边查边改基础上,注重建章立制,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再次,要深化“四风”整治不留死角。不仅要纠正表面上的“四风”,更要纠正深层次的“四风”。要持续用力推进专项整治不留“死角”,深入开展“会所中的歪风”、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裸官”问题、干部“走读”、“吃空饷”、收“红包”及购物卡、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等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总结作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吃一堑长一智,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最后,要建章立制增强刚性约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端正党风,从根本上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还是要靠健全法制、强化党纪。要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法治原则,紧密联系各地各部门工作实际,着眼整治“四风”问题,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弊端和漏洞,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此外,还要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使党纪国法及规章制度真正成为不能逾越的“红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